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4月13日,當記者進門,張益民和妻子範小娥正忙不迭地在電腦前核對貧困戶信息。儘管天氣回暖,這間緊靠水溝的第一書記辦公室仍“陰”得點上了火爐。

張益民和範小娥均是臨縣中醫院的職工。2015年8月,張益民作為臨縣首批選派第一書記下派到青涼寺鄉白家溝村。2016年,妻子範小娥緊隨其後,加入到白家溝村幫扶工作隊,2018年成為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兩人既是夫妻,還是同事,現在又成為扶貧路上的“戰友”,至今堅守在村裡,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扶貧夫妻檔”,一起見證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事業和白家溝村點點滴滴的變化。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都去駐村,孩子怎麼辦?”彼時收到駐村扶貧通知的張益民一家犯了愁。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高中,正是學業最關鍵的時候,兩邊的老人都年歲已高。沒辦法,張益民夫妻倆只好選擇拋下城裡的家,來白家溝駐村,到飯點時給孩子點點外賣,或讓孩子到鄰居家吃,週末再趕回去看看孩子。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就這樣,兩張床、兩張辦公桌、一個辦公櫃、一個煤爐和幾個炊具,位於白家溝村村委大院的第一書記辦公室成為張益民夫妻倆“第二個家”,一紮就是整整五個年頭。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村委沒接上自來水,倆人去河邊抬,來回20分鐘一趟;沒廁所,借用村民家的旱廁,“跑得都不好意思”;沒冰箱,不能存放食物,吃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麵;寒冬臘月,靠著煤爐取暖,晚上把所有的衣服蓋在被子上;對村子不熟悉,工作無從下手,就天天去村裡轉圈,到老百姓家裡“串門”。“咱們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結果又回到了農村。”已在縣城工作了好多年的張益民跟妻子範小娥打趣說。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農村出身,張益民夫妻倆對村民的感情很深,一心想做點什麼。“在城裡的家,妻子是領導,我都聽她的;在這個家,我是第一書記,她得聽我的。”兩人分好工後,就想法設法察民意、解民憂、惠民生。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村裡的三條小路年久失修,路基塌陷,只限行人通行。張益民夫妻倆跟幫扶單位說明情況後,得到了單位的支持。自施工隊來了後,張益民天天跑去看進度,監督工人施工。經過前前後後一個多月的時間,三條小路均已整改硬化,現在載著人的小轎車、拉著莊稼的拖拉機都能通過。村裡人誇獎道:“這對夫妻不是閒人,既出工又出力!”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村裡自然資源匱乏,村集體經濟零基礎,截止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貧困人口257人。為引導村民脫貧,張益民夫妻倆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利用第一書記專項產業資金為村裡修建了屋頂光伏,目前產生近八千元效益,有效使得村集體經濟破零。乘著縣裡大力扶持“六小產業”的“東風”,結合村裡實際情況,張益民夫妻還幫村裡發展了238畝穀子集中連片種植,每畝補貼120元,共涉及58戶。此外,在臨縣中醫院黨委院委和青涼寺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逐漸促成了一些其他的村產業發展初期規模,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村裡長期在村人平均年齡52歲,不少人因早年勞作身體存在著問題。張益民夫妻在入戶走訪時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根據自身工作優勢,積極聯繫單位,為白家溝村民進行了多次帶儀器大型免費健康體檢,及時發現村民的健康隱患,總耗資約8萬餘元,為貧困戶節省醫療費用約2萬元。針對貧困戶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的情況,張益民又多次跟領導溝通,最後為白家溝爭取到醫療福利,即白家溝村村民在臨縣中醫院住院的醫療費用,新農合報銷後的自費部分按比例分檔次實行院內救助制度。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解決了費用問題,張益民夫妻還給住院的村民帶去人文關懷。一有時間就提著東西去看望患者,鼓勵患者早日康復。貧困戶劉峰患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每年都要住院。怕老人孤獨,張益民夫妻成了病房了“常客”,跟老人拉家常,教授養身知識。劉峰常跟村民說,他跟張益民夫妻的關係不一般,那可比親人還親哩!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村民高興了,村支部書記李治國也滿意了。早年村活動室久經風雨,屋頂漏水,牆壁白灰脫落,辦公條件特別差。張益民夫妻一來,就修繕啟動了村活動室,併購置桌椅、電腦、打印機等辦公用品。還修繕了村辦公室,修建了村委活動場所公廁,維修水井……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通過幾年的入戶走訪,張益民夫妻早已成為村裡的一份子,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誰家有困難,第一時間就到第一書記辦公室。有一次,一個年紀較大的村民無意中說了一句,自己腿腳不好,不方便理髮。範小娥聽到後,就把這個情況反饋給張益民。於是,張益民自掏腰包買了兩把電動理髮器,乘著空閒時間,每年義務給村裡的老年人理髮。此外,張益民夫妻還是村裡的醫療信息諮詢員、住院引導員和代報代辦員。村裡人默契地達成一致,看病、住院、醫保報銷就找張益民夫妻。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這對夫婦在外不容易,吃不好住不好,我們家中種植不少蔬菜和小雜糧,想送給他們。”貧困戶張如花把張益民夫妻多年來為村裡做得貢獻看在眼裡,他們在村裡幹了不少實事,還開展消費扶貧。

2019年底,白家溝村實現整體脫貧,除了2戶3人未脫貧外,其餘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0.5%。

臨縣: 5年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如今,張益民夫妻的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當問起家人時,範小娥有說不出的愧疚。“沒時間陪孩子和父母,感覺太對不起他們了。”張益民在一旁安慰道:“就剩今年最後一年了,等脫貧任務圓滿結束後,讓他們看看這些年咱的‘戰績’!”

結束採訪,夜色降臨。向我們告別後,張益民和妻子又一頭扎進電腦前。(吳麗娜)

臨縣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