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通讀》41-匹夫不可奪志


《論語通讀》41-匹夫不可奪志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說:我沒見過喜好道德如同喜好美色的人。

有人說,這是孔子在衛國的時候,衛靈公和南子同乘一駕馬車招搖過市,讓孔子乘坐在後面的馬車上跟隨其後。孔子因此而說了這話。

古人說,“食色,性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詩經·關雎》也說“君子好逑”。

但是“禮不下庶人”,作為領導者、控制公權力的人,你身居高位,手上掌握著各種資源,那你就得做出好的表率,至少得裝裝樣子,遵守起碼的道德規範。

在古代就是要符合禮制,不能放縱自己的慾望,不能沉溺於肉慾享受,否則就會給百姓、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這樣的歷史教訓實在是太多了。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孔子說:就如同積土成山,還差一筐土就堆成了,要停止下來,是我自己要停止的。就如同在平地上(積土成山),雖然剛剛倒了一筐土,要繼續前進,是我自己決定要乾的。

在這裡,老夫子對眾弟子們苦口婆心、循循善誘的形象又出現了。

他意思是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行百里者半九十”。肯不肯、願不願、能不能做、堅持做、做到最後,全在自己,不在別人。

不論是學習某種知識、技藝,還是從事某項具體工作,自己的主觀意志與決心最為重要。沒有這顆堅定的心,什麼事情都會半途而廢。

夫子以山為喻,這是在說,只要你自己有決心,不動搖、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哪怕就是一筐一筐地堆土,日積月累也能成山。

所以,在前面你也曾經聽到他強調說:為仁由己,豈有他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孔子說:和他講話始終聽講而不懈怠的人,大概就是顏回吧!

顏回的好學、敬業,夫子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永遠不知疲倦地學習,這和夫子有一比。夫子自道“學而不厭”,顏回也如此。

古人也有說“顏也解,故不惰”,意思是他聽懂了,理解了,越學越覺得有意思。而其他學生沒跟上來,沒聽懂,所以會有惰。

人都是肉長的,精神總有鬆懈的時候,作為一個老師,我特別有體會。在課堂上看見有些學生能始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認真聽講、跟上思路,互動中能感知他們對所學的東西理解了,心情就特別愉快。孔子這麼看好顏回,是有道理的。

你看,《論語》我們讀了這麼多篇,孔子稱讚顏回的話是好學,他的自我評價也是好學。在這一點上,孔子是發自內心肯定顏回的。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孔子說到顏淵,嘆道:太可惜了!我只看見他永遠進學向上,從未見其停止過。

這是顏回早逝後,夫子對他的追憶和讚歎。這麼一個好學不倦,永遠進學不止的人,可惜英年早逝,天不與人。

如果說前面講“積土成山,進,吾往矣”沒有具體的對象,那麼顏回就是這樣的人。永遠不惰、不止,生命不息,進學不止。

眼睜睜看著這麼優秀的學生早死,白髮人送黑髮人,作為老師,那是一種什麼心情啊。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孔子說:小苗出土了卻未開花,這樣的情況存在吧。開了花卻沒有結出果實,這樣的情況存在吧。

我覺得,這段話似乎也和顏回有點關係吧!可能暗含了對顏回生命短暫,未見其結出果實的無奈嘆息。

做學問,從事某項事業,都要像顏回那樣,不惰、不倦、不止,永遠向前推進,不在半路停步。

否則就如地裡的莊稼,或者出苗、拔節,卻沒有開出花穗;或者雖然開出了花穗,可是卻停止了生長,未能灌漿結果。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說:年輕人是可敬畏的,怎麼知道後來者將來的發展不如今天這輩人呢?要是年紀過了四十、五十仍未聞道,那樣的話也就不足以讓人敬畏了。

“後生可畏”這句成語你肯定熟悉。這是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表明對年輕人和未來的信心。

年長者閱歷和經驗都強過年輕人,有時容易以老眼光來看待新生事物,對年輕人不放心、看不慣、信不過。孔子的意思卻不是這樣。他有信心,否則還有什麼必要花大氣力來辦教育、教學,培養下一代呢?

