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古道通航


南京市高淳區位於江蘇省西南隅,地勢東高西低,依山傍水。三湖環繞,西瀕丹陽湖(今為水陽江),南抱固城湖,北臨石臼湖,居中一片綠洲。據《高淳縣水利志》記載,胥河西起高淳區固城湖,東至溧陽朱家橋,全長30.6公里,連通青弋江、水陽江和太湖兩個流域,具有洩洪、航運、灌溉等綜合效益。胥溪河的前身東壩胥河古道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開鑿於距今2500餘年的春秋時期,曾給東壩及周邊地區帶來繁榮,對航運、水利、商貿的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而其開鑿的最初用途卻不是為了農工,而是軍事需要。


胥溪河的淵源


春秋之世,各國紛爭。吳於楚之東興起,常與楚交戰。吳楚都是善用水戰之國,都有大片沼澤地帶,更有大江和淮水溝通。在今天的高淳東壩附近,有一道山樑,阻隔了吳楚兩國的水道。吳王闔閭為圖霸業,周敬王十四年(前506)決意伐楚,以孫武、伍子胥為將,伯嚭為副。為避江海風濤之險,便於軍運,遂採用伍子胥計謀,由其主持鑿通今高淳東壩附近“三五里頗高阜”,連接太湖以西的荊溪、蕪湖以東的湖蕩江河,形成一條連接東西的人工運河。“自是,河流相通,東南連兩浙,西入大江,舟行無阻矣”。後世為了紀念伍子胥的功績,遂名之曰“胥溪河”,又名“胥河”。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胥溪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比吳築邗溝至少早20年。然開鑿胥溪河一事,不見於《左傳》《國語》《史記》諸書。因此,後世有人遂以為水源本通,不以吳開胥溪河之說為然。或以胥溪河為《禹貢》三江之一的中江,或指胥溪河為古瀨水。最早提出吳開胥溪河的是北宋《圖經》一書:“昔吳王闔閭伐楚,以伍相帶兵,因開此溪(胥溪河),以通漕運”。自南宋起,此說見於史志著作者漸多,特別是民國時期的地質學家丁文江、水利專家武同舉、今人水利史學者汪家倫等,還通過實際考察及對地質、地貌、鑽孔和水文等資料分析,皆認為“中河(胥溪河)乃人工開鑿之河道”,“此河亦必屬世界最古運河之一”(丁文江語)。


“胥河,吳王闔閭伐楚,伍員開之,以通松道。”

——清光緒《高淳縣誌》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固城遺址


胥溪河開鑿後,對航運、水利,特別是當時吳楚之間的戰爭,作用頗大。時子胥建牙于山(伍牙山,在今溧陽境),兵出此道,一舉攻克原屬吳、後被楚佔之固城,“燒固城宮殿,逾月煙火不滅”。當年下半年,吳聯合蔡、唐兩國,發兵六萬,西向攻楚,五戰五捷,直攻入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伍子胥為報殺父兄之仇,找到楚平王墓地,鞭墓三百(一說鞭屍三百)。後因吳發生內訌和楚乞師於秦,吳方撤軍。周敬王四十年,楚子西、子期伐吳,兵及桐汭(即今之郎溪),亦取此道作為行軍路線。


胥溪河的變遷


胥河河道狹窄,水位高低懸殊,“動以三五公尺計”,“通舟必浚河,浚河必築堰。”唐大順二年(891年),五代十國南吳太祖楊行密命臺濛在胥河築五堰,以抬高水位運送軍糧。這裡說的五堰即胥溪河上的五堰,楊行密被孫儒圍困在宣州五個月,後派臺濛在運糧的胥溪河道中築堰阻水,抬高水位,以利航運,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唐景福三年,行密方據宣州,孫儒圍之,五月不解,臺濛作五堰,拖輕舸以饋糧,軍得不困,卒破孫儒。”

——《五代史補》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胥溪河風光


至五代南唐末年(975年)五堰廢,太湖水患加重。宋徽宗政和七年至宣和七年(1117-1125年),曾多次開挖古胥河,導致太湖流域兩次大水災。1125年,朝廷又命恢復五堰之一的銀林堰並築成土壩,名叫銀林東壩。宋末至元,胥溪河道由於年久失修,逐漸淤塞,航運不通。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為使兩浙漕運避開長江風險,決定“疏鑿運河,以通於浙”。洪武二十五年(1392),徵調民夫35.9萬人、石匠4900餘人,疏浚河道13.3公里,並在原銀林堰處建造石閘啟閉,既利通航,又可節制水流。石閘命名廣通鎮壩,後稱東壩,亦稱上壩,成為太湖和水陽江兩個水系的分水壩。朝廷在此專設巡檢司、稅課司等機構,負責石閘管理和對來往船隻收稅。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江浙漕運改由鎮江渡江北上,胥河航道不再重要,並於永樂元年(1403),朝廷採納蘇州吳相伍之議,改廣通鎮壩石閘為土壩,增設官吏,歲斂溧陽、溧水(時高淳屬溧水)人夫各40看守。築土壩後,湖水艱於東注,然壩猶低,水間漏洩,舟行猶能越之。但正統六年(1441年),洪水氾濫,土壩決口,導致蘇錫常再受水害。巡撫周文襄、楊壎於次年徵調大量民夫石匠重新築壩,並由皇帝欽降版榜:“如有走洩水利,淹沒蘇、淞田禾者,壩官吏處斬,夫匠充軍。”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高淳區固城街道胥河航道/朱旭東攝


