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奇葩之太監王朝

五千年曆史浩蕩,總有一朵朵奇葩綻放;自古君權與相權永遠是既對立又合作的關係,因此皇帝的大臣們相愛相殺了幾千年,這種矛盾心態在割據戰亂的時代體現得尤為尖銳,君戮臣、臣弒君,你方唱罷我登場。

對於君臣這種嚴重猜忌的情況,作為君主壓力是蠻大的。於是皇帝們各想各的法兒。趙匡胤想出個杯酒釋兵權的法子成為千古佳話這算是個正面的例子,但皇帝多了難免出奇葩的幾率也就大了。


兩廣奇葩之太監王朝

五代十國

譬如今天介紹的“南漢”,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的割據政權,創立者是唐清海節度使劉隱,此人知進退明章法,允文允武是個人才然而卻英年早逝,繼任者是其弟弟劉龑,這劉龑荒淫殘暴、驕奢淫逸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好歹懂得開科取士,內治外御,勉強算個正常的皇帝。不過自己都是這般不堪,教出來的兒子自然好不到哪去,大有十五年(942年),劉龑去世,其子劉玢繼位,劉玢同樣驕傲奢侈,荒淫無度導致政事廢弛,在位不到一年就被他弟弟劉晟篡位。


兩廣奇葩之太監王朝

南漢

南漢政權前兩個皇帝只能說是暴虐昏庸,大體還算正常,而從這個劉晟繼位開始,畫風就陡然一變。由於劉晟得位不正,因此看臣下誰都像反賊,對於老爹劉龑開科取士那套不以為然,他認為大臣們都有家有口,所以所作所為必然是為了自己和子孫後代,對皇帝並不會真心賣命;而太監無後,了無牽掛是值得信任的,於是大量啟用宦官為官。

這宦人為官和其他朝代的宦官專權可不一樣,宦官專權本質還是皇權的變種和白手套,和大臣完全不是一個體系而任用宦官做正兒八經的大臣確是開了一代之風氣、歷史之先河。


兩廣奇葩之太監王朝

宦官

劉晟當了十五年的皇帝便一命嗚呼了,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兒子後主劉繼興則徹底將他的這套理論發揚光大;在劉晟時代,宦官為臣雖然大行其道但畢竟不成體系,而劉繼興則乾脆制定了規定:非閹人不得為官!

這一規定和開科取士結合了起來,南漢的士子哪怕是新科狀元也得閹了才可為官,在劉繼興在位的二十三年裡,南漢國上至宰相、下至小吏幾乎都是閹人,即使是和尚道士,被劉繼興宣召進宮時都要先閹割掉;整個國度不僅當官的是閹人,民間被閹和自閹者也不計其數。史載南漢人口包括老弱病殘一共約為80萬,而有記載的被閹割官員則高達2萬多人,若再統計上民間的閹人,這個比例足夠讓人瞠目結舌了。


兩廣奇葩之太監王朝

閹官

公元970年宋開寶三年九月,宋將潘美兵伐南漢,次年二月兵臨興王城(廣州)下,劉繼興素服出降,南漢滅亡。從劉晟943年即位開始任用閹官到971年南漢滅亡,這個太監王朝鬧劇在兩廣之地居然持續了28年,在那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時代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兩廣奇葩之太監王朝

太監皇帝

正所謂:殘唐五代奇葩多;各擅分場開先河;克定中原痴戲子,掃平兩廣尊巷伯。和閹人王朝同一時代的北方還有個伶人王朝可謂是交相輝映,一個劣棗歪瓜一個閬苑奇葩,關於伶人王朝的故事下篇再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