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更多游戏体验&科普,关注即可拥有

《第五人格》是由网易开发的非对称性对抗竞技类(Asymmetrical Battle Arena)游戏,多人合作逃生是亮点之一。早在宣传时期,《第五人格》就已经主打宣传荒诞哥特式画风悬疑烧脑的剧情惊险刺激的1V4逃生玩法了,但在玩家实际体验过后,因为个人接受程度不同,导致“惊险刺激”这一恐怖元素并没有被玩家普遍认同。于是两年后的今天再看《第五人格》,网易游戏的宣传方向已经完全偏移到了“哥特式画风”上面。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第五人格》

正好这阵子赶上《第五人格》的二周年庆,茶馆逸闻部分的画风也是非常惊艳。与记忆里的哥特风《第五人格》相比,又多了一些中国元素,可见网易在游戏画风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那么哥特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呢?它是如何发展又是如何被大众所接纳的?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二周年

首先要明确的是,没有一种单一的元素能概括哥特风格,哥特风格更像是一种艺术氛围

先来聊聊哥特风格的起源。哥特风格是中世纪时期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通常包含孤独、恐怖、死亡、颓废、浪漫、超自然、吸血鬼等主要元素。哥特风格有一种对极致黑暗深渊的追求,善用一些负面的情绪表达深刻的主题,比如一念善一念恶的挣扎选择,比如深陷于爱和死亡的泥潭,比如一种阴郁情绪的抒发……可能这样解释起来,会让人觉得哥特好像听起来不怎么阳光,但其实西方很多艺术表现形式都不是那么的“美丽”,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吧。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圣诞夜惊魂》

类似于“罗曼蒂克(romantic)”、“蒙太奇(montage) ”这种英文音译词,哥特”这个词是Goth的音译词。还有一种说法是Gothic源于德语Gotik,其中Gott音译“哥特”则意为“上帝”。而一般说到哥特式,总会带点儿生命凋零的味道,也算是另一种接近上帝的方式。

那么德国人和哥特式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二者是一种继承关系

。德国人骨子里有一股对真理的执念,并且将这种执念表现在生活各个方面,哲学方面尤为更甚。甚至于说,关于生和死的问题没有人比德国人的理解更透彻——也正是这种执念,影响了后续哥特风格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哥特元素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一种艺术氛围。生的方面,积极蓬勃向上——人人都能随时体验;死的方面,绝望恐怖荒诞——只能依靠艺术表现。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爱丽丝梦游仙境》

哥特风格最早发迹于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2世纪~16世纪哥特式建筑风靡一时,大大小小的教堂和城堡都带有哥特元素:大部分建筑的墙壁都很厚重,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为了营造昏暗的内部环境,还特意将窗户修的窄小;高耸的屋顶远远看起来就很盛气凌人。因为文艺复兴的地域优势,所以现在很多意大利、法国的教堂都保留了这种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大多看起来都充满了神秘、危险的气息,却又让人止不住地想靠近。再后来哥特风格开始渗透雕塑、绘画、文学、音乐、服装等各个艺术领域。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米兰主教教堂

除了建筑之外,哥特风格还在文学领域里占据着一席之地。哥特式文学也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种,多以吸血鬼、死亡、超自然、诅咒、黑暗元素等形式表现。业界普遍认为霍勒斯·沃波尔的著名作品《奥特兰托城堡》是哥特式文学的鼻祖,这部小说描绘了曼费雷德家族的没落,营造了许多黑暗恐怖、阴森诡异的画面,成为哥特风格的开创者。

但也因为传播介质的特殊性,所以哥特式风格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都依托于一个实物化的形象——吸血鬼,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布兰姆·斯多克(Bram Stoker)的经典作品《德古拉》。是的,这部作品之后被搬上银幕,拍成了一部哥特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恐怖片:《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惊情四百年》

夸张、荒诞、奇特是现代哥特式风格的主要元素,墓地、庄园、教堂、古堡都是哥特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这些要素在《第五人格》里也随处可见,最明显的就是每个人物的外观设计。偏向人偶风格的身体,搭配空空如也的眼神,过分修长的四肢接着的晃晃悠悠的身体,再加上脸上或惊恐或夸张的表情,《第五人格》在画风方面显得独树一帜。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第五人格》

也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这个哥特的画风有点儿像蒂姆·波顿的感觉,确实游戏中很多人物都有《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的影子。其实这是必然的,因为上世纪90年带推动哥特电影发展的人正是蒂姆·波顿,他与约翰尼·德普一起创造了《剪刀手爱德华》在好莱坞拉开了哥特电影复兴的大幕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剪刀手爱德华》

死亡、孤独和爱,这是蒂姆·波顿最爱的表现主题。这些特质在他之后的作品中都有呈现,比较经典的当属《理发师陶德》。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他的作品,他像一个巨大的漏斗,把那些血腥的东西都规避掉了。让人心生恐惧,但不会有抵触心理。这一个很有个人特色的天才导演。

I too have sailed the world and seen it is wonders我也曾游遍世界,目睹各种奇迹.

For the cruelty of men is as wondrous as Peru只因为人类的残酷堪比秘鲁的神奇.

(《理发师陶德》台词)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蒂姆波顿

有了蒂姆·波顿电影作品的加入,大众对于哥特风的作品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哥特式作品开始涌入人们的视线,除了先前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外,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游戏作品:《饥荒》、《神偷》系列、《黑暗之魂3》、《血源诅咒》、《鬼泣》等,哥特风格已然成了一个独特的游戏类别。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饥荒》

尽管大部分哥特风格给人的刻板影响是黑色、恐怖、死亡但《第五人格》并没有照搬这种死板的标准,而是深谙此道将哥特的感觉拿捏得很稳,并将这种精髓通过游戏人物表现出来。比如调香师薇拉·奈尔,有一套让人黯然销魂的限时时装叫做今夜不再,光听名字就已经很哥特了,看起来金发碧眼,如刀锋清冽,柔软而无邪。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今夜不再

另外《第五人格》里的求生者伊莱·克拉克也是哥特风很浓的一个人物,先知的身份和兜帽装扮都让他给人一种十分神秘的气息,肩膀上的役鸟也是加分项。同样时装月相也是白色系风格,但佝偻的身影配上下垂的嘴角,怎么看都有点儿像将不幸的元素隐藏在这个看似华丽的皮囊里。让人忍不住想去了解挖掘一下他的故事。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月相

实际上就像没有一种元素能够代表哥特风格一样,我认为也很难从中提炼出什么中心思想。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对死亡的执念,都只是哥特风格的一个层面,它还有很多需要去感知的部分待开发。《第五人格》很好的继承到了这一部分,并通过游戏孜孜不倦地向玩家们传达:往往最迷人的东西,才是最危险的。

游戏科普姬|聊聊《第五人格》备受赞誉的哥特风格

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