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湯婆婆的“巨嬰”

千與千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湯婆婆的“巨嬰”

1

當年看千尋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女孩兒,如今過了18年再看千尋,我已經是小女孩兒的媽媽了。

曾經看不懂千尋,也不喜歡,因為不喜歡主人公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女孩兒,大概那個時候更喜歡看一些公主的故事,仙女的故事,覺得出現在動畫片裡的人物都應該有三頭六臂有各種超能力,不應該像千尋一樣膽小,還會在受委屈的時候跟普通人一樣的哭泣。

可過了18年再看千尋,才發現電影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影射著現實中真實的存在,不管是湯婆婆、錢婆婆、無臉怪或是白龍,我們或許都能從身邊找到一些形象與之對應。

而我們就像千尋,像千尋一樣普通,像千尋一樣在人海中掙扎。會遭遇挫折,會自我懷疑,可是我們也會成長,然後最終度過那段我們以為無法度過的日子,並尋找到真正的自我。

2

這一次是帶女兒一起看的,結果不小心選了原聲版,對白小傢伙大概一句也沒聽懂,可她還是看的津津有味兒。

因為擔心她看到裡面的鬼怪會害怕,我在家還給她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設,果然小傢伙並沒有在看到怪物之後就吵著要走,只是偶爾會貓到我身後,可是不一會兒還是想要把小腦袋探出來,哪怕是害怕也還是想看。

我不知道女兒看懂了多少,可她似乎很喜歡的樣子。

3

我從前看也只記得裡面有好多角色,可卻沒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而再看的時候,除了千尋,倒是對湯婆婆的那個巨嬰寶寶有很多感觸。

千與千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湯婆婆的“巨嬰”

不免想起如今很多人對於孩子的溺愛或是過度保護,怕孩子生病就從來不帶孩子出門,怕孩子跟別的小朋友有爭執就不讓孩子跟小朋友玩,可這種名義上的保護,最後可能都會害了孩子,就像湯婆婆的巨嬰一樣,湯婆婆可以說為了那個寶寶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環境,數不清的玩具,寬敞舒適的佈置,連同黑天和白晝都是可以控制的,孩子睡覺就是黑天,孩子起床就是白天,可難道這樣孩子就可以永遠都健康安全了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很多家長也總是想要為孩子去撐起一片天空,可我們能撐多久呢,又能撐多大呢?也許真正對於孩子的愛,並不是把孩子和一切有可能帶來傷害的事物都隔絕,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挫折,如何去解決問題。

還好,寶寶遇見了錢婆婆,在千尋和錢婆婆的幫助下,寶寶也獲得了自己的成長。以至於湯婆婆最後在看到寶寶能走的時候都覺得那麼驚喜,可或者寶寶從前也不是不會走,只不過是他的媽媽並沒有放手給他去走的機會。

千與千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湯婆婆的“巨嬰”

4

過去我一直以為千與千尋是個名字,姓千與,叫千尋,可後來重看才注意到千尋是姓荻野的。不禁好奇,那千與是什麼?

問了一下朋友,才知道,我是把斷句搞錯了,不是千與、千尋,而是千、與、千尋。

因為千尋最初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變成了千,後來她又通過自己的努力又找回了自己的本名千尋,所以千與千尋,或者我們更應該理解為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個關於尋找自我的故事。

在所有的官方海報當中,我最喜歡這一張。

千與千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湯婆婆的“巨嬰”

畫面當中一個大的千尋撫摸著一個小的千尋,就好像是我再重看千尋的感受一樣。當我們長大了,再去看那個小女孩,似乎我們也想溫柔地說上一句,加油,親愛的!摸摸她的頭,告訴她一切都會過去的。

故事的最後,雖然小傢伙全程沒聽懂,可看著千尋和爸爸媽媽開車遠去的時候,女兒忽然跟我說了一句,媽媽,小姐姐長大了對不對?

才發覺女兒也感受到了這種成長的力量,雖然她只有4歲,可似乎她也明白了,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困難,去救出爸爸媽媽。

我覺得在童年的記憶裡留下這樣的經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就像我會帶她看玩具總動員4,會帶她看千尋,跟女兒一起重溫這些兒時的回憶總是有一種別樣的溫暖。

或許若干年後,女兒也會帶著她的孩子一起看這部電影,不知道到了那個時候,那個更小更小的傢伙,又會有怎麼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