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战争和命运


山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云: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山西者得中原。

远古之时,蚩尤占据晋南,黄帝为夺盐池,与蚩尤大战,最终蚩尤战败,为黄帝所杀。

商汤进攻夏桀,大战于鸣条,即今天的安邑,夏桀败逃,商汤遂得天下。

春秋,晋于楚三次大战,楚败,晋称霸百年。

战国,三家分晋的赵国与秦大战长平,四十万赵国健儿被坑杀。尽管如此,面对秦国围困邯郸,赵国军民誓死抵抗,十二岁的娃娃慨然从军,秦军伤亡二十五万,败退割地求和。

大宋立国,三次征伐北汉,北汉皇帝投降,军民仍抵抗不息。

宋太宗怒曰:

天下之危,莫过于晋。

天下民之顽劣,莫过于晋人。

正因为宋朝皇帝对山西人的歧视,以致山西人与元清采取合作,而不是对抗。

日本侵华,晋绥军在忻口血战,八路军在平型关设伏,日本法西斯尝到失败的滋味。

解放战争,阎锡山积极反共,不遗余力,然而,同样是山西人的徐向前元帅率领解放军占领运城,攻克临汾,决战晋中,包围太原。

尽管这样,阎锡山的部队玩命抵抗,攻打太原城,我军伤亡之大,时间之长,在全国的大城市攻坚战中,当为之最。

但是,依然是山西人的傅作义将军却选择和平起义,完整地保护了北京城。

一部山西史,是一部战争交响曲。

战争,造就山西英才辈出,如群星灿烂,也让山西承受太多的苦难。

读山西的密码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