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小A點評三國風雲風雲人物:袁紹(八)瞞天過海

在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請神容易送神難”。就在袁紹帶領著一干士族人士在皇宮裡盡情屠殺宦官的時候,董卓卻在北芒奉迎了天子。成了漢末亂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第一人。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在這個過程中袁術所放起的大火成了助推董卓的信號。當時董卓正是看見洛陽城中火光大起,知道城中有變,於是就勒兵前往,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已經趕到了洛陽城西。但是在這裡他聽說天子已經被劫持到了北芒,於是就又進兵到了北芒,並在這裡遇見了天子劉辯和陳留王劉協。

相遇之後,董卓和天子劉辯交談,劉辯由於害怕竟然啼哭不已與董卓“不能辭對”,但是陳留王劉協卻能夠對答如流。按照多部史書的說法,董卓正是因為在這裡看到了劉辯的懦弱和劉協的鎮定而產生了廢帝另立的想法。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這種說法或許是有的,但要說董卓是因為劉辯懦弱而產生廢帝另立的想法,那是萬萬的不可能。一個懦弱的皇帝,遠要比一個鎮定聰穎的皇帝要好管理很多。所以董卓廢帝另立的真實意圖,一個是為自己樹立威信,另一個就是因為劉辯年長,而劉協年幼。一個年齡更為幼小的皇帝,對自己日後長久的把持朝政實施統治更為有利。這是任誰都能看清楚的事情。

據《典略》記載,當時有大臣對董卓說道:“有詔卻兵”。“卻”就是“卻”字的另一種寫法。意思就是讓董卓退兵。但是如此大好的時機董卓怎麼可能放過呢!他當即說道:“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意思是說“你們這些人都是國家的大臣,但是卻不能夠匡扶王室,導致國家撥亂動盪,有什麼權力讓我退兵呢?”

於是董卓擁護著天子和陳留王進駐洛陽城。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在這裡我們看,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以何進和袁紹為首的謀誅宦豎,其結局是失敗的。因為這件事不但讓何進為此而喪生,就連東漢王朝也因此而被敲響了喪鐘。

可實際上,如果單從盡誅宦官的結局來看,這場謀誅宦豎卻是成功的。畢竟以袁氏家族為首的士人階級,終於在被宦官壓迫了近二十年的黨錮時代後,第一次從根基上剷除了宦官,算是得報大仇。雖然這種洩私憤的行為並不值得提倡,之於國家更是釀成了天下大亂的禍端,但是對士族階級本身來說卻是一個如願以償,值得稱慶的結果。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只不過因此而產生的不良後果並不在袁紹等人的預測當中,亦或者根本就沒有進行過預測,主要當然就是袁紹低估了董卓的野心。

實際上這種野心從董卓身在西涼的時候就已經時常外露,也曾經被人發現並指出過,只不過沒人重視。這的確是袁紹等人的一個失誤。這種失誤直接導致了袁氏家族整體利益的重大損失。

按照正常的情況,當何進被殺,宦官被盡誅之後,袁氏家族很自然的將成為朝廷中最重要的依仗。不單只是因為袁紹袁術分別執掌著一定的兵權,主要還是袁氏家族的掌門人太傅袁隗和副掌門人太僕袁基的政治威望。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但是董卓進京後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野心,使得這種結果並沒有發生,甚至讓董卓撿了個現成便宜。對於這一點,原本支持袁紹的騎都尉鮑信是有所預見的。鮑信在董卓進京的伊始就曾經勸說過袁紹趁其立足未穩的時候將董卓除掉。他對袁紹說道:“董卓擁制強兵,將有異志,今不早圖,必為所制。及其新至疲勞,襲之可禽也。

鮑信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董卓擁有強大的兵力,將會有不法的行為和志向,今天如果不想辦法將他除掉,日後必定會被他所挾制。我們應該趁著他現在剛剛入城,軍士疲勞,立足未穩的情況下突襲他,一定可以將其擒獲。”

鮑信的這番話也算是見針見血的真知灼見,但可惜袁紹由於畏懼董卓的軍力,而沒有聽從鮑信的話,錯失了良機。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要說起董卓當時的軍力,還有一段非常奇趣的記載。據《後漢書董卓傳》記載“初,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洛中無知者。

也就是說董卓剛到洛陽的時候,其實手上只有不到三千人的步騎兵,這一點兵力當然無法讓人臣服於自己,於是他就讓這三千士兵每天夜裡換上便裝出城去集結,早上再整裝進城,如此反覆四五日之後,大家都以為董卓的兵馬陸續趕到了京城。這是很典型的瞞天過海,但是卻並不高深,整個京城竟然無人識破董卓的真相,也算是很奇葩的事情。足見當時的洛陽城中已經是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了。

董卓進駐洛陽之後,首先接收了何進的舊部,接著又依靠呂布殺了執金吾丁原,併兼並了丁原的部隊。這才算是“兵士大盛”在洛陽城真正的站住了腳,也有了說話的權力。接著就在取代劉弘為司空之後,開始實施廢帝另立的計劃。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關於董卓廢帝另立的經過在《三國志》中記載比較簡略,原文是這樣:“於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劉弘而卓代之,俄遷太尉,假節鉞虎賁。遂廢帝為弘農王。尋又殺王及何太后。立靈帝少子陳留王,是為獻帝。

《三國志》中的這種記載,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種簡略一概而過的記載,很容易讓人產生朝廷中無人反對董卓的感覺,這很難讓人信服。畢竟這是場撤換皇帝的大事件,怎麼可能這麼痛快的就完成了呢?一定是會有一些爭執存在的。比如在《獻帝紀》中就有盧植當堂反對的記載。

據《獻帝紀》記載:“卓謀廢帝,會群臣於朝堂,議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陳留王,何如?’尚書盧植曰:‘案尚書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宮。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過千餘,故霍光廢之。今上富於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卓怒,罷坐,欲誅植,侍中蔡邕勸之,得免。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而且這種朝議上的爭論應該也不是一次兩次那麼簡單,董卓就算是已經擁有了很強的軍政大權,在現實中也不可能像小說中那樣誇張到直接上來就“有不從者斬”或者“以軍法從事”。畢竟這是關係到朝廷中各方勢力集團核心利益的問題,董卓要想長久的控制朝廷不考慮和爭取這些利益集團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而在這些朝廷中的利益集團裡,“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則是會起到關鍵作用的重要力量。

所以個人感覺,董卓欲要廢帝另立,正常情況下一定會先找袁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來商量。而不應該是像小說中那樣直接在朝堂之上進行朝議。實際上在《三國志》的記載中董卓也的確是找了袁氏家族的人來商量過這件事。這個人就是袁紹。


以袁紹為首的士族盡誅宦官洩私憤大功告成,卻坐失統御朝廷的良機

那麼袁紹在董卓廢帝另立的過程中態度會是怎麼樣的呢?他又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請看下一篇!

小A斯蒂芬發表於2020年4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