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總裁柳青三條微博自曝患癌、離婚!996有多可怕!


滴滴總裁柳青三條微博自曝患癌、離婚!996有多可怕!



4月16日,滴滴總裁柳青在個人朋友圈透露自己已經離婚兩年,並表示 “人生向前,真實比完美更重要。給自己加個油,也給所有單身媽媽加個油。”


滴滴總裁柳青三條微博自曝患癌、離婚!996有多可怕!



在3月8日婦女節的那一天,她在微博上就寫道, “作為一名職場女性,也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深有感觸的是,女性無論選擇職場還是家庭,或是努力兼顧二者, 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常常覺得我們成長的道路就像修仙小說裡講的一樣,不斷的打怪升級,歷劫無數。”


滴滴總裁柳青三條微博自曝患癌、離婚!996有多可怕!


而此後的4月10日,柳青還透露其在2015年身患癌症


滴滴總裁柳青三條微博自曝患癌、離婚!996有多可怕!



滴滴總裁柳青三條微博自曝,患癌,離婚!告訴你職場女性有多不容易?同時,也控訴了996有多可怕!

但凡年紀輕輕就罹患嚴重疾病的人,往往都是因為工作和生活高度緊張、壓力巨大所導致的。

社會對女人的要求從來都比男人苛刻。在職場上,作為一名離異且有三個孩子的媽媽,柳青過得並不輕鬆。儘管她是IT界大佬柳傳志的女兒,她還是感受到了平衡事業和家庭的艱難…..

柳青剛進入高盛工作的時候,平均每週工作超過100個小時,最高紀錄達到 140 個小時。

2014年加入滴滴後,因為週末經常開會,見不到孩子,柳青便把小孩從寄宿學校轉學到公立學校。但是滴滴每天開會仍到很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滴滴團隊想出了一個變態的方案:每天晚上柳青九點下班,回家哄小孩睡覺,十一點再在她家樓下開會。

近期,關於“996工作制”話題的討論不斷升溫。

所謂“996工作制”是指員工每天早9點到崗,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每週工作6天,代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盛行的加班文化。

從某互聯網公司在年會上公然宣稱要將996工作制常態化,到程序員群體發起的“996.ICU”抗議,再到近幾天許多明星企業家發表各種看法,普遍強調要奮鬥就必須付出,把這一話題推向新一波爭議高潮。

隨後,新華社、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官方媒體對此連發評論,從不同角度對996工作制進行了抨擊。

01

新華社:996違反勞動法


4月15日,新華社刊發辛識平《奮鬥應提倡,996當退場》文章稱,算下來,“996工作制”的周工作時間最低也達到了72小時。

根據我國勞動法,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很顯然,“996工作制”是違反勞動法的。

如果不能切實保障員工利益,如果無視員工意願和身心健康,甚至讓員工辛辛苦苦連個加班費都拿不到,一些企業強制推行的“996工作制”就是在透支健康、透支未來,這恰恰是對奮鬥者的傷害,也是對奮鬥精神的誤讀。

02

人民日報:反對996不是不奮鬥


4月14日,人民日報評論《崇尚奮鬥,不等於強制996》認為,對996有爭議,並不是不想奮鬥、不要勞動。

沒有人不懂“不勞無獲”的道理,但崇尚奮鬥、崇尚勞動不等於強制加班。苦幹是奮鬥,巧幹也是奮鬥;延長工時是奮鬥,提高效率也是奮鬥。因此,不能給反對996的員工貼上“混日子”“不奮鬥”的道德標籤。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很多企業都面臨生存考驗,企業的焦慮可以理解,但緩解焦慮的方法不是讓員工加班越多越好。從企業家和創業者的角度來看,他們身上的極限奮鬥精神是可貴的,但要考慮到普通員工的位置不同,

強制灌輸996的加班文化,不僅體現了企業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實際、不公平。

我們的企業不僅要依靠員工的汗水,更要激發員工的靈感;不僅要讓員工更努力的工作,更要激發員工更高效的工作;不僅要靠加班工資的激勵,更要讓家人的陪伴、身體的健康、意義的飽滿也成為工作的獎賞。只有那些能夠做好平衡兼顧的企業,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

03

半月談:996與奮鬥無關,

與利益有關


4月15日,被譽為“中華第一刊”的《半月談》發表評論《996與奮鬥無關,與利益有關》稱,一個明顯違法的做法為何一直屹立不倒,甚至在基本的是非問題上還糾纏不清?原因恐怕在於其中關聯的利益,以至於996的辯護者們即使面對大多數人認可的常識都拒絕承認。

毋庸諱言,996的辯護者們陣容是強大的,他們中不乏我們這個社會最為推崇的一些明星企業家。一些人還善於佔據道德的制高點,比如他們的核心“話術”是把996和奮鬥聯繫起來,捆綁起來,甚至唯一地等同起來。在他們的論述中,996違法、違反情理,這都不是事,只要一個“奮鬥”就夠了。

他們甚至將合法的8小時工作制作為996的對立面汙名化,凡是老老實實8小時上班的就是不努力,不奮鬥,求安穩,“沒有未來”,等等。這是一連串極具迷惑力的操作。只可惜這種邏輯一開始就是錯的,這個強行人為設定的公式“996=奮鬥”並不存在。

這碗由明星企業家精心烹製的雞湯雖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明顯有毒,勞動者很難笑納。

996不是奮鬥的代名詞,它更多涉及法律與利益層面的問題。奉勸有心推動996常態化的人們:請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實實拿利益說事,不要用那麼多高大上的說詞混淆視聽,而是切實拿出能讓勞動者心甘情願和企業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

04

工人日報:別再美化超時加班


4月11日,工人日報社評《別把超時加班美化為“拼搏和敬業”》認為,辛勤勞動不等於無所顧忌的加班和漫無邊際的任務指標,“為幸福而奮鬥”也不應當成為企業逾越法律紅線、忽視員工健康權休息權的代名詞。

將超時加班美化為“拼搏和敬業”的企業文化,這是用溫情的姿態,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這不僅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可能損害高質量發展的耐力。因為勞動者的健康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過度延長工作時間,會導致一系列惡果,包括健康受損、生育率下降、心理疾病,甚至過勞死。

“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這個節日正是為爭取8小時工作制而來。今天,應該撩開“996加班文化”的溫情面紗了。高質量發展,需要全社會對“8小時工作制”意義的認可。

來源:柳青微博、新華社、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半月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