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民進黨當局大搞“正名”,實質是走向“法理臺獨”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日前表示,今年4月在臺灣颳起了一股“正名”風,然而,“正名”的理由十分荒唐,“正名”也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箇中國,“正名”的實質就是走向“法理臺獨”。

大陸學者:民進黨當局大搞“正名”,實質是走向“法理臺獨”

陳士良

  陳士良說,常言道“人間最美四月天”。4月裡百花盛開,爭奇鬥豔,春風和煦,讓人心曠神怡。但是,今年4月在臺灣卻颳起了一股“正名”風。一會兒有人提出“護照”(以下簡稱“證件”)要正名,過一會兒又有人提出“中華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華航”)要正名,再過一會兒還有人甚至提出要在所謂的“國名”的英文名中去掉“China”……可見,這是島內“臺獨”分類勢力颳起的一股“去中國化”的逆風。

  “正名”的理由何其荒唐。陳士良表示,如果查看一下島內媒體的報道,那些提出將證件、華航等正名的理由是非常荒唐的。證件要“正名”的理由是,因為個人到其他國家入境時,擔心被認為是中國人;華航要“正名”的理由竟然也是,顧慮航班飛到其他國家時被誤解是中國大陸的飛機。眾所周知,在臺灣3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的2300多萬人口,哪一個不是炎黃子孫?哪一個不是中國人?也許誰都希望給自己取一個響亮好聽的名字,這無可非議。但是,中國人再改也不可以改掉老祖宗!所以有網民說,你為什麼不將祖宗的姓改換掉呢?記得十多年前陳水扁主政時,民進黨就曾吵過要將華航正名,當年國民黨就譏諷陳水扁,何不將自己兒子陳致中的姓名改為“陳致臺”?

  “還記得,七八年前我去臺灣與吳伯雄交談,當時吳伯雄風趣地跟我說:他有一次問呂秀蓮:你們家祖宗牌位上怎麼都供著外國人呢?(因為她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可供的祖先卻是中國人,所以吳伯雄才故意這麼問),”陳士良說,此次島內颳起“去中國化”的“正名”風時,更有網民諷刺地說,如果連這些也要改,那臺灣這麼多人所玩的麻將裡的“紅中”,是否也應該改成“綠臺”……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最近舉辦的網絡投票顯示,77%的網友不支持華航正名。《聯合晚報》近日也稱,民進黨當局是在“以防疫之名,行正名之實”。聯合新聞網警告道,如果民進黨當局利用這波“疫情外交”對華航進行更名,只會讓臺灣更陷入困境。

  “正名”也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箇中國。陳士良表示,回顧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局在臺灣主政後,島內的“臺獨”勢力曾以為時機成熟,極力推動“去中國化”的“漸進式臺獨”路線,其中最不得人心的是,當時的臺灣當局不顧廣大民眾和中華郵政職工的堅決反對,花費了2000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20萬元),將中華郵政正名為“臺灣郵政”。可是,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當局上臺後,應眾多民眾的要求,又將“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這樣,不但“改來改去只是浪費錢”,而且還撕裂了臺灣族群的團結與和諧。其實,無論是證件正名還是華航正名,都改變不了臺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正名”的實質就是走向“法理臺獨”。陳士良指出,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今年初連任以來,自以為有民意的支持,加緊“去中國化”,加快了“臺獨”的步伐。雖然目前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是臺灣是中國領土-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由此,中國擁有對臺灣的主權也從未改變。島內“臺獨”勢力所颳起的“正名”風,改變不了臺灣人的祖宗是中國人,改變不了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變不了祖國統一的必然趨勢。“正名”的實質是走向“法理臺獨”,那是一條絕路!

來源:中評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