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來他終於有戶口了泰順揹包警務為“黑戶”正名

“盼了27年,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戶口了,感謝民警同志!”6月11日,家住福建省松溪縣的27歲的吳某攜其兒子向泰順縣羅陽派出所送來一面錦旗。因為沒有戶口,他兒子的上學擇校費用花了近3萬元。

今年5月份,泰順縣羅陽派出所“揹包警務”工作組在入戶走訪中得知,家住羅陽鎮上稔洋村27歲的村民吳某至今仍沒有戶口。據瞭解,吳某的兒子自出生以來,一直隨其父母在福建省松溪縣生活,由於種種原因,吳某為其兒子東奔西走27年,但一直未能落戶,27年的“黑戶”人生,給孩子帶來生活、工作上的諸多困擾。

因為沒有戶口,吳某兒子上學期間多花擇校費用近3萬元,高中畢業後找工作還需要朋友介紹,在單位的薪水較其他人少了1000多元,並錯過了好多次晉升機會。出行、住宿等日常生活行為受影響則更大。“乘車‘實名制’後,出行我都要搭車朋友的車,客車都坐不了。更不用說動車了,至今都沒還坐過,真的很遺憾。”吳某兒子說道。

社區民警蔡思委在瞭解詳情後,利用“揹包警務”,積極奔走解決,民警六次深入羅陽鎮仙稔社區查閱了相關歷史檔案,走訪家屬、鄰居做詳細地實地調查,還在一個星期時間內驅車1000餘公里,出差至福建的福州、平南、松溪等多個吳某兒子出生地、學校所在地進行調查。

近日,吳某兒子終於領到了“久違”的身份證,“這二十多年來,受盡了沒有戶口的‘苦’,現在壓在我心頭的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 他長舒了一口氣。

今年以來,羅陽派出所民警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利用“揹包警務”,沉下身子走村入戶,為偏遠山區群眾解決諸多現實困難。截止目前,共受理戶籍業務50件,接受群眾求助220餘次,宣傳進社區、進村居活動36場次。

警方提示,民眾如因歷史原因或其他原因造成“黑戶”問題,應及時向所在地的派出所反映此事,公安機關將會竭盡全力幫助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