作為一名老師,孔子一生致力於培養年輕人,所謂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他教過這麼多學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眼看著學生們不斷成長,一個更比一個強,能學為君子,足以獨當一面,在社會上發揮作用。

經過自己手把手地教,學生們都這麼有出息,老師的心情,這一句“後生可畏”真是表露無遺。

真正的老師,都是希望學生超過自己的。

韓國圍棋大師曹燻鉉(xuàn),當年曾師從日本圍棋界的名人瀨越憲作,可惜因為服兵役離開師門,沒能完成學業。但他自己後來不但成為一代棋王,而且培養出了新一代國手李昌鎬。

當李昌鎬第一次完勝曹燻鉉的時候,曹燻鉉把這盤棋譜公開發表出來,並且說了一句話:“我終於報答了師恩。”你從這話裡就能體會出,作為一個真誠盡責的老師,看到學生出成績甚至超過自己時會由衷讚歎,反映出曹燻鉉對年輕一代抱有多大的希望!

後一句“四十五十而無聞焉”,也有人解釋為還沒有傳播於世的好名聲,似乎也說得通。

但考慮到這段話的重點是要強調年輕人有更光明的未來和遠大的前途,提醒人們要有信心。年輕人未必不如前輩,別光看他們現在不成熟的樣子,這是教年長者不要輕視眼前尚未成熟的後生晚輩。所以我覺得“無聞”,說的不是沒成名,而是沒到達大道。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xùn)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說:對合禮嚴正的話,能不聽從嗎?真誠改過為貴。恭順軟語的讚美之言,聽了能不開心嗎?細緻辨析人家的言外之意才可貴。光是聽了開心而不細細思量,只是表示接受卻不實際改變,我對這種人實在也沒啥辦法了。

這段話,你注意,重點在這兩個“貴”字。孔子提醒我們注意兩種情況——

第一,對方出於公心善意,嚴肅地據理而發,當面指出我們某些做得不對、不合規矩的毛病。一般來說,稍有良知的人都會儼然正色點頭稱是,承認對方的話講得有理。可轉過身來,我們是否有決心採取實際行動來改變呢?這可就不好說了。

第二,聽到別人讚美的話,表揚的話,誰不開心高興?可能有時我們也會表示一番假裝謙虛,這叫“其辭若有憾焉,其心乃深喜之”。

可你得自己心裡頭掂量掂量,這些順耳之言、溢美之詞,特別是那些無根據的過頭話,說話的人有什麼其他的目的在其中,心中應該明白才是。不能光顧自己洋洋得意,甚至就輕飄飄起來,真以為自己如何如何高明,那可就上當了,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孔子閱人無數,深通人情世故,見得太多了,這裡專門拈出這兩點來警示後人。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一章在《學而篇》裡出現過,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過失不要害怕改正。咱們簡單複習一下,這裡就不重複解釋了。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一國三軍之眾可以奪取它的主帥,一個普通男子漢卻無法剝奪他的意志。

夫子究竟是在什麼場合說的這句話,如今已不可考。但這句話,真是鏗鏘有力、一口唾沫一個釘、擲地有聲啊。

按周制,天子六軍,諸侯三軍。這裡三軍泛指整個軍隊。

關雲長在曹操面前誇讚他的三弟張飛,說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溫酒斬華雄的傳說也世人皆知,都是稱其勇猛過人。

實際戰爭中,確實有斬首行動,突襲成功,打掉了對方的主帥或指揮部,但這樣的例子非常稀少,難得一見。

我給你舉個例子。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一戰,以數千人面對數萬敵軍,夜襲直取對方主帥大營成功,一戰稱霸,最終由他的部下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這是極為少見的戰例。

夫子以如此強烈的反差來比喻,意在激勵後學立志。確立起真正強大的主體性,自由意志,掌握自己的命運,完成自己的使命。

明代李卓吾說:三軍奪師,絕非易事。而夫子就是要以這種極端的例子來激勵年輕人,關鍵是你要立志、踐行,堅定不移。只要你內在的力量足夠強大,這世上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住你前進的腳步。

當年威震天下的馬其頓國王亞里山大,在廣場上來到犬儒第歐根尼的木桶旁,盯著他說:你有什麼願望,我來滿足你!第歐根尼抬眼望了一下說:陛下,您擋住了我的陽光。

敢於對權勢說“不”,這就是匹夫不可奪其志。

摘自靳大成《論語通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