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導語:五四青年節到了,很少有人知道青年毛澤東有這樣一段北漂經歷……。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一、初嘗“北漂”滋味


  毛澤東回憶第一次到北京的原因時說:


“是夏 (1918年6月,毛澤東一師畢業),我決定到北平——那時叫北京去。當時,許多湖南學生都計劃到法國去工讀……在出國以前,這些青年預備先在北平讀法文。


我幫助他們實現這個計劃,在這一群留學生中,有許多是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的學生……我陪了幾個湖南學生到北京去。”


  作為新民學會會務主持者毛澤東,第一次到北京是為了組織湖南學生赴法勤工儉學。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1919年3月15日,環球中國學生會送別留法學生合影。後排右一為毛澤東。

  “我是向朋友借錢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時,從前師範學校的倫理教員楊懷中(昌濟)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幫我找事。


他將我介紹給北大圖書館長,這人就是李大釗……李大釗給我工作做,叫我做圖書館佐理員,薪俸是每月八塊大洋。”


  低收入——月薪八塊大洋;低職務——圖書館佐理員,一天的工作是管理15種報紙;


更有一個困苦,沒有棲身之處,與現代“北漂”人沒有什麼兩樣。


  二、豆腐池衚衕15號,借住在“板倉楊寓”


  北京鼓樓豆腐池衚衕15號(現為9號),現在掛上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匾。這是一座兩進院落的小型民居建築,形式是北京最普通的硬山合瓦頂,上面掛有“板倉楊寓”,大院門口也鑲嵌的“毛澤東故居”的牌匾。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北京鼓樓豆腐池衚衕15號(現為9號)“板倉楊寓”是毛澤東北京第一個住處。


  現在,這座宅院當年的格局依然存在,但昔日那軒敞幽深和書香四溢的景象,已被擁擠不堪、凌亂無章和柴米油鹽混合味和盆瓢鍋碗交響曲所取代了。


  這裡就是當年楊昌濟的家,也是初入北京的毛澤東借住之處。當時,後院為楊昌濟家眷住處,前院是楊本人與女兒楊開慧的起居之處。初入北京的毛澤東與蔡和森,就借住在前院南邊一間客房裡。


  不久,毛澤東、蔡和森出於與其他來京新民會會員聯繫的方便,經楊昌濟的幫助,另覓了新的住處。

雖搬離了,但毛澤東等在節假日裡仍常到這裡聚會,或聆聽楊先生講授哲學和倫理學,或一同議論國是。


  三、吉安所東夾道7號,租住在“一間小屋子”


  毛澤東他們的“新居”——沙灘北大紅樓附近的三眼井裡的吉安所東夾道7號,現為景山東街吉安所左巷8號。這裡有北房3間、東西耳房各1間、東房2間。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吉安所又稱吉祥所,是清代宮內太監死後停靈出殯的場所。可見這裡當年並不怎麼高貴,房子也就好不到哪裡去。


毛澤東他們租住的是3間北房中的一間,使用面積不足10平方米,是名副其實的“一間屋子半間炕”的小房。


房間裡的設備陳舊簡陋:一個土炕緊貼南牆,炕上鋪一條破舊炕蓆,存放書和衣物的網籃,只能疊放在牆旮旯裡。為小油燈的弱光照遍房間,只能把它掛在牆角上。


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陳昆甫、羅章龍等8人就住在這間小房子裡。毛澤東後來回憶這一幕時說:“我們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時候,擠得幾乎透不過氣來。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

  

  四、饃饃鹹菜過日子,住得狹窄,吃得更是糟糕。


  據羅章龍回憶:“初始,大家在外吃飯,食費昂貴且不習慣,於是商議自行炊爨,各事所宜,無分勞逸,體弱及事得亦伴食無礙。嘗因缺乏炊釜,乃以搪瓷面盆做鍋。北京米貴難賣,經常以炒麵調成糊,加蔥花、鹽末充食。一次子升做了一面盆漿糊,大家外出勞累了一天,雖餓亦無法下嚥。


我們八人只有外衣一件,出門時輪流著穿……入冬以後,晝則往沙灘北京大學第一院圖書館閱覽室避寒,夜則返寓圍爐共話。


那時生活很苦,大家從中得到鍛鍊,不以為苦,反以為樂……吉安所同人生活一直維持到1919年一二月間。


這時,蕭子升赴法,潤之回湘去滬,我亦因參加北大學生會工作和其他學術團體活動而改寓他處。”

  

五、“我並不因此而喪氣”,一個“北漂”人,受冷遇是免不了的。


  有一次,胡適在北大圖書館演講,毛澤東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向他請教。胡適問旁邊的人:“提問的是哪一個?”當得知是一個不在冊的小職員後,竟拒絕回答問題。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胡適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在學生集會上演講


  毛澤東回憶說:


“我的職位如此之低,以致人們都不屑和我來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記來館讀報的人名,不過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裡。


在這許多人名之中,我認得有幾個是新文化運動著名的領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


我很想和他們討論關於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過他們都是極忙的人,沒有時間來傾聽一個南邊口音的圖書館佐理員所講的話。”


  受冷遇後,自暴自棄還是自我奮起?“以眼還眼”還是讓人重新認識自己?


