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黃縣(煙臺龍口)民國時期教育家朱全瓅《黃縣童子軍歌》

黃縣童子軍歌

民國十年,黃縣童子軍成立。童子軍歌由朱全瓅作。其詞曰:

吹笳齊隊整軍裝,男兒志氣昻,五色國旗風飄揚,銅鼓鼕響,童子軍隊何雄壯,槍刀耀日光;如能人人盡登場,中國自然強,將來闢地與開疆,五洲歸我掌。

偶得黃縣(煙臺龍口)民國時期教育家朱全瓅《黃縣童子軍歌》

朱全瓅(1867~1946),字君璞,自幼勤奮好學,讀私塾時,常於村中槐樹下讀書練字。清末,入同盟會,參加徐鏡心領導的光復登黃之役,任戰時諜報員、補給員等職。在北馬、黃縣城一帶與清軍作戰時,以機智勇敢而多次圓滿地完成任務。

民國成立後,朱全瓅任黃縣警察局巡官、黃縣議員,與勸學所長張子蘅、教育會長周良翰皆隸同盟,志同道合,鹹以清鼎初改,風氣未開,必須力加鼓吹。民國元年(1912年)春,與曲子久在北馬東部監修辛亥革命烈士墓;民國四年(1915),任黃縣十區團總。朱全瓅響應勸學,曾將自家土地捐獻出一部分,在朱家北河旁籌建五間二層樓房,設立朱家小學,供萊山前七村兒童入學讀書,並免交學雜費,發展教育,掃除文盲,為地方造福。

1927年後,朱全瓅任河北省大名道尹公署教育顧問、煙臺省立第八中學學監兼史地課教員。民國十八年(1929年),回黃縣任講演所所長兼剪髮放足會會長、縣農會會長等職,他四處奔走到處宣傳演講:“男剪髮,女放足,為民初之要政。”。“七·七事變”後,朱全瓅組織黃縣民眾遊行,到萊山前各村宣傳抗日救國,並在會場上打拳舞刀,激發村民戶戶備大刀,人人爭抗日。1938年,黃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曹漫之多次請他參加開明紳士會議。

朱全瓅膽略過人,急公好義。事親至孝,名聞鄉里,為人和藹公正,常排難解紛,資助貧困,鄉民們尊稱他“大先生”。黎元洪、黃興等人曾贈他“急公好義”、“苦口婆心”、“樂善為懷”三塊匾額。

1946年7月16日,朱全病故,終年79歲。其平生著作有《遊行略記》、《五省民動略記》、《歷史三字經》、《盤古至滿初》等書。(參見劉建昆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