正德七年(1512年),又在東壩壩基上加高三丈。自此,“三湖”(固城、丹陽、石臼)之水不復東流。但由於水位增高,造成西部高淳、宣城、當塗諸縣大批圩田沉沒,僅高淳一縣即被毀良田10萬餘田,民眾苦不堪言。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在壩東10裡更築一壩,名之下壩。上下兩壩屏障“三吳”,高淳水流形成獨特的走向,即逆向西流,高淳圩區遂成為上游皖南山洪洩入長江的走廊,下游太湖地區蓄洪的巨浸,洪澇災害頻仍。


每次大水之後,社會元氣大傷,經濟停滯甚至倒退。不僅如此,高淳沉田6666.67餘公頃,而田賦稅額不減,全縣因沉田無出的8500石稅糧由剩下的田畝分擔,史稱“虛糧”。由於大批農民失去土地無以為生,加上“虛糧”之累,人口銳減,至嘉靖年間(1522—1566),全縣“戶口視前僅十之三”。全縣7鄉72裡,因此而減至41裡。直至清康熙六年(1667),離廣通鎮壩增高三丈已過155年,高淳全縣人口才恢復至59579人,比建縣初期的明弘治十五年(1502)的人口還少7884人。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高淳固城湖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固城湖水位高達13.26米,東壩被當地民眾掘潰,導致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一帶重大水災。次年,經下游上述四府奏請,改東壩土壩為石壩。在東壩東側立有石碑,永禁侵佔壩基,由高淳、溧陽兩縣共同派人看守,一直維持到中華民國。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胥溪河的繁榮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胥河的開鑿是吳王伐楚的軍事用途,隨著歲月的流轉,後來它對農田灌溉、水運交通和防洪排澇,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日益成為江南的重要交通運輸水道,終日商賈雲集,白帆穿梭。胥溪河開鑿後,“未始有廢,至李氏時,亦常更運。”自春秋吳開鑿至南唐“五堰廢”,在這1481年中胥溪河一直保持著航運價值,也給運河兩岸帶來繁榮。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高淳固城湖


胥溪河西首固城,雖於周敬王十四年吳伐楚時被毀,但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設置溧陽縣始,固城即成為溧陽縣治所在地。時溧陽縣轄今溧陽、溧水、高淳三市縣境,固城可說是偏居一隅,然卻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實與胥溪河相關。胥溪河與荊溪相接,橫貫高淳東西全境,上溯可達蕪湖、安慶等重鎮,下行直達蘇杭二州,交通便捷,固城便成為吳楚兩地交通樞紐。即便東漢後期天下動盪,固城境內仍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北方災民紛紛逃居此地,固城地帶竟成“天府之國”。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高淳區東壩街道胥河航道/朱旭東攝


宋元胥溪河疏浚後,航船上溯直入長江,可達皖贛湖廣等地,下行駛進太湖、錢塘江,可抵蘇常、浙閩等地。從安徽蕪湖至太湖的船舶,無論是上溯還是下行,既可避免江濤風險,又可縮短數百公里航程。廣通鎮壩成為水上交通樞紐,廣通鎮亦有“七省通衢”之譽。其時,胥溪河中舟楫如梭,壩上行旅摩肩接踵。鎮上相繼出現糧食、茶葉、桐油、黃煙、竹木等商市,飲食服務等行業也隨之繁榮興旺。為加強石閘、治安、市場管理,朝廷專設巡檢司、稅課司、茶引所等機構。由此,這個在南宋詩人范成大詩中只有一二百戶的銀林,逐漸形成商旅雲集、店鋪林立的新興集鎮,併成為高淳東部的經濟中心。直至清光緒七年(1881)《續修高淳縣誌》,今東壩鎮仍名廣通鎮,相沿近500年。


