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看潁上,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看潁上,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看潁上,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昔日蓄洪窪地 今日民生福地

看安徽潁上 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看潁上,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八里垛村種植的草坪

在阜陽市潁上縣王崗鎮唐垛湖腹地,淮河故道從這裡經過,曲曲折折的河岸邊,星星點點地分佈了幾十個莊臺。莊臺是淮河岸邊特有的產物,這裡的居民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用黃土壘起高臺,修建臨時的住所,用於躲避洪水。但是長久以來,莊臺人家生活艱苦,吃水用電看病都是問題,有“十大難”之說,這裡也成了脫貧攻堅“最難啃的骨頭”。近年來,潁上縣政府以建設美麗莊臺為抓手,推進行蓄洪區的脫貧攻堅,將“蓄洪窪地”打造成“生態宜居高地”。


看潁上,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航拍淮羅村二羅臺

民生“十大難” 經濟難發展

浩浩的淮河水流經潁上78公里,在潁上境內現有南潤段、邱家湖、唐垛湖3處行蓄洪區,22個莊臺,居住人口13.6萬人。歷史上這裡的群眾為確保淮河流域防洪保安大局,作出了巨大犧牲,建國以來,3處行蓄洪區累計行洪45次,累計造成經濟損失約62億元,人均10.5萬元。

在長年和洪水的鬥爭中,當地居民創造出“莊臺”這種獨特的產物,人們手提肩扛,壘起了一座座高臺,每逢洪水到來,村民就躲上莊臺,待到水退去再重新回家,莊臺為行蓄洪區人民提供了一層安全保障。

但是由於莊檯面積有限,人均面積嚴重不足,而且設施多為臨時修建,條件非常簡陋。在淮羅村的大羅臺,這個莊臺是1987年國家二次治淮之後才壘起的,潁上縣農委主任王寅告訴記者,當時臺子上的房屋,大多是用秸稈紮成籬笆,抹上泥巴做牆,用木頭做支柱,用稻草鋪房頂,條件好的才能住上磚瓦房,而且人畜混住,條件之差可想而知。“吃水難、用電難、出行難、如廁難、吃菜難、就學難、就醫難、喪葬難、通訊難、安居難”,阜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潁上縣委書記熊德超向記者列舉了莊臺人家所遇到的“十大難”。

“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莊臺群眾普遍貧困程度深,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目前潁上沿淮行蓄洪區7鄉鎮共有17個重點貧困村,佔全縣重點貧困村的21.3%。

看潁上,怎樣啃下行蓄洪區脫貧的“硬骨頭”


賽澗回族鄉的百靈鳥服飾工廠,很多原先在外打工的人們紛紛回到家鄉。


“四進一提升” 破莊臺變身新景點

如何破解莊臺人家脫貧難題,啃下這塊“最難啃的骨頭”,這一直牽動著省委省政府的心。2017年12月,李錦斌書記在阜南蹲點調研召開座談會指出,要採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堅決啃下行蓄洪區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 2018年4月,李國英省長在沿淮行蓄洪區調研時強調,堅決打贏行蓄洪區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的硬仗”。

“減總量、優存量、建新村、分步走”,潁上縣委縣政府全面落實省裡的戰略,推進進城、進鎮、進保莊圩、進養老院,綜合改造提升這“四進一提升”,採取多種形式鼓勵群眾外遷,騰出發展空間。

漁舟唱晚說美景,莊臺人家譜新篇。9月20日,記者沿著淮河大堤,來到淮羅村,經過了大羅臺、二羅臺等多個莊臺,看到這裡的水泥道路寬闊平整,房屋整齊,居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常法林老人今年已經70多歲了,他和老伴在村裡擔任禁燒員、保潔員等工作,按月可以拿到工資,更重要的是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以往臺子上都是爛泥路,下雨天根本不管走,你看看現在,路又寬又平,房前屋後還種了花草,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老人拉著記者來到一棵桂花樹前,一陣花香沁人心脾。

“我們在莊臺四周實施拆違拆舊工作,空出了大片公共用地,進行道路拓寬和綠化工程,還大力實施‘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魚塘、小水塔、小公廁、小廣場、小汙水處理站、小生活平臺’等九小工程,破解了民生難題。”熊德超告訴記者。

如今,淮河沿岸的一個個莊臺,已經成為“翡翠項鍊”,昔日的“蓄洪窪地”,已經成為“民生福地”。

調整產業結構 貧困村摘掉“窮帽子”

