刘禅和孙皓有什么区别?

莫忘初心延庆


刘禅和孙皓区别太大了。虽然两位都是三国末期的亡国之君。但两位皇帝的才能却大不同。

先谈谈刘禅。刘禅,蜀后主。是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共计41年。刘禅207年出生于荆州乱世之中,不到一岁,就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军横扫荆州。直到公元271年去世,是活到寿终正寝的皇帝。没有大智慧,是做不到的。

1,刘禅有大智慧。

一个小小年纪的皇帝,能把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笼络在身边,充分让他发挥特长,用人不疑。在蜀国亡后,也能装傻,卸掉晋国皇帝的担心,让自己又多活了8年,寿终正寝。

2,刘禅极其仁慈。

在位期间,很少杀臣民。《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被判入狱,因刘禅执法是公平的,更多的是仁慈,爱护老百姓。所以陈寿在写书时一点都不恨蜀国,客观的写了三国,很多方面都是向着蜀国的。249年,以前的敌人夏侯霸来投奔,刘禅不仅没有杀他,还拜为车骑将军,充分利用人才。

3,刘禅胸襟宽广。

诸葛亮把军权政权全部抓在手里时,刘禅一点也不起疑心,也没有找机会出去诸葛亮。一代帝王,没有宽广的胸襟,是做不到这样的。期间,很多大臣要求说诸葛亮的坏话,要求降职诸葛亮,刘禅把这些在民间议论的人员抓起来,不让诸葛亮在前线分心。

4,刘禅治国有方,用人比刘备还聪明。234年,诸葛亮死后,刘禅把大权全部收回来,取消丞相一职。北方,东方和西南方,安排好得力大将镇守,尤其是东边,吴国陆逊和他的儿子陆航,一直想着夺下涪陵(今重庆)这一带。但刘禅启用的邓芝镇守,数十年安宁无虞。刘禅在没有诸葛亮的30年里,一样保持了蜀国的稳定和繁荣。

再来谈谈吴国末代皇帝孙皓。

孙皓(243年—284年),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264年—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

在位初期,还能施行明政。但没几年,就开始沉溺酒色,残暴无仁,跟刘禅没法相比。他极其喜欢杀戮,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武帝感到惶怖 。 天纪四年(280年),西晋攻破建康,他的也学了刘禅投降,封为归命侯。过了不到四年,公元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一共活了42岁,跟刘禅也没法比。






京荆刘


刘禅和孙皓都是亡国之君,要说区别嘛,就应该从二者的风评来说了。


刘禅是谁?那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代君王,虽然刘禅总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但刘禅能在诸葛亮死后独立执掌蜀汉政府数十年,把姜维,费祎,蒋宛这些能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在蜀汉灭亡后又能装傻充楞,安享晚年,这已经很难得了。


至于孙皓呢?这个就是彻底的暴君了。

孙皓是东吴的末代皇帝,和刘禅是难兄难弟,但是孙皓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后期更宠信佞臣岑昏,整天饮酒作乐,朝政昏暗,大失民心,在国内只能用暴君来评价。西晋灭亡东吴后,孙皓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居于洛阳。283年,孙皓病逝。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关于刘禅和孙皓的区别,我整理了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刘禅更天真,孙皓更耿直】

我们都知道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乐不思蜀的典故,就是说刘禅在被司马昭宴请的时候,想试一下刘禅是否有叛逆之心,然后司马昭问刘禅:“你为什么这么开心?想念不想念你的蜀国?”而刘禅是怎么回答呢?他说:“此间乐,不思蜀也。”然后左右都笑了。这个乐不思蜀了成语就流传了下来,人们口口相传,由此可见刘禅是一个天真的人。

而同样的司马昭也曾经用类似的方法试探过孙皓,而孙皓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看一下历史记载。

帝谓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皓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你看人家孙皓多耿直,直接回怼了司马昭一句,而司马昭也并没有因此生气,原谅了他的耿直,并没有因此而杀了她由此可见,孙皓相比刘禅是一个耿直的人。

乐不思蜀图画(来自网络)


其二:【刘禅是不作为,而孙皓是乱作为】

为什么说刘禅不作为呢?他实在是太听话了,自己一点都不想动脑子,全都是依赖别人的。听诸葛亮的,听蜀汉四相的,听姜维的,听郤正的,听黄皓的,听谯周的。他的昏庸在于言听计从,等到自己做判断的时候几乎就是不知所措,回答问题需要人教,大敌当前需要人教,他自己啥也不想干。平庸之主,但能放权,尚值得称道。但是论护国心志,则不如他儿子北地王。只是想当个富家翁罢了

看而孙皓的话。其实孙皓比刘禅烂,刘禅是无作为,孙皓那是乱作为,不但乱作为,而且是特别的残暴。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有名的暴虐之君。据史书记载,他在位时:骄横暴戾,忠谏者诛,虐用其民,穷凶极欲,被他滥施刑罚,不可胜数。造成群下人人惴恐,朝不谋夕。鲁迅先生都称他是“特等的暴君”。

他这一些正好和刘禅是想反的,刘禅是昏而不暴,孙皓正好是暴而不昏。

孙皓影视形象


其三:【孙皓比较有骨气,而刘禅比较软弱】

对于灭国之战,孙皓的抵抗力度比刘禅强多了,即使长江上游不在,丞相张悌战死的情况下,孙皓还想组织人抵抗一波,并没有想直接投降。

虽然孙皓也是末代皇帝,但是他在他的统治期间可以说完全是个人欲望的体现。他把吴国的一切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上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运用。而在其他朝代中,末代皇帝往往大权旁落,自己的生死都不由自己掌握。如果孙皓没有司马炎这样的强敌,自己又没有过分的为所欲为的话,是不会落到灭国的下场。

而刘禅在还有能力反抗的时候就直接投降了,由此来看的话刘禅比较软弱,不过蜀汉后期国力衰竭和人才凋敝都是事实,他投降保民即成全了自己也成全巴蜀,也算有些可取之处。

刘禅影视形象


以上三点就是我认为刘禅和孙皓的主要区别,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讨论。(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