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軍“第一艦”的排水量噸位你可能想象不到

本文為大漠單騎原創首發,網站、移動APP、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如轉載請務必取得本作者同意,個人自媒體、論壇等如轉發請務必保留本作者署名,違者將追究其侵權責任,勿謂言之不預也。

當世人盛讚中國海軍新建艦艇“下餃子”之時,你可否知道人民海軍擁有的第一艘主力戰艦的排水量只有745噸?這就是在1949年2月12日首艘起義的國民黨海軍軍艦——黃安艦,我軍命名為瀋陽艦,其被譽為人民海軍“第一艦”。這是一艘三手日製海防艦,若放在今天6.5萬噸山東號航空母艦面前就猶如“小舢板”,可在人民海軍初創時期,瀋陽艦竟是為數不多的主力戰艦,在祖國海疆劈波斬浪31年,為海防安全和海軍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4月23日海軍成立紀念日來臨之際,讓我們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中黃安艦/瀋陽艦的不平凡經歷,從中感受71年來人民海軍發展壯大的艱辛和不易。

人民海軍“第一艦”的排水量噸位你可能想象不到

日製第一號型(丙型)海防艦基本參數。艦身長67.6米,寬8.4米,吃水2.9米,標準排水量745噸,滿載排水量810噸;動力採用2臺艦本式23號乙8型柴油機,總功率1900馬力,最高航速16.5節/小時,續航力6500海里/14節;武備為2門10式120毫米主炮,2座三聯裝、2座雙聯裝、2座單裝96式25毫米高射機關炮,1門80毫米迫擊炮,12具深水炸彈投射器,備深水炸彈120枚;艦員編制136人。

01黃安艦原為日軍81號海防艦,下水不久日本宣佈投降,成為戰敗賠償軍艦

黃安艦的前身是日本舞鶴造船廠於1944年12月建成的日本海軍81號海防艦,屬於第一號型(丙型)海防艦,系1943年初在鵜來級(甲型)海防艦的基礎上簡化設計的船隊護航專用艦型,並不適合遠洋作戰,故大部分編入日本海軍的本土海防艦隊。日本海軍第一號型(丙型)海防艦均沒有日文艦名,是以奇數編號來命名,首艦為1號,故此類海防艦稱為第一號型。

通常海軍區分水面艦艇是以標準排水量500噸為線,之上稱為艦,之下稱為艇。日軍將海防艦也稱為護航驅逐艦,稱艦倒沒問題,但稱驅逐艦則誇大了(這也是小日本的秉性),僅在火力上就缺魚雷,其實海防艦就相當於護衛艦或炮艦。

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大轟炸,日本的戰略資源日益匱乏,美軍跳島戰略大反攻也直指日本本土,日本此時再建造“大和”、“加賀”之類的大型、超大型戰艦已不現實,故將建造週期短、用料少、可大量生產的海防艦作為本土決戰最後的海上“擋箭牌”。日本為了加快海防艦的生產速度,原艦體設計中很多曲面被改成直線,設備也儘量因陋就簡,使之成為偷工減料的急造艦。雖然海防艦的防護性、適航性、居住性比較差,但火力並不弱,相當是將殺傷力放在首位的“玉碎”特攻艦。在日本各軍工造船廠的加班加點下,共製造了7種型號194艘海防艦(其中丙型海防艦62艘),不過這一波“下餃子”已是最後的瘋狂。

這種海防艦使用的裝甲鋼板比較薄,防護力自然差,很不抗打。1944年11月4日,日本海軍7號海防艦在中國南海活動時,被美國海軍271號潛艇一枚魚雷轟掉整個艦艏。這艘艦後被日軍遺棄,解放後由江南造船廠的技術人員在廣州修復,加入人民海軍後命名為南寧號,一度成為南海艦隊的旗艦。

02變身中華民國海軍黃安艦,貪腐風中淪為賺錢的工具

這艘日軍81號海防艦因入役較晚,未參加海戰並在美軍大轟炸中得以倖存。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將艦齡較短的135艘中小型軍艦賠償給美、蘇、英、中四國,中國共分得34艘軍艦,其中有17艘海防艦,就包括81號海防艦。中華民國海軍按接收日本軍艦的順序將81號海防艦稱為接22號艦,於1947年8月30日在中國青島港正式接收。

要說這小日本真是既狡猾又吝嗇,81號海防艦在交到中國人手上之前,艦上的各種武器裝備已被拆卸一空,拿去當廢鋼鐵賣了,艦上許多設備也搞得亂七八糟,其它賠償日艦的情況也差不多。沒有艦載武器何稱軍艦?因此,接22號艦在青島接收後,直接開進青島海軍修船所實施大修,並加裝部分艦載武器。

這接22號艦還真是命運多舛,前面是小日本有意破壞,後面是國民黨海軍軍官作孽貪汙,把接22號艦當成自己碗裡的肥肉,為一己私利欺上瞞下、虛報冒領,無所不用其極。接22號艦上的多個電機、發動機配件、銅製管件等值錢的設備被他們拆下來拿到黑市賣掉,接22號艦幾乎被拆成了空殼子。而後,艦上缺失的設備再向上方加碼要錢購買,從中再賺一筆差價。最後這34艘賠償日艦中,經雙重破壞竟有6艘完全無法修復,可見貪腐的國民黨政權氣數已盡,垮臺就成了必然。

