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5月3日,B站出品的青年宣言片《后浪》上线。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著名演员何冰在片中亮相演讲,称赞当今年轻人面对生活热情、积极的态度和潜力无限的创作状态和不畏挑战的饱满活力。


视频一上线,便引发热议,火爆朋友圈。


在B站上,截至目前,已有超过百万人点赞和投币。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作为一位35+的老青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视频的(看截图你们应该知道)。


但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这个面向青年人的视频,却遭到了不少年轻人的狠狠吐槽。


视频里说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拥有不了的。

生活在农村里的年轻人,生活也这么炫酷吗?

暗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儿,这是不好的。

讲真,这些吐槽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对年轻人的认知有限——


为什么我们觉得热血沸腾的,你们却嗤之以鼻?

为什么我们觉得触及灵魂的,你们却不屑一顾?

为什么我们觉得温暖人心的,你们却冷嘲热讽?


有人说,这是信息茧房效应。


“如果你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只关注某一种信息源,只关注自己愉悦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好吧,为了让你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模样,我今天就来讲讲3个真实的故事。

希望这3个故事,既能帮助你们打破信息茧房的束缚,也能让你们有信心面对现实的挑战。


我很认同一句话:不努力的人,总是老得最快。


毕竟,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一、真正没有自由的权利,是逼得你的思想都没有活动的余地


在《后浪》视频里,引起巨大争议的,有这句话——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有人说,“自由选择的权利”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拥有不了的。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我老爸。


听完我老爸的故事,相信你们对于这个“自由选择的权利”,会有重新的认识。


在我老爸年轻的时候,超级喜欢看一部电影,叫《柳堡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导演执导的爱情战争片,于1957年上映。


故事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但在残酷的敌我斗争面前,他们不得不忍痛搁置儿女情长,直到战争最终胜利,才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在这里,有必要放一张副班长和二妹子幸福的同框照。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副班长李进(廖有梁饰)和二妹子(陶玉玲饰)

这张合照,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不是很有CP感?


所以,就像我们现在疯狂磕自己站的CP一样,当年我爸对这对全民CP也是磕得如痴如醉。


而影片的插曲《九九艳阳天》,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听来就像男女主之间羞涩而甜蜜的表白,同样把我爸那颗青春萌动的直男心撩得不要不要的。


(此处应插入《九九艳阳天》的音乐。)


但是,在那个情感被严重压抑的年代,我爸的追星,可完全不像我们今天这样,能肆意享受舔屏的欢乐。


不但享受不到,连想讨论一句,都会遭到严厉的批评。


为什么?


因为《柳堡的故事》内容涉及了爱情,上映不久就被列为了禁片。


而《九九艳阳天》,同样因为爱情元素,被列为“黄色歌曲”,严禁传播。


而我爸当年正在部队当兵,部队组织纪律更是严明得几乎铁板一块。听到这首歌机会,简直渺茫到可以忽略不计。


爱情,人类最古老的话题,居然可以成为原罪?!


如今看来很荒唐,在那个年代就是正常。


听不到喜欢的歌,也不能和战友公开讨论喜欢的电影。


对于我老爸来说,这种青春荷尔蒙的双重压抑,不亚于“棒打鸳鸯”的痛苦。


我爸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晚上,他和几个室友在听收音机,本来是想悄悄了解一下“那边”的消息。


结果在一片嘈杂的频道声中,居然断断续续听到了《九九艳阳天》的调子。


这下几个年轻人像打了鸡血,立马一拥而上,双手紧紧抱着收音机,耳朵死死贴着喇叭,生怕听漏一个音符,一句歌词。


我爸说:“歌曲放完好久了,我们几个人都还舍不得放下收音机,一直抱着那个又大又沉的收音机不松手。”


那个画面,你们能想象么?


几个人高马大的兵哥哥,穿着白背心,绿军裤,头碰头,脚挨脚,七八只大手合力抱着一个黑漆漆的收音机,就那么呆呆地杵在几平方米空间的部队宿舍里,心中默默地怀念渐渐远去的女神。


这个画面,对于现在已经习惯“为爱豆疯狂应援”的你们来说,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不得不说,在个性极度被压抑的年代,父辈们艰难的追星,就如同经历一段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


这,才是真正的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也是为什么“梦寐以求”这四个字,在何冰先生口中,有明显力拔千斤的表达。


而父辈们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也确实在我们身上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别的不说,你们现在可以随意在不同平台自由吐槽,

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你们拥有选择自由的权利?


选择自由的权利,不在于你能拥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物质金钱,而在于你能拥有多少自由舒展的精神空间。


你们一出生就直接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这真是让父辈们特别“眼红”的福利。


二、真正有为的农村青年,不管在哪里都会全力向前


在《后浪》的视频里,呈现得比较多的,是城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这也被不少人吐槽,没有关注到农村年轻人。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好吧,既然你们想说农村的年轻人,那我就来说一个农村年轻人的真实故事。


你们都知道的——王宝强。


成名前的王宝强,是一个典型的“三无”青年:无背景、无名气、无颜值


在母亲的回忆里,家里太穷,以至于童年的王宝强,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 。


家境极度贫寒,长得也毫不起眼。


这样的外在条件,从内到外都劣势明显,恐怕并不比现在农村青年好到哪里去吧?


但为啥王宝强就成功了呢?


