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出社会后联系最多的是初中同学吗?还是大学同学?

大光山农民


我现在是一名研究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毒打,但离走出象牙塔也快了。从现在的生活来看,我经常联系的同学是大学同学,初中的同学由于时隔多年,早已失去了联系,就算是当年初中时候和我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历了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多年不联系,现在已经非常生疏了,只是在qq或微信的通讯录里存着,但没有来往,大多数同学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高中同学联系的只有一两个,由于大家所考的大学不同,有的考上了985.211大学,有的考上了二本,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各自都有了新的朋友,联系也越来越淡,大学同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毕业的时候,有的人工作,有的人考研,最后联系的也仅仅是当年考研时候一起奋斗的那些伙伴。


小许的研究生生活


这和上学的时间有关,上学越久就和最近的联系的约多。比方说:初中毕业后,一部分人毕业了,参见工作了,他就和一块毕业的同学联系的多,毕竟他们经常见面,交际圈也在这个范围内。而另一部分人继续上学,一直在读书大学毕业后,已经距离初中有七八年了,很多同学之间的联系疏远了,又不在一个交际圈内,谈论的话题都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和大学同学联系的多。这只是百分之八十的人群。还有个别的大学、初中、高中都联系的很多,这种人善于交际,属于同学们联络的纽带,比如说同学聚会之类的,都是这类人在联络。


大海一粒沙


初中同学!

理解生活本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公诸于众,但初中同学,甚至小学同学,倒是乐于分享,或许因为那时积累的感情,比较深厚吧!然后彼此都能放下戒心,真真实实的还原生活的经历,也许这些生活经历,缺少了跌宕起伏,但由于太逼真,却能使人看到另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而让自己真切切的去品味和感受,生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与之相反,当我们深处繁华的都市中,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在拥挤而匆匆的脚步中,又能有多少次机会,倾听一个人逼真的生活故事呢?没有这些逼真的生活故事,又怎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生命的灿如夏花呢?

聆听你的经历

每一次拿起电话,或者逢年过节聚会,开头的台词,大多情况下,都是那句俗不可耐的一句话:最近怎么样?但没有人会觉得,这句话显得多么无聊,而恰恰在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认真的关心,而作为答者,似乎不需要有太多的心里牵绊,然后就开始娓娓道来,这过往的一段又一段经历,就算对方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说起这过往的经历时,总也能让听者,感受到对方经历往事的色彩,乃至那些往事中,所留下的气息和味道,甚至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满满当当的、完完整整的,去倾听一个传教士般的布道。

旁听生的心思

少了倾听的心理压力,多了倾听的滋味,作为听者,如同一个旁听生,乖乖的,安静静的,听完了一段又一段鲜活的经历,就像时间静止了一般,思绪也开始了自己的游荡,抑或想起自己的旧事,抑或思考未来的那些设想,总而言之,思维变得有点飘忽,乃至琢磨不定,但无论如何,一个人都会变得如此安静,似乎切断了所有,与现实世界的任何一丝瓜葛。

而当说者,说完了自己的经历,或者在说的过程中有了停顿,听者便似如梦惊醒,而又开始了,下一幕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