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文学是哲学的图解,但萨特哲学理论中表达的“意志自由”概念在文学中不得不受文学语境的影响,存在主义弱决定论转为文学语境中的强决定论,意志的绝对自由不得不受客观存在的限制。同时,萨特对“意志自由”的强调集中表现于其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感知分析。借由萨特的文学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萨特文学确实达到了对其哲学思想补充说明的效果,但同时,文学表达“言不尽意”的特性亦一反西方哲学诗哲之争中文学所处的底层地位。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一)文学:哲学的图解

萨特的文学作品是其哲学思想的图解。萨特将其存在主义思想贯彻到他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中,并在某些方面阐释得比较到位。萨特以人物的意志窘境(空虚、焦虑和懊恼)来表达存在对个体自由意志的压迫,以主体感知表达其意志观中的“自由”概念。

萨特以存在论回应自由意志论争中的决定论和道德可理解性问题,认为非存在和存在都会在客观语境中限制意志绝对自由性。萨特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无法真正不顾现实而实现意志超越。萨特通过描写人物在文学处境中的不同选择来引起读者的思考。萨特一系列戏剧作品中的主人公无论是俄瑞斯忒斯、丽瑟还是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雨果,他们无一不面临着特殊处境下的两难选择问题。戏剧《魔鬼与上帝》中的海因里希无法在教会和穷人之间做选择,《脏手》中的雨果出狱后在绝望中开枪自杀,这种种例子突出体现了主体间的权力角逐。萨特强调处境中的“存在”对自我意志的影响。萨特认为存在是一个难题。他人不是一个“为我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我与他人之间的存在关系是两个令人生畏的问题。”以小说《卧室》为例,萨特塑造了试图进入皮埃尔封闭世界的夏娃形象。夏娃的父亲达尔贝尔先生认为夏娃,作为女人应该有一套明亮的公寓,就像欧特伊一带新盖的房子,有三间小小的通风良好的房间。但是夏娃却跟随着皮埃尔待在他不愿离开的,空气混浊到无法呼吸的小房间里。直到最后夏娃才发觉她与皮埃尔之间有着不是单方乐意就能跨越的距离。《恶心》中的罗冈丹面对现实世界甚至会有“一切化为乌有”的感受。

萨特突出了主体意志的虚无化能力,以此与其“意志自由”哲学观念相吻合。萨特文学作品中的主体都有着对现实偶然性的直观感知,萨特文学中的主体不是日常的流俗人,而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特定人。例如《恶心》中的罗冈丹在面对一条吉耶小巷时说道:“我放弃了吉耶小巷,因为它为我准备了什么,我将永远不得而知。”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萨特笔下的罗冈丹会对“物”背后的意味产生怀疑。他的意志是跳跃自由的。海德格尔认为物就是在其上诸多现成的并同时变化着的特征的现成承载者,而追问物要回到人的维度,通过与物的接触照面直达人的存在。萨特塑造的罗冈丹即是如此,不将物作为物,而是看到物背后的虚无,这是意志作用的结果。虽然意志很多时候不能将“物”实在化,但萨特却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主体的思想自由。《墙》这篇小说中的“我”即是如此,“我”对“死”有着独特深切的直观感,“我”能明晰死亡的存在,从而否定生命的全部原始意义。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二)文学的“言不尽意

萨特文学语词之链间蕴含着深广意味。没有了哲学理念的先行给定,萨特文学将存在主义弱决定论强化了,凸显了存在的限域,压制了意志自由,达成了言不尽意的果效。

1、存在限域的语境强化

与萨特在哲学著作中宣扬的“意志纯粹自由”不同的是,萨特文学强化了存在语境,将存在的语境作为一种现实的先行给定反击了哲学中人为的逻辑前设。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宣称他要克服“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这是萨特承续海德格尔,为着走出胡塞尔先验唯心主义所作的努力。萨特在定义意志自为属性的基础上赋予其自在性,将意志置于与客观实存同等的时空限度内,使意志成为置于一切客观之上的完全“超现象物”,具有更大的现实可信度,以免落入类似于斯宾诺莎“观念的观念”的相对论逻辑怪圈。萨特从本体论的维度来阐释意志的自在性,克服了柏拉图认识论引发的“第三者难题”。萨特称:“意志一开始就具有为一个见证人而存在的纯粹特性,意志存在的见证人就是意志本身。”萨特称:“意志只就自己显现而言才存在,在这种意义下,它是纯粹的显象。恰恰因为它是纯粹的显象,是完全的虚空,整个世界都在它之外,它才能由于自身中显象和存在的同一性而被看成绝对。”

文学中意志的绝对自由则受制于现实存在。文学的“处身性”即文学的语境思维。文学的语境思维正是萨特利用存在克服先验唯我的重要方式。语境思维是文学文本的重要着眼点。所谓语境即后期维特根斯坦所追求的“意义”,萨特在有效层面上衍化了其哲学思维又合式地赋予其哲学以实践内涵。萨特的文学作品凭借其时空转换以及言说方式,旁证了哲学概念于现实语境中的自洽性,凸显了存在视域,体现了其不同于悲观意志论者的存在主义视角,以语境真值佐证存在主义视域对个体的局限,实现了哲学理论的横向突围。生存语境的设置是现象学的“脱验”。萨特将“存在”这一客观因素引入自由意志,是对先前自由意志现象学阐释的一大突破。萨特摒弃神学决定论,在文学作品中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的生存局限。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2、“意志自由”感知化