你们可千万别简单地说“宝宝运气好”啊!


在冯小刚导演相中他之前,王宝强过的日子,比起一般人,还要“苦”下十八层。


8岁到14岁,在少林寺练了6年的功夫。


关于这段练功的日子,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的——


冬季在凌晨5时起床跑步,夏季则提早至4时。


周一和周二是素质训练,从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区,

再返回来,几乎相当于一个半程马拉松。


早上做完基本训练,

下午还得学习文化课,

晚上再将当天的训练内容复习一次。


这样的训练强度,恐怕好多人过一天就受不了,而人家宝宝,足足坚持了2190天


为了演员的梦想,成年后的王宝强闯荡北京,做了一年的群众演员。


群众演员,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


网上有部短片,真实地记录了横店一群普通群演的状态。


都要听导演的安排

他让你活就活

让你“死”就“死”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有没有被导演骂过?——


天天有啊!

经常的!

这个组又是骂人又是打人的!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同样的,这样苦到让人望而生畏的群演生活,王宝强也足足体会了365天


所以,王宝强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其说是他运气好,不如说是他用毅力和汗水,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幸运之路


当然,不可否认,运气,也是王宝强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但这个运气,更大程度上,是来自时代的馈赠。


过去的生活,计划经济,削足适履,死气沉沉。


现在的日子,市场经济,量体裁衣,生机勃勃。


肯吃苦、敢闯荡又生逢其时的王宝强,恰巧撞到了这个机遇。


可能你会说,王宝强的成功不能复制。


但请问,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不付出踏实努力,一心指望天上掉馅饼,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成功的可能。


前面提过的,那部记录横店群演的片子里,还介绍了一个特别的群演。


姜涛,因为曾参演过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从群演升级成了演员(有名有姓的那种)。


对于如何把握梦想和努力的平衡,他的观点既现实,又真实。


争取是一方面

要把握住是(另)一方面

每个人给你的机会都不是偶然的

要把心态放平和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不否认现实的残酷。然后,珍惜机会,加倍努力。


这,才是真正年轻人的心态。


要知道,成功,不是自我炫耀,而是自我突破。


三、真正的年轻,不是年少轻狂的张扬,而是灵魂深处的舒畅


关于《后浪》的视频,还有人说,那段“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是在暗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 有歧视中老年人的嫌疑。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在回应这个吐槽之前,还是先讲一个故事,一个“很old的”年轻人的故事。


这个人你们也都知道——马东。


生于1968年的马东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生于60后的90后。”


而马东自己的经历,仿佛就是这句话的注解。


人生前半段,循规蹈矩,是一个标准的60后——


读书、留学、回国深造,

进入有事业编制的电视台,

从主持人、制片人,一路做到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


人生后半段,频繁换岗,又像很多90后的操作——


跳槽爱奇艺,制作主要目标受众为90后的《奇葩说》,轰动全网;

两年后辞职,创立米未传媒,

在继续《奇葩说》高人气收视的同时,

还打造了《乐队的夏天》、《饭局的诱惑》等诸多爆款综艺。


而马东在《奇葩说》里脑洞大开的花式广告,被公认为节目最大的看点之一。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以马东的年龄,肯定不算年轻人;

但马东的状态,谁不会觉得他年轻?


所以,到底年轻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意大利国宝级演员,集性感与美丽于一身的莫妮卡·贝鲁奇,说得很有见底——


变老这件事不是年龄的问题,是能量的问题。


身体变老,但灵魂可以越来越年轻。


反之亦然,20岁的人也可以“很老”。


生理年龄只是数字,心理年龄才是状态。


所以,用生理年龄来判断一个人年轻与否,这个标准太单一了。


为什么《后浪》视频里会有这段话——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还是说回马东。


刚刚说了,马东前半生的经历,循规蹈矩,是典型的60后。


为什么?


因为——时代不允许啊!


在马东20、30岁的年纪,是上世纪80、90年代,那时电脑还不普及,也没手机、没互联网,更没视频平台。


那时候人们信奉的,是铁饭碗——在一个有编制的单位呆一辈子,衣食无忧,才是最大赢家。


创业?!神经病才会干的事吧?


没有想象空间的社会,才华是真的浪费。


而互联网经济浪潮的到来 ,终于让马东们挣脱束缚,如鱼得水。


有了他们的如鱼得水,才有了你们喜爱的《奇葩说》,也才有了淘宝、微信、微博,这些你们离开一天就活不了的日常。


为什么《后浪》要特别强调“自由学习”这件事?


那是因为——羡慕啊!


在20多岁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就能通过便捷的互联网平台,选择喜欢的知识和技能,畅快体会灵魂自由冲浪的高潮。


这样的事,父辈们在你们这个年纪,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已是你们的惯常。


毛主席当年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如果老人家能坐上穿越的时光机,我相信他更愿意对你们表达这样的嘱托。


3个故事讲完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像?


《后浪》视频最后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

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B站《后浪》热议:3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看到了吧?


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现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后浪一起浪!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浪。


投入发展的洪流,是一种浪;

接纳真实的世界,是一种浪;

挣脱困窘的环境,也是一种浪。


所有的浪汇聚起来,你才能真正看清时代奔涌的方向。


当然,浪与不浪,是你自由选择的权利。


不过,在这个奔涌的时代,没有人永远是后浪,但永远有后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