  毛澤東的態度是:“我並不因此而喪氣”,因為他很珍惜北京的文化氛圍。


報紙閱覽室的樓上是校長蔡元培辦公室,胡適、魯迅等人在這裡來來往往借閱書籍和報紙。

近水樓臺先得月,毛澤東有機會向他們請教,儘管還要受到冷遇。除此之外,他“仍然參加哲學研究會和新聞學研究會,想藉此能聽大學裡的課程。”


  所棲身的地方與北大很近,他經常步行到北大聽講座,還參加了兩個學生社團。一個是1918年10月成立的新聞學研究會,由京報社長邵飄萍發起組織並主講有關辦報的業務知識。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1920年1月18日,毛澤東(左四)同進步團體輔社成員在北京陶然亭合影。


另一個是1919年1月成立的哲學研究會,由楊昌濟、梁漱溟、胡適、陳公博等人發起組織,它的宗旨是“研究東西諸家哲學,渝啟新知”。


  毛澤東曾回憶說:“在公園和故宮的宮址我看到了北國的早春,在堅冰還蓋著北海的時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


這不僅是“寫景”,也是“抒情”:季處嚴寒,心遭冷遇的“北漂”人毛澤東卻看到了冰雪中包裹的春天。這是一種人生的自信,也是一種自我心態的調整。


  毛澤東的謙虛態度和自身實力,讓人們不得不由“冷”轉“熱”。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就說胡適(上圖)吧,第二年就和毛澤東成了“至交”。


有人如此表述兩人關係的轉變:“由於毛澤東虛心請教,經過多次提問、接觸,情況逐步變化了。”


後來毛澤東回到湖南創辦《湘江評論》,在北京的胡適看過後,不僅撰文推介,而且讚賞毛澤東在《湘江評論》第二、三、四號發表的《民眾大聯合》,“眼光遠大,議論也很痛快,確是現今最重要的文字”。


1920年,“胡適並對毛澤東呈送的《湖南建設問題條件商榷》很感興趣。”

  

  六、北大紅樓,第一次會見陳獨秀


  現在沙灘的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當年曾是北京大學老校舍之一。這棟1918年建起的“工字樓”是北大當年的校部,第一層為圖書館,第二層為行政辦公室,第三、四層為教室。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本世紀初改為紀念館時,復原了當年李大釗辦公室、毛澤東工作過的報紙閱覽室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日後,毛澤東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成為中國革命的領袖,邁出“最要緊的一步”就在這間報紙閱覽室裡。


因為日後創建中共的兩個巨頭——“南陳北李”就在這座樓上。報紙閱覽室往左是陳獨秀的辦公室,往右就是李大釗的辦公室。


陳、李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鋒,也是五四運動的領軍和核心人物,被人譽為“北大紅樓兩巨人”,“照古今”的“日月雙星”。


  在這裡,毛澤東第一次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陳獨秀。當時,猛烈批判封建意識形態的《新青年》雜誌擁有大批青年讀者,毛澤東就是其中一員。1917年3月,正就讀於湖南一師的毛澤東將《體育之研究》一文投向《新青年》。


這篇文章以其暢快淋漓的文風、邏輯嚴密的章法博得了陳獨秀的讚賞,陳將全文發表在《新青年》雜誌上。

有了這種淵源,毛拜訪陳也就沒有障礙了,而毛的謙虛誠懇態度,又給陳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陳當時就誇獎說,你那文章寫得好,特別是“蓋天地惟動而已”這觀點有創見。


  從此,毛與陳來往密切,也就有了日後兩人在上海的多次見面,也就有了陳委託毛在湖南建黨,也就有了毛於建黨初期在內部地位的不斷上升。


  “對政治的興趣繼續增大”


  毛澤東回憶自己這一時段的心路歷程時說:“我對於政治的興趣繼續增高,同時我的頭腦愈來愈激烈……不過,當時我還在彷徨,還在‘找出路’。我讀了幾本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很受影響。”


但是,毛澤東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是引導他走向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作為他的“頂頭上司”,李大釗的言論給他以最直接的影響。


1918年11月,他到天安門廣場親耳聽了李大釗《庶民的勝利》的演說,也研學過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論文。這些經歷使他開始具體地瞭解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正如1949年3月,毛澤東在西柏坡回憶時所說的:


“30年前我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而奔波,吃了不少苦頭。還不錯,在北京遇到了一個好人,就是李大釗同志。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沒有他的指點和指導,我今天還不知在哪裡呢!”


今天,青年毛澤東“北漂”的故事送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