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中國村”,140年間村民堅持用漢姓,說:我們要回中國

自古以來,日本就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唐朝年間,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幾百年的時間足夠讓日本蛻化為“小中華”。

其實在唐朝之前,漢武帝時期,頒發給日本(當時叫“倭國”)一枚金印——倭國之印,日本那會兒便成了中國的屬國。而在漢朝之前,相傳在秦朝,徐福帶領著五百童男和童女,出海替秦始皇去尋找長生不老藥,最後落腳扶桑,成為了日本人的祖先,因此許多人認為中國人是日本人的先祖。

日本有一“中國村”,140年間村民堅持用漢姓,說:我們要回中國

雖然在現代國際上,日本與中國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但不可否認,日本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在日本沖繩,有一個特殊的村子,叫做"久米村",村裡的人都是中國人的後裔,已經傳承了好幾代人,他們不光一直沿用漢族的姓氏,漢語水平非常高,甚至還希望能回到祖國的懷抱。那麼這些人的祖先是如何定居到日本的呢?今天就來介紹下久米村的起源。

早在明朝,日本的沖繩就是大明的屬國,那時還叫作"琉球",琉球之名是源自隋朝,隋煬帝派朱寬出海探尋“海外異俗”,於是看到中國東部有一些連接成群的小島,水天間孕育出了美好的光景,覺得它們又像琉璃,又像珍珠,因此這裡被定名為琉璃群島,後來朱元璋又將這片島嶼更名為“琉球”。在明朝的時候,琉球臣服於中原王朝,此後每年朝拜歲貢從不會少,自然也受到明朝政府的照拂,但因為這片群島上有幾個小國,常年征戰。

日本有一“中國村”,140年間村民堅持用漢姓,說:我們要回中國

直到中山國的國王,嚮明王朝求助,借兵統一了三個國家,最終成立了琉球王國。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嚮明朝朝貢,為了方便貢使往來,另一方面也為了徹底防備屢禁不止的倭寇,明洪武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戶赴琉球定居,這些移民被稱為"閩人三十六姓"。

閩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一個自己獨立的村落,一直在幫助琉球抵抗倭寇。這個村落,最早被稱為“唐營”或“唐榮”,後來改名為“久米村”,此後村裡的人也定居下來,安心生活。

日本有一“中國村”,140年間村民堅持用漢姓,說:我們要回中國

但晚清政府自顧不暇,1879年,琉球被強大的日本滅掉,改為沖繩縣。久米村人多為支持清朝的人士,因此,"親清派"以久米村為中心,反對日本的兼併,同時希望清朝協助琉球復國。

其實在1644年清軍入關中,久米人是不願意承認滿族建立的王朝,他們拒絕剃髮易服,以維持漢人傳統。如今久米村人選擇向清政府請求,這就證明,比起日本來說,當地人更認可清政府。

但清朝卻在1898年甲午戰爭中戰敗,許多支持清朝的久米人選擇流亡清朝,從此以後,久米村開始走向衰落。

日本有一“中國村”,140年間村民堅持用漢姓,說:我們要回中國

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沖繩由中美兩國接管,但當時的中國還忙著內戰,羅斯福總統多次建議琉球可以迴歸中國,因為琉球原本是中國管轄的,但由於種種原因,當時的國民政府並沒有同意美國的這一提議,於是中國失去了對琉球的管轄權。

但留在久米村的村民保留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1992年,為紀念福建與沖繩的特殊歷史因緣,福州市協助那霸市政府在久米村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庭園,命名為“福州園”,由此可見當地人對中國的懷念和故鄉情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