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飲水向“硬骨頭”宣戰

臨汾市隰縣下胡垣村,一個偏僻的貧困小山村的農家小院,張大娘見到記者,高興地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嘩的歡快流淌,老人感慨地說:“我們村地又偏、人又少,竟也吃上了自來水,真好哩。”這是臨汾市在脫貧攻堅中實施農村飲水工程的一個縮影。

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飲水向“硬骨頭”宣戰

自來水入戶圖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農村飲水安全在脫貧攻堅戰中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多年來,臨汾市通過持續實施飲水解困、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農村飲水狀況得到根本性改善。但在一些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由於地處偏遠、人口稀少,供水基礎薄弱,還存在水源分散不穩定、供水工程規模小、水量水質保障程度不高等問題,才是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硬骨頭”。為了啃下這個硬骨頭,讓貧困群眾更有盼頭,臨汾市把解決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加快推進水利精準扶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著力點,打響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確保讓最偏遠的村莊也要吃上安全水。

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飲水向“硬骨頭”宣戰

臨汾市蒲縣中垛村提水工程管理房

資金投入:向貧困地區最大限度傾斜

貧困地區大多地偏人少,實施農村飲水工程難度大,需要投資多,錢從哪裡來?臨汾市以勢在必行志在必得的堅毅決心,全面開啟籌措資金模式。一改過去單一靠國家補助的思路,創新投入機制,統籌財政、扶貧、社會等各類資金,並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2018年在用好省級以上9000萬元農村飲水資金的同時,各市縣也不等不靠,各想各法,通過政府投入、整合資金,投入農村飲水資金達1.07億元,國家級貧困縣大寧縣,在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整合資金2958萬元用於農村飲水工程建設;鄉寧縣、安澤縣、吉縣三個2017年脫貧縣,實施農村飲水項目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勁頭不松,今年又擠出3756萬元,對農村飲水安全進一步鞏固提升;臨汾市還通過群眾自籌、社會捐資等多種形式,籌集資金1282萬元,參與和支持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同時與地方和企業合作,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碧水惠民健康水站近百座。

通過“政策帶動,社會聯動,市場運作”,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了工程建設過程中資金不足的實際困難,加快推進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2018年,全市共投入農村飲水安全資金2.1億元,其中貧困縣1.98億元,佔總投資的95%,解決了34.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貧困人口5.32萬人。

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飲水向“硬骨頭”宣戰

臨汾市隰縣圪塔頭供水塔

項目安排:再偏也不落一村一戶

農村飲水安全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之一,要實施好農村飲水工程,決不能打無準備之戰。自2016年起,臨汾市連續三年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狀況進行精準識別、調查評估,建立了“一村一方案”的飲水安全臺賬,市級編制了《臨汾市農村飲水安全調查評估報告》,做到調查摸底全覆蓋、存在問題全統計,並因地制宜提出具體解決措施,確保解決問題精準施策,不落一村一戶,為圓滿完成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全市在“知己知彼”、任務明確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項目方案,分類指導,針對水量、水質、管理運行等不同因素造成的飲水安全問題,分類制定相應解決辦法,做到“一村一方案”,細化到村到戶。永和縣針對貧困村水源偏僻,水源取水用電難的問題,規劃拿出900萬元解決水源取水用電問題,同時突出解決水質安全問題,對水質保障程度不高的優先解決,永和縣針對地質條件造成的水氟問題,安裝單戶淨水器2903臺,解決了9647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翼城縣建設碧水惠民水站84座,讓8萬人實現了分質供水。全市所有的17個縣市區全部建成了水質檢測中心,對農村飲水工程水質進行自檢,為安全飲水把關護航。

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飲水向“硬骨頭”宣戰

農村飲水安全調查評估

項目實施:讓貧困群眾享有更多收益

為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各縣都劃定了工程建設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確保任務指標如期完成,將質量監督貫穿工程建設始末,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嚴把前期設計、材料採購、施工質量、竣工驗收“四關”,確保工程建一處、成一處、受益一處。同時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舉措,大寧縣作為全省轉型綜改先行先試試點,探索實施了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管護改革,按照“加強領導、改革創新、村社合一、股份合作、村民自治”的思路,採取“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資源到農戶,群眾的事情群眾辦,公平正義群眾創”的辦法,村黨支部牽頭成立“村社合一”股份經濟合作社,採用競價議標方式,由“村社合一”合作社承接實施引水溝渠、進村入戶等農民力所能及的工程項目,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間接成本,讓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飲水向“硬骨頭”宣戰

農村飲水工程施工現場

工程管護:讓貧困群眾長期穩定受益

工程建成後,後期管護,確保工程發揮長遠效益,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需要久久為功、機制保障。臨汾市圍繞解決管護難題,出真招、發實招,不斷創新探索,建立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機構,充實管理人員,制定出臺符合自身實際的農村飲水工程管理辦法,落實貧困戶入戶工程補助、用電稅收等優惠政策,做到產權明晰、主體到位、經費保障、服務健全、水價合理、長效運行,建管並重的科學管護格局逐漸清晰。隰縣建立完善全縣農村飲水安全檔案,確定專人負責,做到“一村一檔”,包括飲水安全基本情況、問題排查臺賬、水質化驗清單、問題整改臺賬、整改措施、影像照片等,為飲水安全工程健康長效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寧縣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務中心,採用“村入保,縣保障”的方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所在村每村出資1000元入保金,縣財政每處工程補助2000元,納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統一管理使用,有效地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經費問題,保障了工程健康運行。

正是這一道道關口“保駕護航”,一年來,臨汾市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持續打響,克難攻堅,艱苦鏖戰,換來的是一處處飲水工程的建成,一戶戶自來水汩汩流淌,還有洋溢在老百姓臉上質樸的笑容。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投資2.02億元,26.4萬人已受益(包括5.2萬貧困人口)。臨汾市水利局負責人表示,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道路上,無論多大的硬骨頭,都要把它攻下來,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要讓脫貧之水、幸福之水、小康之水流到千家萬戶,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來源:山西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