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這句話對當代人的修養的文化意義是什麼?

聿劍培訓師


此語出自《論語·雍也》,是孔子鑑於子夏在遵循仁和禮的方面有所“不及”,提出的警告。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告訴子夏:你要做個君子那樣的儒者,不要做小人那樣的儒者。意思是說,你是有身份地位的,別跟普通百姓德孩子一樣。

那麼,君子之儒與小人之儒有何區別呢?弄清楚這句話的現代文化意義,就必須先弄清楚孔子這句話的時代背景和“君子”與“小人”的概念。

“君子”和“小人”是什麼意思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個等級極為森嚴的封建社會,這個森嚴是建立在“周禮”基礎上的,周禮是什麼?就是周朝時期所制定的行為規範和等級制度的總稱,核心是“宗法制”。那麼這個“宗法”又是什麼?就是區別兒子們之間關係的規矩制度,即一國之君或一家之主,他的繼承者應該是嫡長制,這個嫡長子就是大宗,其餘兒子,不管是嫡生的老二老三等,以及庶生所有兒子,均為小宗。

那麼,大宗、小宗跟君子、小人有何關係?太有關係了。

就一國而言,國君的繼承者即嫡長子,也即“君之子”,這就是“君子”的來歷。國君的其他兒子就是“小宗”,小宗的兒子被稱為“小人”,但不是今日所言帶有貶義的卑賤無恥之徒,那時候沒有這個含義。貶義的“小人”,是後來慢慢轉化的。

當“君子”繼承了王位,他的嫡親兄弟就只能當他的大夫、諸侯。隨著子孫的繁衍,那些成為大夫、諸侯的“小人”的後代距離原來的“君子”的血緣關係越來越疏遠,權勢地位越來越低,並漸次淪為平民。所以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到了四代五代,就只能“吃老本”了,就像阿Q所說的“我爺爺的爺爺也曾闊過”那樣,早就成了昨日黃花。

古代的封爵是“世襲罔替”的,一代只能一個長子世襲,這就意味著其他兒子就不能“接班”,除了長子早夭或其他變故,次子可以“頂替”。那些不能接班的,他的子孫就更沒希望了。這樣一代代下去,不就成了平民了嗎?

不要以為平民可以通過什麼途徑,比如漢代的“舉孝廉”,再比如隋唐以後的科舉考試實現“鹹魚翻身”,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文藝作品的自娛自樂。順便多說幾句,漢代的舉孝廉,是“孝”和“廉”的結合體,即首先他得是官員,是個廉潔的官員,然後考察他的“孝”,文藝作品偏重“孝”而忽略了“廉”,是對讀者的誤導。而科舉考試的考生,他的上一輩必須是朝廷有他的花名冊的人,即官員之子,非官員之子是沒機會參與科考的。

上面所說是就國君而言的,就一個家族而言,也是這樣。但是這個家族也不是普通的家族,他一定是有權勢地位的,試想,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有什麼可以繼承的?

“君子”的道德意義

當代意義上的君子,是古代世襲罔替的“君子”含義的延伸和拓展。在古代,學在官府,有機會學習的一定是有權勢地位的士大夫、諸侯階層。在孔子之前,天下只有一個官學,即周王室的官學,老子就是那個學校的兼職老師(所有老師均為官員兼任),諸侯國是沒權辦學的,否則視為“僭越”。到了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官學下移,“私學”才開始興盛起來,但等級制度及等級觀念依然存在。在此觀念之下,有權勢地位的進入學堂受到教育,意味著其胸懷見地、道德修養一定高於百姓階層,不管他們是否世襲的“君子”,為表敬稱,一律稱之為“君子”,就像當時稱“某公”一樣,事實上,他不一定是“公”,“公”是低於王,高於侯的爵位。

於是,原先的“君主之子”的那個“君子”,以及“小宗之子”的那個“小子”逐漸演化成一個品格道德的代名詞,具有了感情色彩,有極高道德修養的稱謂君子,品質惡劣下作,為非作歹的被稱為“小人”。

再來說說孔子的等級觀念

孔子的終極目標是恢復周禮,他說“克己復禮為仁”,還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道,不是老子所言之道,而是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克己復禮”之道:周禮在天下得到了發揚光大。

因此,在孔子的視界裡,只有兩種人:君子和小人,即有家庭背景的“君之子”和沒有權勢地位的“小人”。

孔子雖是平民教育的開創者,但是這個“平民”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傳說他的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這些數字都是漢代給加上的,孔子弟子實數並不可考。《論語》經常出現的只有顏回、子貢、南宮敬、子夏、冉求、仲由、宰我等約十數人,而且沒有一個真正的平民,大多非官即富,比如南宮敬就是魯國權臣“三桓”之一孟僖子的兒子,孔子既然要求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可以肯定的是,子夏即便家道中落了,也一定曾經輝煌過。

道德修養的當代意義在於“德才兼備”

所有的古典都是與時俱進的,如果一定要按照經典原意實行,則未必行得通。這就像“君子”與“小人”的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君子更多地被賦予道德修養高的人,而小人則淪落到“卑賤無恥”的同義詞。因此,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其文化內涵在於修學、修德二者不可偏廢。

德在中國既是一個哲學概念,也是一個品質屬性,中國人歷來重視人格的修養和優良品質的養成,從國家層面,要實行仁政、德政,昏庸的國君被稱為無道昏君;從個人修養來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人們會嘖嘖稱讚說它是君子大丈夫;一個專作壞事的人,人們會罵他缺德、喪良心。

人要德才兼備,德是前提,才是核心。人們常說,德才兼備是君子,有德無才是庸人,無德無才是小人,有才無德是奸人。德靠修,才靠學,既修且學才能德才兼備,受人尊重,為社會做出貢獻。


問道黃老


孔子勉勵弟子子夏說:“你要成為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什麼是小人儒呢?

