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為何說印度無歷史,《巴霍巴利王》,歷史上真有此人嗎?

“巴霍巴利”這個名字原意是“強壯的手臂”。簡稱“力臂”,此人是印度遠古宗教耆那教的初祖——勝者第阿底那它祖師之。巴霍巴利自恃勇力,便與其哥哥爭奪王位,並贏得三場比試之後,得到了王位。

馬克思為何說印度無歷史,《巴霍巴利王》,歷史上真有此人嗎?


但王位到手沒多久,便覺得內心複雜,難以平靜,放棄王位,進行苦修去了,並最終成為耆那教的成就者,傳說,巴霍巴利曾經一動不動,站立冥思一年之久,藤蔓順著他的腳生長,直到明悟。

馬克思為何說印度無歷史,《巴霍巴利王》,歷史上真有此人嗎?


巴霍巴利只是印度傳說中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原來印度並沒有編寫史書的習慣,所記大事都是靠口口相傳,印度歷史沒有統一的紀年,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紀年方式也各不相同,很多歷史事件都搞不清其真實年代。

馬克思為何說印度無歷史,《巴霍巴利王》,歷史上真有此人嗎?


古印度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經典非常發達,他們重宗教,不注重歷史,因此史書奇少,神話野史代替正史,只有神話而沒有信史。難怪馬克思說“印度人沒有歷史”。而印度歷史的構成,玄奘等前去遊歷過的人,所寫的遊記對其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馬克思為何說印度無歷史,《巴霍巴利王》,歷史上真有此人嗎?

對於這樣的印度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