清光緒八年(1882),我國“四大米市”之一的鎮江米市遷往蕪湖,廣浙、寧波、福建客商也隨之遷往。高淳縣東壩鎮(即廣通鎮)地處蕪湖、無錫兩大米市之間,中有胥溪河溝通。因有東壩之阻,糧船到壩過駁困難,有的便轉手過賣,糧行由此應運而生,東壩就成為兩大米市間的稻米、雜糧的集散地。清末,東壩即有張福順、曹正寬、湯義昌、童義盛四家糧行向江寧府領過老帖、行帖。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明朝胥溪運河與胭脂河示意圖


辛亥革命後,由於軍閥連年混戰,交通梗阻,安徽等產地糧食北運受到影響,大多由胥河經東壩運至無錫、蘇州、杭州、上海一帶。因此,東壩糧行發展很快,最多時多達57家。糧船一到,糧行夥計紛紛高喊糧行名號,與船主談妥便插上各家糧行竹籤。


糧行生意的興隆,帶來了茶館、酒店等服務業和南北雜貨諸多行業的興起。民國時期,東壩集鎮商號近350家,過往客商有“日過三千,夜宿八百”之說。夜晚,壩頭上下,帆檣林立,燈火一片。對此,清末解元王嘉賓曾留下“六朝金粉無愁曲,十里銀林不夜天”的佳句。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高淳秧歌,民居建築


胥溪河不僅帶來了沿河兩岸的繁榮,而且形成了高淳吳韻楚風的地域特色。地跨吳楚之境,居東西要衝,受吳、楚文化的影響較深。高淳民風淳厚儉樸,又有粗獷豪爽的一面,雅儒和剛烈兼備。高淳方言整體屬吳語系,又受江淮方言的影響,造成不僅其他語系地區的人聽不懂,吳語地區的人也很難聽懂。高淳民間歌曲屬“吳歌”範疇,“高淳陽腔目連戲”、徽劇的流行,又源自江西弋陽腔和安徽的徽劇。高淳民間舞蹈既有輕歌曼舞的跳花缽(花扇舞)、採紅菱(採菱舞),又有宗於少林、武當的武術性亞舞蹈“打水滸” “疊羅漢”。高淳民居建築既追求小橋流水式的江南水鄉特色,又富有青磚小瓦馬頭牆的徽派風格。


胥溪河的新生


1958年6月,因胥河下游旱情奇重,江蘇省抗旱會議決定開通東壩,引水抗旱。鎮江專署組織溧陽、高淳兩縣民工8000人,於7月7日動工,至7月14日挖開壩底,挖掘出鎮壩物鐵牛、鐵蠍子各1只,7月31日放水。東壩之“壩”,從此不復存在,過往船舶,難以再給東壩帶來什麼福利。1959年,在下壩修築封口壩,開挖引河,建茅東進水閘。茅東進水閘具有防洪抗旱雙重功能,澇時可擋水蓄洪,保住下游安全;旱時可開閘引水,解除下游40萬畝農田乾旱。由於該閘起到攔洪作用,關係到太湖流域安危, 2008年,縣水利部門由國家撥款在上游90米處進行重建,保留原閘作觀賞用,將攔洪蓄水的能力由原來百年一遇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可保太湖流域安全無虞。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1958年民工拆除東壩場景


1958年,利用胥溪河開挖蕪申運河,1986年興建下壩船閘,按五級航道標準設計,1987年9月動工,1991年6月通航,使太湖流域各市縣和蕪湖等城市之間的水上運輸方便快捷。2009年,規劃拓寬、疏浚“蕪(蕪湖)申(上海)大運河”,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最大通航船舶噸級1000噸,全長62公里,其中包括胥河全段,工程總投資25億元。工程涉及東壩鎮境的河道整治14公里,新建下壩複線船閘和複線船閘橋﹑拆建東壩紅衛橋。工程於從2009年動工,至2014年,已完成複線船閘和河道整治樣板段建設,2016年,工程全線告竣。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下壩船閘


同時,東壩鎮對打造境內胥河文化也作了全面規劃。在胥河東壩集鎮段建成河濱休閒廣場,恢復上上街古建一條街,修繕江寧旅淳公所和東壩戲臺,重新按舊時模樣建起財神廟、牌樓、迴廊等,新建胥河步行橋等,“胥河涌玉東壩堆金雕花夢裡家家喜,七省通衢千秋珠履石板街中步步高”,這副掛在牌樓上的對聯,寄託了當地百姓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從集鎮至下壩船閘沿胥河兩岸鋪設人行石道、綠化和景觀建設,形成胥河十里風光帶。人們來到東壩古鎮,或漫步古鎮,或盪漾於胥溪河道,可領略到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會從心底感謝2500多年前一代名相伍子胥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和文化遺產。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高淳區東壩街道上上街/朱旭東攝


30公里長的古胥河,敘述的正是六千年的中華文明史。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作者:史錫偉,南京市高淳區地方誌辦公室方誌科科長。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邗溝是大運河源頭,它卻是比邗溝還早的“運河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