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易行”打通城市边界,长三角有望实现全面互通

4月2日,《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金融16条”)正式发布。

据悉,金融16条围绕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提升移动支付水平、等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业内人士指出,这有利于加快形成长三角金融服务同城化格局,助力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其中,提升移动支付水平是示范区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吕进中介绍,“这将着力推动云闪付乘车码在示范区公交、地铁的应用,实现一码畅行。”

截止目前,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10城及厦门、青岛共计全国12城实现互通。

从传统的点对点1.0模式,到借助于区块链的2.0网状模式,互联互通不止是“通票”的扩容。得益于区块链透明与不可纂改的技术特征,国内出行每城单独购票的模式得到改变,这背后,是中国智慧交通的创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李成新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电子支付、二维码过闸已经被广大乘客普遍接受,实名制信用消费是必然趋势;随着开通二维码过闸运营城市的逐渐增多,城轨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启动“城轨易行”平台建设,将推动互联互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城轨易行”是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与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官方app。该平台满足了乘客人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出行需求,通过该平台,乘客不用办理乘车卡,手机一扫,便可乘坐接入平台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实现异地支付“一码通”。

互联互通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八维通此前的匠心积累,也让时机趋于成熟。

八维通为该平台提供了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作为由中国中车和中国银联两大央企合资设立的企业,八维通在轨交壁垒较高的轨交+移动支付领域,具备天然优势。

基于在轨道交通行业深耕积累的行业经验与用户数据,八维通致力于打造一个“出行零等待,支持零转换,服务零距离”的智慧交通出行生态平台,以乘客实名制为信用前提,构建“先享后付”的信用支付体系,在地铁票在线直接发行的基础上,实现地铁票务数字化。

截至目前,八维通已上线运营34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城轨易行项目,19个城市公交数字票务系统。并在多个城市搭建MaaS平台,初步实现了多模的跨场景互联互通,市场规模在同行业遥遥领先。

城轨易行本着协同、整合、开放、共享的平台思维,以城市轨道交通为起点,为各地铁官方 APP 赋能。在打破城市边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交通模式边界。未来,公共交通、高铁、航空等其他领域还将得到突破,我国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得到加快,我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交通战略的目标得以加速实现。

“城轨易行”打通城市边界,长三角有望实现全面互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