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门口镇宅都放石狮子,为何不能放石老虎?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地球上的狮子天然栖息地主要是非洲,在亚洲只有伊朗、印度等地区存在。

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都没有覆盖过出产狮子的地方,可以说古代绝大部分中国人根本没见过狮子。

但中国人却很喜欢狮子,甚至把狮子刻成石雕放在家门前,为什么不用本土的老虎呢?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狮子和符拔,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视野,不仅备受礼遇,还被尊称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地位。

狮子文化是随着佛教一同进入中国的,佛教中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其形象就是手持慧剑,骑坐狮子,慧剑斩断烦恼,狮吼震慑妖魔——狮子威武猛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是高贵、威严、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古代门口镇宅都放石狮子,为何不能放石老虎?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古代的老虎经常出没伤人,百姓十分痛恨,所以更加崇拜神秘的狮子。

狮子最早主要是皇家御用瑞兽标志,直到唐朝开始传入民间,逐步出现镇宅的石狮子,主要有四个作用。

一是避邪纳吉,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抵御那些妖魔鬼怪之类带给人们的侵害,表现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二是彰显权贵,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体现出位高权重、威震八方的意味。

古代门口镇宅都放石狮子,为何不能放石老虎?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三是预卜凶吉,如遇天灾人祸,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提醒家人防范。四是艺术装饰,石狮子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其美观大气又不失威仪,使用甚广。

狮子虽然不是我天朝中土产物,但却能屹立数千年而不倒,成为国人心中的瑞兽,虽然它的形成有些荒诞和迷信色彩,却是中国文化瑰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