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看怒江揹包隊如何“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百日總攻行動全紀錄」看怒江揹包隊如何“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肩膀上馱起被褥,行囊上掛著水壺,懷裡頭裝滿了赤誠,踏上了不悔征途。”這就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揹包工作隊”的真實寫照,每日翻山越嶺在各個村小組的高山密林來回穿行,過著打地鋪,煮大鍋飯的日子,只為幫助群眾搬入新家園、過上新生活。

作為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也是雲南省脫貧攻堅“上甘嶺”的怒江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通過“挪窮窩、拔窮根、換窮業”,是怒江州實現建檔立卡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的必然選擇。

「百日总攻行动全纪录」看怒江背包队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工作隊員為搬遷群眾指圖講解 楊萍 趙家琦 攝

為了10萬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群眾進城入鎮,2月20日至5月20日,100天的時間,100名著迷彩服、背迷彩包的“揹包”工作隊員,奔赴怒江州未脫貧的80個貧困村,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集中攻堅最後的“硬骨頭”,確保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實現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達到退出標準,在年底奪取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面勝利。

截至3月9日,全州1600多名幹部和“揹包工作隊”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揹包上山、牽手進城”,與搬遷群眾開展院壩座談、火塘夜話共3500餘場次,共幫助3254戶1.2141萬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入住新居。

「百日总攻行动全纪录」看怒江背包队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和坡益家在村中的房子 楊萍 趙家琦 攝

揹著被子上山和百姓“同吃同住”

這支“揹包工作隊”的故事要從2019年10月講起,當時,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抽籤分房工作正如火如荼有條不紊地推進,但兔峨鄉抽籤分房工作卻推進緩慢,大華村委會上片五個村民小組參與抽籤分房的村民更是屈指可數,抽房率僅僅11.15%,遠遠低於全縣全州平均水平。

“住著木楞房,窩在窮山坡,缺糧又缺錢,兩眼無光芒。”這是兔峨鄉大華村生活的真實寫照,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窘境並未讓村民窮則思變。

為順利推進抽籤分房工作,讓村民早日脫貧,過上幸福新生活。兔峨鄉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組建超常規工作組,擺出決戰態勢,創新成立了由縣、鄉、村三級約60餘人組成的工作隊,不講條件、不畏艱辛,背上行囊直接入住貧困村組,爭分奪秒在村小組、農戶家中細緻宣傳動員、發動引導群眾儘快抽籤分房並搬遷入住,堅決“啃下”易地扶貧搬遷這塊“硬骨頭”。

至此,每天他們早出晚歸的足跡慢慢遍佈大華山的每一個角落,與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駐紮”在一線,當地百姓總能看到身著迷彩、肩背揹包的幹部活躍在崇山峻嶺間,因每次工作遷徙都要揹著重重的行囊,“揹包工作隊”的叫法就在瀾滄江畔傳開。

“兔峨鄉主要的貧困原因就是住房條件差,所以要脫貧就要搬出大山,搬到穩定的房屋。”怒江第一支揹包工作隊隊長李培淵回憶說,剛開始工作很難開展,村民故土難離,都不願意搬遷。“為了方便村民理解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每次都會拿著新房的圖紙,讓老百姓能更直觀地感受了解。”

「百日总攻行动全纪录」看怒江背包队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火塘成為了工作開展的場所 楊萍 趙家琦 攝

“記得當時工作隊前前後後來我家20多次,天天都來,到不了家就給我打電話,一直給我講解搬遷政策。”據傈僳村最後簽字的熊花四爺回憶說,自己當時最擔心生計問題,樣樣都要買,水也要錢、菜也要錢……我們就不敢搬。“現在搬下來才知道國家的政策好,讓我們住上這樣的好房子,還幫助我在建築工地找到了活,每個月能有3000元收入呢。”

揹包工作隊隊員李田飛告訴記者,第一次上門熊花四爺的家時,他完全不同意,只說一句話“我不搬,我不籤”。

儘管吃了很多次的“閉門羹”,但是李田飛依舊如故地一次次入戶熊花四爺家對其宣講政策,算明白經濟、生活、教育等幾本賬,一步步打消心中顧慮,熊花四爺才慢慢開始鬆動並搬出來大山。“現在熊花四爺還對我們說,有點後悔,當初應該早點搬出來。”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村民同意搬遷,並住進了安全舒適穩固的新房,我們很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李培淵一語道出了工作隊的共同心聲。