人民海軍“第一艦”的排水量噸位你可能想象不到

黃安艦起義部分骨幹合影。前排左起:王子良、鞠慶珍、劉增厚,後排左起:孫露山、張傑、劉彥純、田秉吉。

如此這般折騰,艦齡不到3年的接22號艦又在青島的修船廠待了一年半,拖拖拉拉到了1949年2月,接22號艦總算可以勉強入役使用了,可艦上主炮位置仍然空著,僅裝上2門25毫米高射機關炮,2挺13.2毫米高射機槍,火力不及原裝艦的十分之一。國民黨海軍將接22號艦命名為黃安艦,在1948年下半年陸續調配艦員,將其編入海軍第二軍區海防第一艦隊,常駐地還是青島港。

03青島高舉義旗,黃安艦成為國民黨海軍第一艘起義軍艦

解放戰爭進入1948年底,國民黨軍隊敗局已定,士氣低落,人心渙散,在我黨我軍的攻心政策下,不斷有整師整軍的部隊起義加入解放軍。黃安艦的成員新組建不久,軍心不穩,人心思變,顯然是策反工作的理想對象。密切關注青島國民黨海軍動向的山東解放軍和中共山東地方黨組織,通過多方面關係,陸續派人打入了黃安艦,成為艦上的官兵,秘密準備發動武裝起義。

此時黃安艦上彙集了我黨我軍多個單位的數條地下工作線:槍炮軍士長孫露山是解放軍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聯絡科的地下工作者,也是最早打入黃安艦的我軍人員;少尉槍炮官劉增厚是膠東軍區聯絡部的地下工作者;准尉副槍炮官王子良是中共青島市委社會組的地下工作者;接29號艦代艦長劉建勝是中共華東局社會部發展的內應,也是黃安艦起義的聯絡人。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各自上級組織派來的若干名地下工作者,已進入青島市配合策應起義工作。開始這幾條線上的地下工作者相互之間並不知情,隨著策反工作的深入終於形成了一個拳頭。他們在黃安艦上,爭取發展了近20名起義骨幹分子,又意外發現艦上的三號人物艦務官鞠慶珍中尉,竟是中共膠東區黨委統戰部的地下工作者,1946年參加革命,在敵海軍內部已潛伏數年。

黃安艦上成立了由鞠慶珍、劉增厚、孫露山、王子良組成的起義領導小組,由熟悉航海的鞠慶珍任起義總指揮,根據領導小組制定的起義計劃,準備借青島國民黨海軍艦艇南撤的機會,控制黃安艦後駛向解放區連雲港,這樣即便航行途中被敵人發覺,也可以用“南撤”的名義矇混過關。他們將這個起義計劃上報膠東軍區得到批准,並請上級協調連雲港我軍方面做好接應。

人民海軍“第一艦”的排水量噸位你可能想象不到

創刊於1939年的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曾對黃安艦起義進行連續報道。

1949年2月9日黃安艦駛離修船廠,停泊在青島前海小青島西側的海軍錨地。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黃安艦的艦長劉廣超等部分反動軍官將上岸回家過節,這正是起義的絕佳時機。晚8時30分起義正式開始,短短几分鐘,黃安艦起義人員就控制了全艦,值班副艦長劉振東及通信報務人員也被暫押。黃安艦起義時艦上有63名艦員,還有9名起義艇員的親朋,共72人,當鞠慶珍向全艦官兵宣佈起義時,部分並不知情的水兵當即表示擁護起義。晚8時50分許,黃安艦在鞠慶珍的指揮下拔錨起航,離開青島前海錨地時黃安艦巧妙騙過美國海軍艦艇的信號燈盤問,疾速駛向大海。

04我軍自建軍以來擁有了第一艘海軍制式戰艦

1949年2月13日晨4時許,黃安艦抵達連雲港外海,費了一番周折終於與當地解放軍接上了頭(一度發生誤擊)。第二天,新海連特區(連雲港當時的名稱)黨委書記谷牧(後任國務院副總理)接見了鞠慶珍、劉增厚等黃安艦起義領導人員,併為全體起義官兵召開了隆重的歡迎大會。2月16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親自擬寫中央軍委致華東局祝賀電報,高度評價這次起義的重大意義:“慶祝你們爭取敵軍艦黃安號反正勝利”,“這是實行毛主席所規定之1949年爭取組成一支可用的海軍的首先響應者”,“請轉知該艦全體人員予以嘉獎”;陳毅司令員也簽署命令,任命鞠慶珍為黃安艦艦長。

黃安艦是我軍自建軍以來擁有的第一艘海軍戰艦,彌足珍貴,同時其也是國民黨海軍起義的第一艘軍艦,自然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極大恐慌。國民黨空軍連續兩天派出多架飛機到連雲港碼頭偵察、轟炸,在黃安艦以及駐港解放軍防空火力反擊下,黃安艦幸未被擊中。隨後,黃安艦轉移到蘇北一個小碼頭實施嚴密偽裝,國民黨軍機反覆搜尋也未發現,黃安艦得以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

