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進入下跌通道!幾次反彈被壓下!

市場真的讓大家失望了,連續下跌了1個月的時間,豬價從19元左右降到了現在的16.67元/斤,其實幾次想欲反彈都被壓下,市場上的“跌久必漲”的規律為何不好使了?


分析其長跌不起的原因,既有生豬市場內在的邏輯,也有市場以外的新情況,多種因素摻雜在一起,出現了豬價跌了一個月,不但連個象樣的反彈都不曾出現,下跌卻變本加厲。截止4月18日,全國市場出現16個省份下跌,比昨天多了7個省,下跌省份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西北、華中地區。


那麼為何生豬價格只跌不漲、不按套路出牌呢?


其實早在春節之前,一直對春節後的生豬市場比較看淡的,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本號,查看此前的大量豬行情文章,多數都有所表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市場豬肉價這麼高,老百姓吃不起豬肉,肯定會有部門來管。這個管是通過供給調節,從春節之前到春節後,受大消費影響,豬肉一斤30多塊,有多少人能吃得起,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增加進口豬肉,第一季度進口豬肉95.1萬噸,同比增長171%。同時,國家投放儲備豬肉30萬噸,兩者一起共計125.1萬噸,大大提高了豬肉供給能力。


二、養殖利潤高、政策好,生豬產能逐漸恢復。雖然現在豬價降到16塊多一斤,但是仍是高位豬價,一頭自繁自養的育肥豬出欄,至少可以賺到2000元以上的利潤,外購仔豬也會有1500元的利潤;再加上去年國家各部委、各省市區政府出臺的各項資金、用地、保險、補貼等政策,養殖量在不斷增長。


三、就是新冠疫情的發生,導致豬肉消費大幅低於常年水平。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親朋好友、戰友、同學等聚會的少了;還有很多學校推遲開學、網絡授課,學校食堂停了;很多企業、尤其是涉外企業停工停產的較多,部分企業食堂也關了;餐飲業中,上座率大幅下降,豬肉消費也是銳減;農民外出務工收入下降,購買力也在下滑。總之一句話,豬肉消費疲軟是當下豬價下跌的一個重要因素。


綜上分析,3、4月份豬價走低並不會就此停止,綜合當下的市場形勢,豬價已經進入下跌通道,偶有反彈,也是蜻蜓點水,年內豬價、肉價大概率會回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位置。

生豬價格進入下跌通道!幾次反彈被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