「百日总攻行动全纪录」看怒江背包队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兔峨揹包工作隊 供圖

如今,這一幕幕正在怒江州其他縣市“上演”。

4月10日下午7點,記者跟隨駐紮在福貢縣子裡甲鄉揹包工作隊的腳步,爬了30多分鐘的山路來到了住在拉谷山上的俄科羅村和坡益的家。

“我們已經連續三天到和坡益的家講政策做工作。”怒江州福貢縣公安局國保大隊大隊長、揹包工作隊隊員劉武雄告訴記者,因為白天和坡益需要務農,只有晚上在家自己才有時間入戶進行政策的講解。

“搬下去之後不能餵豬養雞,吃肉吃菜都要花錢……”聽著和坡益講出自己的疑慮後,劉武雄拿著畫著安置點的圖紙對和坡益說,搬遷下去後可以提供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收入1500元左右,也可以重操舊業在外面打零工,基本生活保障是沒有問題的,家裡的2個小孩還能到縣城裡上學接受更好的教育……

“每一戶情況不同,都需要‘對症下藥’,才能打消村民的顧慮。”劉武雄說,目前已經進駐50天的俄科羅村揹包工作隊共有12人,負責全村146戶,任務重,大約一人需要負責12戶。“幹不完我們就不走,這是我們的使命,再苦再累都值得。”

「百日总攻行动全纪录」看怒江背包队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兔峨揹包工作隊 供圖

揹著暖心進城給百姓“送物送服務”

“謝謝你們,謝謝暖心團來我家檢查水電門窗問題,還給我們送來了碗筷、床上用品和水果。”2020年3月剛剛入駐福貢縣城西安置點的格阿頁口中所說的“暖心團”正是“揹包工作隊”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所組建的“扶貧暖心團”,每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組建1個團,努力為入住群眾提供更加周到細緻、更加暖心的服務,確保群眾住得下、能生活。

格阿頁告訴記者,剛剛搬來的時候,家裡的電器不會使用。“暖心團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為我們講解如何使用家用電器,還幫助我們打掃衛生。”

從以前住在空心磚、石棉瓦搭起的房子到現在住在三室一廳的新樓房裡,格阿頁和家人笑了。“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小臥室。”格阿頁的女兒阿英梅笑著說,現在上學走路幾分鐘就到了,很方便。

重整行裝,再度出征。搬進新房才是第一步,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後半篇文章”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當下,“揹包工作隊”正逐漸從“揹包上山”轉變為“牽手進城”的攻堅行動,幫助搬遷群眾更好地熟悉新環境、融入新生活,將社區管理從“辦公服務”轉變到“上門服務”,提高搬遷群眾對新社區、城鎮生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從“建”到“搬”向“穩”的轉變。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2000多名幫扶幹部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迎接搬遷群眾,第一時間幫助群眾辦手續、認家門、遷新居,帶領搬遷群眾打掃衛生、整理內務、裝點新家,教會搬遷群眾購買生活物資、使用電梯家電等,讓搬遷群眾安心入住。通過“思想幫”與群眾交心談心,“動手幫”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改變生活陋習,實現“村民”變“市民”,引領搬遷群眾文明生活新風尚。

“現在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後半篇中‘留得住人’,要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就業生活問題。”李培淵說,通過保潔員、保安、護林員、施工員等公益性崗位招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引導搬遷群眾走出家門務工等措施,增加群眾收入水平,保障搬遷群眾基本生活,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維拉壩珠海社區駐點工作隊隊長桑娜妞告訴記者,為解決就業問題,暖心團入戶進行崗位宣傳,無法外出的就推薦就近就地務工,能外出的還可選擇外出務工,目前已幫助100多名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叮叮噹,叮叮噹……”這間在維拉壩珠海社區內的鐵核桃加工扶貧車間內11個工人正忙著砍當地的鐵核桃。

“鐵核桃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只能要人工用刀砍出核桃仁,所以在安置點內打造了一間扶貧車間,方便社區內的老百姓更好就業。”瀘水唐雪林核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雪林告訴記者,下一步計劃擴大車間廠房,吸納更多地老百姓實現就業,在家門口就能創收增收。

同樣在維拉壩珠海社區不遠處還有一間數據線加工扶貧車間,2020年2月份剛剛搬下來密珍花正忙著數據線的焊錫生產。“之前在江蘇塑料廠務工,今年因為要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就選擇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上班。”密珍花說,在家門口上班很幸福,小孩讀書也方便了,老人看病也不用擔心,日子越過越好了。

雲南網記者 楊萍 趙家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