人民海軍“第一艦”的排水量噸位你可能想象不到

圖為停泊在蘇北灌南縣堆溝港進行偽裝的黃安艦,艦身上覆蓋了大量漁網和蘆葦,這才躲過敵機的偵察和轟炸。

“黃安艦起義”經我黨各報紙、電臺競相連續報道,在全國引起巨大影響,對國民黨海軍官兵產生極大震動,觸發連鎖反應。在黃安艦起義之後的2月25日,國民黨海軍最大噸位的巡洋艦重慶號在吳淞口起義;接著是4月23日,國民黨海軍海防第二艦隊25艘艦艇1271名官兵在南京起義;同日,國民黨海軍江防第三艦隊23艘艦艇300餘名官兵在鎮江起義……只可惜此時解放軍沒有制空權,起義艦艇中的相當一部分被國民黨空軍飛機炸沉,重慶艦也遭反覆追殺被迫自沉於葫蘆島,相比黃安艦能夠安然無恙算是極其幸運的了。

05從黃安艦到瀋陽艦,成為人民海軍保衛海疆的主力戰艦

起義後的黃安艦先被編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32軍,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成立,黃安艦隨即編入華東軍區海軍第六艦隊,被命名為瀋陽號,舷號405。後瀋陽艦進行了改裝,安裝了2門蘇制100毫米主炮,4門蘇制37毫米高射炮,艦載火力得到大大提升。

此時人民海軍最早成立的華東軍區海軍重點是解決艦艇有無的問題,千方百計四處搜尋可用的軍用艦船及裝備,甚至將一些商船改建成炮艦(艇),或將戰損沉艦打撈修復後使用,雖然華東海軍擁有了一批作戰艦艇,但普遍存在噸位小、航速慢、型號雜、船齡老等問題,國民黨海軍起義的制式戰艦無疑構成人民海軍初創時期各艦隊的主力陣容。

1954年10月之前,人民海軍沒有一艘真正的驅逐艦,主力戰艦就是包括瀋陽艦在內的900噸級上下的護衛艦和炮艦,也只有區區12艘,皆是日本、英聯邦國家在二戰之前或期間製造的二手、三手戰艦,艦況及性能普遍較差:有的是內河淺水炮艦(如南昌艦),不適合遠海航行;有的是按商船規格建造(如廣州艦),防護力極差;有的是由佈雷艦、掃雷艦改建(如衡陽艦、洛陽艦),性能先天不足;最多的就是與瀋陽艦型號相同相近的日本急造海防艦(佔6艘,分別是瀋陽艦、武昌艦、濟南艦、長沙艦、西安艦、南寧艦),品質也較差。這十幾艘老舊護衛艦、炮艦相對新中國的萬里海疆實在是杯水車薪,但其中的瀋陽艦相對艦齡短在航率高、火炮射速快火力強,相當是主力戰艦中的主力。直到1954年10月至1955年6月,中國引進了4艘蘇制2000噸級07型二手驅逐艦,俗稱“四大金剛”,瀋陽艦等才退居二等水面戰艦。

建國前後,瀋陽艦參加瞭解放東南沿海及島嶼的一系列戰鬥,敢打能拼;在護航護漁中與國民黨海軍艦艇也多次發生海戰,勇猛頑強。1954年11月1日,瀋陽艦在大陳島海域參加了與臺灣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航驅逐艦的戰鬥,掩護魚雷快艇進入戰位發起攻擊,擊沉了這艘臺灣的主力戰艦。1955年1月18日,瀋陽艦參加瞭解放一江山島戰役,與第六艦隊其它3艘護衛艦擔任火力支援艦任務,配合步兵登陸攻佔一江山島。此時瀋陽艦的艦長是原膠東軍區海軍支隊的費慶齡,他指揮瀋陽艦冒著槍林彈雨抵近射擊,連續摧毀島上敵軍數個火力點,創造了“把100毫米主炮當重機槍使用”的奇蹟。作戰中瀋陽艦也被敵岸防炮擊中,一名水兵犧牲,戰後瀋陽艦榮立戰功。

人民海軍“第一艦”的排水量噸位你可能想象不到

新一代115號瀋陽艦,該艦為051C型導彈驅逐艦首艦,也被稱為“中華俄式神盾艦”。

瀋陽艦長期在東海艦隊、北海艦隊服役,直到1980年光榮退役。可惜的是瀋陽艦退役後即被拆解,並沒有保留下來。但瀋陽艦的血脈還在延續,新一代瀋陽艦是隸屬北海艦隊的115號051C型導彈驅逐艦,2006年11月入役,這是由大連造船廠建造的中國海軍第一艘裝備相控陣雷達、垂髮導彈的防空驅逐艦。新老瀋陽艦相比,排水量從745噸到7100噸,火力從單一火炮到防空導彈可攔截高空彈道導彈,航跡從近海黃水到駛向遠洋藍水……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變化是巨大的,不變的是幾代海軍官兵對祖國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