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近段時間,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一波巨嬰、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來襲,讓人大倒胃口,憤怒不已。

一名鄭州男子為了心愛的足球,不顧風險,7天飛了4個國家,花了6萬看了一場球賽,回國之後頻繁坐地鐵上班下班,被民警發現找上門來還矢口否認,最後隔離期間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但7天行程,他跑了多半圈地球,與其接觸的可能多達數萬人,他們都有很大的被感染風險。男子的這種行為被網友稱為“一人毀一城”。

“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一名澳大利亞籍女華人為了鍛鍊其婀娜的嬌軀,返京後不按規定居家隔離外出跑步且不戴口罩,面對社區防疫人員勸說,該女不但不聽勸告,還大喊“救命騷擾”。結果大快人心,該女子被其引以為傲的外資公司辭退,並被有關部門依法限期離境。該女子被評為“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傳毒你最快”。

一名意大利回國後的留學生在隔離期間為了拿心愛的快遞,意圖衝撞隔離點。在被工作人員勸阻後,該女子聲稱自己三天沒有喝水了,認為自己沒有人權,雖然是隔離點,但也需要人權。至於為什麼沒有喝水,因為燒開的開水有雜質不能喝,希望喝礦泉水。這種“巨嬰”行為引來吐槽聲一片。

最近類似這樣的奇葩新聞一個接一個,讓人不禁問,這些人究竟怎麼了?

其實,這些人都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利己主義者,顧名思義,就是一切活動都以利己主義為核心的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個人利益看作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準則。

毫無疑問,人性是自私的,這是人一種正常的生理意識反映,誰都不能否認這一點。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人有,這些人很偉大,但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做到。普通人也無需做到這一點。

與之決然相反的,則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專門利己、毫不利人。這其實是一種病,而且病的不輕。


“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與普通人相比,極端的利己主義者有以下特徵:

1.凡事從不考慮別人,只顧自己感受。比如鄭州這位毒王,一直生活在鄭州,難道他不知道鄭州防控的疫情麼;難道他不知道周遊歐洲數國可能有感染風險,頻繁坐地鐵可能會感染別人麼;難道他不知道這種行為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麼?這些其實他都知道,只不過在他眼中,為了愛好、為了心愛的足球,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於後果完全用考慮。普通人則不一樣,每一個普通人有著自我約束的道德感,我們在做事情之前,至少會考慮一下這樣做會給家人,給周邊人帶來什麼風險;而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只會想著我想做什麼、我要做什麼,“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


“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2.凡事只管自己舒服,不顧他人艱辛。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首先考慮的是這件事情是不是會讓自己舒服,是不是讓自己感到愉悅,至於別人是否艱辛、是否艱難完全不在他(她)的考慮範圍內。比如這位意大利回國的女留學生,始終考慮的只是她能不能拿到快遞,能不能喝到礦泉水,而不是喝“有雜質的開水”,至於隔離點條件能不能做到、工作人員辛不辛苦都不在她的考慮範圍。而任何一個普通人看到他人的艱辛、看到他人的付出,至少會有惻隱之心,至少會被感動。但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完全不會有這種感受。


“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3.凡事只顧個人利益,從不考慮大局。極端的利己主義者的口頭禪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他們眼中,“自由”、“個性”勝過一切,至於這個自由會不會影響到其他人,會不會危及整個社會的安全,“我不管,這是我的自由”。比如這位澳大利亞籍女子,明知她自己從境外回來屬於高危人群,但為了展現其鍛鍊的愛好和毅力,毅然不顧規定外出跑步且不戴口罩,並且面對社區人員的工作時倒打一耙喊“救命騷擾”,除了自私自利到了極點,沒有其他的話語可以點評。而普通人則會管好自己,至少不給社會添亂,至少不會人為傳毒,這既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他人的負責。

所以說,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其實得了病,這些人表面活的很強大、很精緻、很講究,其實內心很虛弱。他們什麼都不愛,但還是愛自己;他們什麼都不信,但還是信錢;他們什麼都不拜,但還是拜物;他們什麼都不怕,但還是怕死。

極端的利己主義者缺乏最基本的常識:自由是有前提的,有秩序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講究是有場合的,不顧場合的講究才是瞎講究、臭講究。

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敬畏天地、敬畏生命,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這樣的我們才能真正配得上“人”這一稱呼。

“巨嬰”行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其實是一種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