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史記》中的愛情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史記》中的愛情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中國的愛情故事序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兩人為大家貢獻了許多的典故,如“琴挑文君”、“鳳求凰”、“文君夜奔”、“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十三字信”、《白頭吟》等等。

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相如和文君的故事,如每一個人的眼中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絕大多數是關於才子佳人的。

可如果扒一扒《史記》裡的記載,我們將會發現,相如和文君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只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罷了。

司馬相如其人:

1、帥哥一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間雅,甚都。”

2、文采獨領當時文壇之風騷。相如在梁孝王門下時曾作《子虛賦》,後被武帝看到,極為欣賞,以為是前人所做,不禁感慨:“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3、善韻律。以琴心挑得文君歸。

4、窮,真窮。文君與相如連夜私奔,馳歸成都,到了相如家中,發現是“家居徒四壁立。”

5、口吃,患者消渴疾。《史記》載“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這消渴疾,類似於現在的糖尿病。

卓文君其人:

1、富二代。從兩個方面可證明,其一是卓王孫光家裡的下人就有八百人之多。“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其二是相如和文君生米煮成熟飯後,卓王孫送的嫁妝非常豐厚。“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2、不能吃苦。文君與相如私奔到他在成都的徙立四壁的家中,“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她並沒有想著自力更生,而是想靠和兄弟們借錢而過上富足的生活。

3、無心機。相如”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沒有辦法,對帥哥沒有一點抵抗力,看到相如的帥、才,便引為知音,連夜私奔而去。

4、與相如是她的二婚。相如是頭婚還是二婚太史公沒有交待,但明確說到文君“新寡”。

5、相貌平常。這個是推論,相如操琴之時,文君“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文君好音,聽的出相如的弦外之音,說明二人在專業技能上不存在差距,但文君恐不得當,即以為自己配不上相如,原因不是出在出身上,而肯定是出在自身上。因新寡?有錢能使鬼推磨,用錢能解決的問題應該都不是問題,那問題就出在自慚形穢上。


這其實就是一個“高帥窮”忽悠“白富傻”的故事

先是自我包裝。“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間雅。”相如把全部的家當弄成寶馬香車,一到臨邛,此處雖然多富人,但還是吸引了一些眼球,起碼是沒有掉價。

其次是好基友的精心策劃。相如到了臨邛後“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繆:詐偽之意,一字點睛,相如與基友王吉的心思不言自明瞭。

後卓王孫設宴請客,相如竟不賞臉,“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

而在席間,因相如口吃,王吉便揚長避短,讓相如彈琴,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原以自娛。”看,說的多麼恭敬,那些大戶見縣令如此,想當然地會認為相如定當是位大人物,肯定會競相攀附。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史記》中的愛情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再次是不走尋常路。為得到卓文君,相如先是“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後,相如乃與馳歸成都。魚兒即已入網,那就第一時間逮到鍋裡煮熟了再說,入了我的手,必會入我的口。

在成都,喝風吃土是活不下去的,不知開酒館的主意是誰想出來的,而且酒館的選址尤為精妙,“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把酒館開在卓王孫的家門口,試想他會坐視不管嗎?

果然,卓王孫在別人的勸說下,“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這小兩口立馬“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故事裡的相如和文君: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司馬相如在賦中言“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

相如非常人,行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至於採用什麼的策略和方式,但因為結局是皆大歡喜,所以後世的人們也樂見其成,並在這個實在稱不上美好的故事的基礎上,演繹出了一段段精彩的關於相如和文君的愛情故事。

首先,文君變美了。《西京雜記》中形容“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滑若如脂。”且還說當時文君是十七歲新寡,相如都帥呆了,如果文君不是國色天香,那真是配不上那位超級無敵大帥哥了。

據說,時間一長,相如對文君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想納一個茂陵女子為妾,就給妻子寫了一封只有十三個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文君看了,明白丈夫的意思,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豈不知在暗示自己,無憶,他們之間已沒有過去的回憶了?

文君修書一封,寄給丈夫。即那首《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恰恰因為人們對美好的愛情始終存在著嚮往,人們不在意相如和文君之間到底真實發生了什麼,人們需要相如和文君之間的故事是美好的,需要他們的結局是圓滿的,所以就有了後世流傳的關於相如與文君的故事,主題就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