萨特将个体感知置于文学首位。哲学概念的本体意味在文学中成为隐喻性不可言说的东西,只能靠主体感知加以察觉。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称:“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任何限制。”但这类感知是与现实状况紧密相连的。萨特正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感知分析来透视现实。我们亦可以称这类感知为个体直观感。在哲学中,与此名词相对应的现象学哲学术语是本质直观。本质直观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在文学中则下降为个体感知的重要部分,即个体直观感。

直观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无需感官和推理,心灵直接触及真理。将直观看作感性的特征是西方认识论与理性至上的偏见。康德提出了感性直观,将本质看作不可知的物自体(康德对文学直观的贡献)。谢林和费希特坚持理智直观,过分强调了理性的地位,落入西方延承下来的理智窠臼。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的本质直观无疑为文学的正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康德认为知性是纯自发性的,自发产生概念和范畴。胡塞尔认为知性活动中的一般性是在直观中被动地给予的,因此知性不是认识活动的首要能力。胡塞尔早期的直观理论指出意识不是指向某个事物的个体性,而是着眼于其背后的普遍真理。个体直观再加上想象就能获得本质常量。这种本质并非是不可知的。直观理论还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心理主义,认为心理主义将真理消融于意识之中,最终会导致相对论,不是绝对的真理。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本质直观在文学中转化为个体直观感受,即萨特文学文本中主体的虚无感。这种主体心理是文学“言不尽意”的佐证。直观若是停留在哲学文本中,就成了逻辑前设的一部分,成为某位哲学家构筑哲学大厦的一个前置概念。萨特“意志绝对自由”的观点带有本质直观的影子,却不免空洞。萨特将其“意志自由”观点落实于文学作品时,强调了主人公的意志虚无感,这正是触及到了现象学的“直观”理论。主人公所感受到的空虚正是对“非存在”的直观,虚无瞬间化为个体的一种直观虚无感,所有的个体心理都成了一种末梢的例证,而非终极真理本质。胡塞尔称现象学的“现象”有自然呈现的意味,从本体论层面反驳心理主义,而带“心理主义”性质的感知分析却成了文学不可避免的表达方式。

将萨特的哲学逻辑与文学思维平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萨特“自由意志观”的文学表达在某种程度上颠倒了其哲学的前设逻辑,比哲学理论更有现实意味,文学语言间的“言不尽意”切合生存主义和价值主义,更具真理性。萨特以其文学实验侧面点出了文学与哲学的裂罅。在西方诗哲之争文论史上,谁是真理的传达者一直是文学与哲学的相较点。从“言不尽意”的角度重新定义真理,是为文学正名的一条重要途径。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哲学和文学是西方历史上的两种认知方式。由于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自柏拉图起,哲学家们就将哲学作为真理的传达者,认为哲学被称为真理是确证的,哲学旁证了西方对知识确然性的追求。早在古希腊时起,哲学就领先于其他学科。赫拉克利特和色诺芬对诗人进行猛烈的抨击。古希腊的柏拉图将哲学家成为爱智者,其灵魂属于第一等人,而摹仿者诗人则属于第六等灵魂。柏拉图说:“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模仿德行,或是模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柏拉图从本体论上确立了哲学的真理性。亚里士多德称:“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自属确当。”其后的黑格尔甚至宣称:“我们现在已不再把艺术看作体现真实的最高方式。”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中提出艺术终结论。黑格尔称:“浪漫型艺术到了它发展的终点,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一般都变成偶然的,而这两方面又是彼此分割的。由于这种情况,艺术就否定了它自己,就显示出意识有必要找出比艺术更高的形式去掌握真实。”黑格尔以绝对理念重立了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指出文学必将走向哲学的重大命题。

文学与哲学——以萨特文学实验为例

但纵观西方诗哲历史论争,也有人为文学真理性进行辩护。辩护的视角略微有些偏差但对我们多角度思考诗哲之争有一定的帮助。亚里士多德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诗辩护,肯定了诗的知识真理性。但亚里士多德预示诗的最终实现形式是向哲学靠拢以达成真理。这无疑是延续了柏拉图的理性窠臼。继亚里士多德之后,锡德尼的《为诗辩护》公开与哲学抗衡。维柯强调所谓的“原始思维”,指出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为世界提供一个理性本体之前,就已存在着神话与诗。从起源上看,文学和诗早于哲学。浪漫主义诗派亦将诗置于哲学的起始位置。诺瓦利斯称:“诗歌是一种完全绝对的真实,越是富有诗意的就越是真实的。诗通过与整体的一种奇特的联系来高扬每一个个别,如果说哲学通过自己的立法使理念的效能广被世界,那么诗是哲学的钥匙。” 雪莱称:“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诗的存在。” 这些文论家们都是从时序上来考察文学与哲学的地位,在为文学正名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源头上强调哲学来自于文学是为文学正名的一条途径,但除此之外,文学“言不尽意”中所隐含的文学真理性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文学语境的构设,文学主体感知的真实性是达成文学“言不尽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