環境好了,村莊美了,這不斷吸引著外出打工者返鄉創業。在大羅臺的“大牌農家樂”,負責人申麗麗正在忙著剛剛開張四五天的生意。

申麗麗從小在大羅臺長大,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工作了6年,前些年,她看到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決定返鄉創業。她和幾名合夥人一起投資了200多萬建起了這個農家樂,遊客在這裡不僅可以吃到當地特色美食,還能住宿,欣賞淮河之畔的美景。除此之外,他們還建設了一個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出產的蔬菜不僅供農家樂自用,還銷售到各大城市。“這裡生長一種特有的野菜,曬乾了運到上海可以賣到30塊錢一斤,銷路非常好。”

在賽澗回族鄉的八里垛村,這裡地勢低窪,是典型的行蓄洪區,稍微下點雨就會積水,這裡的村民往年種植農作物只能靠天收,“每年只能種植一麥一豆,老天爺賞臉就有點收成,一畝地不過一千塊錢的收入,遇到連陰雨,就顆粒無收。”鄉黨委書記蔣敬好說。

為了提高群眾收入,八里垛村根據當地地理特點,大力發展適應性生態農業,先後引進兩個專業合作社,種植草坪5000餘畝,產品銷往上海等地,供不應求。“這裡種有百慕大,果嶺草等四五個草種”,蔣敬好告訴記者,草皮不怕淹,生命力非常強,現在城市綠化對草皮的需求量很大,他們種植的草皮可以賣到一萬塊錢一畝,比以往翻了十倍,八里垛村也因此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莊臺脫貧只是起點,讓莊臺群眾安居樂業才是長久之計。我們既立足脫貧,更著眼小康,把握沿淮生態經濟帶建設機遇,精心規劃,多方借力,把美麗莊臺建設與全域旅遊精準對接、一體推進,一個個美麗莊臺串聯成為耀眼的淮上明珠,走出了獨具行蓄洪區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在採訪中熊德超這樣告訴記者。

打造“潁上模式” 行蓄洪區脫貧獲點贊

近日,安徽省扶貧辦主任會議和全省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先後在潁上縣召開。潁上扶貧經驗,特別是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工作受到省政府領導和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5月28日,潁上縣政府網發佈的通報稱,近年來,潁上縣堅持用情體驗沿淮之困,做到了解莊臺、體驗莊臺、理解莊臺;堅持用心描繪沿淮之美,做到了解民意、指定規劃、籌集資金、分步實施;堅持用力催生沿淮之富,做到用美麗喚醒夢想、用產業支撐夢想、用藍圖引領夢想,使潁上縣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長足的進步。

安徽省副省長張曙光對潁上縣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潁上縣在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各項工作;堅持幹部帶頭、發動群眾,推動各項工作穩步實施;堅持因地制宜,全面解決莊臺建設中“十大難”的問題;注重環境,打通連接,將行蓄洪區莊臺改造和改善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走出了全新的“潁上模式”。

新聞特寫:淮河之畔的“鴨司令”

稻鴨萍混養模式 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啊咯咯咯咯……”伴隨著一陣陣呼喚聲,唐心超老兩口將一把把地稻穀灑在地上,一大群鴨子跟著老人跑來跑去,一窩蜂地擠來吃,在這群鴨子的背後,是600畝的水稻田,這裡的稻子長勢特別好,還有一個月就豐收在望。

這一塊水稻田位於淮河岸邊的淮羅村,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這裡採用的是稻鴨萍混養的模式,600畝的稻田裡,不僅放養了7000多隻鴨子,還養了20畝的浮萍,合作社的負責人羅應地在四年前就採用了這種混養模式,是位名副其實的“鴨司令”。

“浮萍具有固氮效果,肥力很好,而且可以引來一些食萍昆蟲,鴨子可以吃昆蟲和稻田裡的害蟲,還能除草,排出的糞便具有肥田的功效。稻田裡不用打農藥化肥,鴨子不用喂飼料,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食品,實現了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多方效益提升。”羅應地說起這種混養模式的好處,如數家珍。按照稻鴨萍混養的方式,生產出的水稻做成小包裝,要賣到十多塊錢一包,鴨肉鴨蛋銷路也非常好,和傳統種植方式相比,每畝可增收400多元。

不僅如此,這種混養方式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脫貧,唐心超老兩口每個月在這裡打工餵養鴨子,總共可以拿到4000元錢工資,像這樣直接受益的貧困戶達到了20多戶。


記者 蘇藝 配圖 陳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