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成就讀書的高境界

質疑,成就讀書的高境界


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他同時提倡,“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三問,問一人不得,不妨問數十人”,以使“疑竇釋然,精理迸露”。其實,從讀書的本源意義上說,讀書就是一個不斷提問、不斷質疑的過程,一個不斷減少提問、減少質疑的過程。

一本書,表達的只是作者個人的見解,更何況,還會受到時代背景及其自我個性、知識視野、人生閱歷、素質修養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大到觀點立意,中到結構表達,小到遣詞造句,多少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這就要求讀者“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切不可囫圇吞棗,沒有自己的主見,這樣既是對讀書的不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對此,朱熹說得好:“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國學大師黃侃讀書愛圈點,其中《說文解字》讀了5次,圈點了5次;《昭明文選》圈點數十遍,《漢書》《新唐書》等書圈點3遍;100冊、700卷《清史稿》,他從頭至尾,一卷一卷地詳加圈點,決不跳脫。這圈點的過程,何以不是其不斷提問、不斷質疑而令“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的過程?而今,有許多人讀書,總覺得書中的內容自己都懂,因而,便以悅讀為藉口,單純追求讀書的速度和數量。附庸風雅、淺嘗輒止,如此讀書,效果可想而知。


質疑,成就讀書的高境界


學會質疑,既要學會動腦又要學會動手。竺可楨先生主編了《物候學》,其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歌。可有一次在查閱古籍的過程中,他讀了唐代詩人錢起《贈闕下裴舍人》中的兩句“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覺得詩中的時物不相符,為此,他查找氣候資料,證實黃鸝每年於4月才飛抵黃河中下游流域,而農曆二月的長安是不會有這種鳥的。如此,那麼錢起為何將黃鸝北遷提前了呢?繼續查證,發現導致這一錯誤的原因在於《禮記·月令》“仲春倉庚鳴”的備註中誤將“倉庚”作“黃鸝”了,難怪,錢起讀之信之了。竺可楨先生如此手腦並用而且善於質疑的精神,自是值得後輩讀書人學習借鑑的。

如果說,質疑是讀書者必備的一種能力的話,那麼,學會質疑並養成質疑的習慣,要義在於做一個博雅的讀書人。也就是說,要多讀書、讀好書,一旦知識積累多了,視野開闊了,就容易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理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實上,許多知識都有著縱橫關聯,只有打通其關節,方能相得益彰;讓其互為邏輯,一些深奧的道理才能迎刃而解,一些被質疑的知識節點也隨之被理解掌握。


懂得質疑、學會質疑、昇華質疑,關鍵還得培養自我探索精神,真正做到敢於和善於用新眼光觀察問題,從新角度提出問題,用新思路分析問題,用新辦法解決問題。如此讀書,讀書如此,才能更好地駕馭讀書、自主讀書。誠如明代教育家陳獻章所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有了質疑以及質疑後的探尋,讀書方能讀到一定的深度和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