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杯邀明月,唐朝人為啥那麼愛喝酒!


舉杯邀明月,唐朝人為啥那麼愛喝酒!

(《妖貓傳》)

咱中國人不是總說“無酒不成席”嘛。但唐朝人的酒宴可跟咱們現在不一樣,如果你以為唐朝人在席上喝酒,也是拎上兩瓶五糧液,再拿分酒器分了,來一個“感情深一口悶”,或者“領導幹了我隨意”,那你可就想得太簡單了。


唐朝人喝酒特別有講究,氛圍、情調、禮節、規矩,這裡面的道道深著呢。不信,就跟我一起去瞧瞧吧。


有酒,就得有個喝酒的好地方。唐朝人的性格熱情奔放,大都不會一個人悶在家裡自酌自飲。李白不是說了嗎,就算是剩下一個人,那也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喝酒,總得人多了才熱鬧,所以才會有酒吧這種場所的存在。


陪酒女郎也是個職業,無論現代還是唐代,她們一直都存在。只不過要想在唐代做一名合格的陪酒女郎,好像比現在更不容易。因為除了喝酒,琴棋書畫樣樣都得會一點,不然怎麼應付得了酒桌上的那些文化人呢?


對於她們的培訓是從小就開始的,得學吹拉彈唱,還得懂詩詞歌賦。哄酒宴上男人們高興的時候,得能歌善舞說笑話;陪他們解悶聊天呢,得吟詩做對像個女秀才。所以唐朝的陪酒女郎,多半都是才藝雙絕,外帶一個好相貌。


這些女孩子在當時被叫作“酒伎”,一桌酒宴上往往都坐好幾個。酒宴上重要的客人,至少需要兩個酒伎來作陪,一邊勸酒,一邊逗樂,人稱“兩頭娘子”。兩頭娘子是沒有社會地位的,無論她有多麼會唱會跳會寫詩,都不過是社交場合裡的陪襯品。所以在唐朝,良家婦女輕易是不參加什麼酒宴的,萬一不小心被當作兩頭娘子,那人可就丟大了。


舉杯邀明月,唐朝人為啥那麼愛喝酒!

(《長安十二時辰》)


唐朝酒桌上的樂子離不了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她們通常是酒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豔菜,有色,有香,有的時候,也有些“權力”。


這個權力,是由酒桌上的遊戲賦予她們的。


唐朝人喝酒不會是兩個杯子碰一塊,說句“先乾為敬”就完事的,既然酒席宴上總是要尋樂子的,那就離不了玩些小遊戲;既然是遊戲,就要有個遊戲的規則;既然有規則,就得選一個執行規則的人出來,這人在當時叫作“席糾”,或者叫“觥糾”,又或者叫“酒糾”。他們是酒桌上最大的官兒,凡是坐在酒桌上的,管你多大的人物,也不論長幼,都得聽這酒官的。而這酒官,通常都是由這些酒伎擔任的,有點兒像遊戲裁判的意思。


那麼就有人要問了,唐朝人的酒桌上一般都玩些什麼遊戲呢?是不是也是玩色子、比大小或者玩個老虎槓子啥的呢?你可千萬不要想這些,如果到了大唐人民的酒桌上你給他們講這些,估計他們可能會把你轟出去,因為人家唐朝人民酒桌上玩的遊戲,可遠比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得多啦。


先來看一種比較斯文的遊戲,這遊戲的名字叫“律令”,有點近似於文字遊戲,比較適合於一些女人和文人。舉個例子,唐朝有本傳奇小說,叫作《遊仙窟》,說的是一個姓張的書生豔遇兩位美女的故事。故事裡有一場酒宴,其中玩的遊戲就有一個律令。做酒官的是其中的一個美女,她設了一個令,說要取古詩中的句子,另一個美女起頭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用的是《詩經》裡的四句詩,而且是講男女愛情的。張書生立即就對:“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也是《詩經》裡的,也是講愛情的。瞧,我這麼一說,是不是覺得人家唐朝人這酒桌上的遊戲,玩得巨有文化?要是沒多讀上幾年書,哪兒敢上這場面?


彆著急,這還算是簡單的,聽我再給你說一個。這是一場在船上舉行的酒宴,當時酒官出了一個令說,既要結合酒宴上的場面,結尾還必須得是一個樂器。起頭的人說:“遠望漁舟不闊,尺八。”接令的立即回道:“憑欄一吐,已覺空喉。”“尺八”和“箜篌”都是樂器,“遠望漁舟”與“憑欄一吐”都應了當時的景。這兩個一對一答,其中的巧妙,那可不是喝幾頓酒就能練出來的。


舉杯邀明月,唐朝人為啥那麼愛喝酒!

(《妖貓傳》)


聽我這麼一說,是不是嚇得你縱然真的回到了大唐,也不敢再上他們的酒桌了?不用怕,其實唐朝的酒桌上,律令也有能簡單玩的,比如拆字令,如果有一姓李的站你身邊,你出“李字為十八子”,對面接的那個人接“張字為弓長”,這個令就算接下來了。如果咱的肚子裡真沒喝下那麼多墨水的話,這個總還是可以玩玩的。


假如連拆字令咱都玩不了,那麼這種斯文人玩的酒令看起來就真的不太適合你了。沒有關係,唐朝人的酒桌上,還有一種遊戲叫“骰盤令”。簡單說就是用“擲骰子”的方式來決定誰喝酒、喝多少,有點近似於我們今天的擲色子。但即便是這麼一個簡單隨意的遊戲,有的時候也能被大唐人玩出詩意與浪漫來,不信就來看看這兩位大詩人是如何玩的吧。


當年大詩人杜牧跟張祜去泡酒肆,詩人嘛,總是有些小風流的。杜牧看上了席上的一位美女酒伎,突發奇想,就想看一下人家姑娘的手到底長啥樣(唐朝姑娘的衣服袖子都長,一雙玉手是輕易不示人的),就提議玩個骰盤令。結果,人家姑娘的一雙玉手一直藏在袖子裡,即使扔骰子的時候也沒有伸出來。這下可讓杜牧失望透了,隨即寫詩說:“骰子逡巡裹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


張祜一聽,喲,我這哥們想看一下姑娘的玉手卻看不著,心裡急得直髮癢了吧?隨即小花花腸子一轉,立即就說:“但知報道金釵落,彷彿還應露指尖。”意思是說,告訴她說釵掉了,她總得伸手撿吧,這樣的話,手指尖不就露出來了嗎?


瞧瞧,唐朝人教我們的不只是喝酒,還教會了我們怎麼去撩妹——多讀書,有文化,最好還能順嘴來句極具挑逗性的詩。怎麼樣,你行嗎?


舉杯邀明月,唐朝人為啥那麼愛喝酒!

《時尚大唐》


出版時間:2020年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你以為這是現代都市劇裡面的情節?錯了,這其實是唐朝人民的日常生活。我們現代人玩的很多流行時尚,其實都是唐朝人玩剩下的。本書從飲食、服飾、婚戀、居住、宗教、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出行購物等幾個方面,重現了唐朝宮廷與百姓的實際生活狀態,展現了一幅唐朝人日常生活的立體場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