我的理解是,據《孔子家語 • 儒行解》記載,孔子向魯哀公列出了十六種儒者,但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學了知識就積極用世,為國家、為民眾貢獻聰明才智的儒者;另一種是甘於貧賤,不用則藏的隱居儒者。

孔子勉勵自己才華出眾、年輕有為的學生子夏,要做君子儒,不要作小人儒,顯然是鼓勵弟子要積極進取,向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希望子夏空有滿腹經綸,而歸隱田園。

由此可見,小人儒,應該是指甘於貧賤,不用則藏的隱居儒者;而君子儒,則是指積極用世,為國家、為民眾貢獻聰明才智的儒者。

事實證明,子夏在孔子去世後,繼續招收弟子,教授儒家思想。後來來到魏國,在魏西河開辦學校,弟子三百人,形成著名的西河學派,魏文侯都拜子夏為師,魏相國、改革家李悝、名將吳起都曾向子夏求學;著名的賢者段幹木、田開方、禽滑裡以及公羊高、穀梁赤等都是子夏弟子。可見,子夏是積極用世的,是按照孔子的君子儒要求去做的。

漢朝時期的孔安國也持近似的觀點, 孔安國說:“君子為儒將以明道;小人為儒,則矜其名。”所謂“矜其名”,大概就是顧及名節,隱居不仕的意思吧。

清朝學者劉寶楠進一步說:“君子儒能識大而可大受,小人儒則但務卑近而已。君子小人以廣狹異,不以邪正分。小人儒不必是矜名,注説誤也。” 這裡所說的“務卑近”,大概就是安於做小事情,如樊遲問種地,孔子批評他是小人,就是小人儒的意思。這裡,君子儒,可以理解為胸懷大志的儒者;小人儒,就是志向比較小的儒者。他也不認為小人儒就是壞儒、邪儒。

總之,君子儒和小人儒是務大和務小,志向遠大和志向近小,積極用世和歸隱的關係,而不是好儒和壞儒的分別。

明白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概念,那麼,對我們當代人在修養文化方面的指導意義,就是做人要胸懷大志,要有理想,有抱負;學習好文化、科技知識以後,要積極投身到建設祖國的行列中來,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切不可安於現狀,更不可碌碌無為,消極處世。


南宮外史


此句出自論語,是孔子告誡其弟子子夏的一句話:"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翻譯為:你是做君子式的儒者,還是做小人式的儒者。 

君子是孔子思想體系的重要支撐之一,孔子講“君子”,《論語》中記有數十處,涉及如何做“君子”、“君子”的基本品性等諸多問題,孔子的“有教無類”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平常人都能成為君子,整個社會當然就祥和、穩定。他希望學者不僅成為儒者,更要成為君子;這種具有君子品德的學者,叫做“君子儒”。子夏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孔子希望他能德才雙馨,曾告誡他:“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君子儒與小人儒的區別,不在才藝高下,而在道德品性的有無。以做學問而言,是為提高自己,不是為取悅他人或傲睨他人。

明代著名的內閣首輔大臣張居正界定了“君子儒”和“小人儒”:“君子儒” “其學道固猶夫人也,但其心專務為己,不求人知,理有未明,便著實去講求,德有未修,便著實去體驗,都只在自己身心上用力,而略無干祿為名之心”,而“小人儒”則是“其學道亦猶夫人也,但其心專是為人,不肯務實,知得一理,便要人稱之以為知,行得一事便要人譽之以為能,都只在外面矯飾而無近裡著己之學”。簡單說,就是“君子儒”專心修己,而“小人儒”則是半桶水晃盪,致力於求名求利。

“君子儒”和“小人儒”之於世事如何?司馬溫公在《資治通鑑》中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這話什麼意思呢?套用現在的大白話,就是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這是左宗棠題臥龍崗諸葛草廬的詩,意思是說,文章寫得最好的要算西漢的司馬遷與司馬相如,而經邦濟世的人才就當首推南陽的諸葛亮了。左宗棠年青時即自稱“亮白”,以諸葛亮自居,自視甚高。可“歷古以來,書生戎馬,而兵鋒所指,東極於海,西盡天山,縱橫軼蕩,未有如宗棠者也”,確也展現了非凡的才能,亦為“君子儒”之所為。

“儒”而有君子小人之分,古今皆然。“君子儒”當然是極少數,不過不管是真成了“君子儒”還是裝作自己是“君子儒”,最起碼這是讀書人應有的追求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