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最近,我婆婆一接我女兒放學,就會和我說她哪哪表現不好,不如別人。

我女兒秋弋現在是一名幼兒園中班的小同學,上的是公立幼兒園,上學基本就是做遊戲、作手工、唱歌、跳舞等,不像私立學校那樣上中班就開始學書本知識,寫字,所以,家門口的私立我都沒選擇,選擇了接送比較遠的公立學校。

現在的孩子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家秋弋就是那種在家裡特別活潑好動,一出門就害羞的小朋友,上了快兩年學了,見了老師還是不敢打招呼。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自從我懷了二寶,孩子接送的事情就交給了婆婆,老人家在溺愛孩子的同時還對她有高標準嚴要求,有時回來是:“別的小朋友,老師讓唱歌人家都大聲唱,她就像張不開嘴一樣,看別人都唱的多好。”有時:別人放學了,看見家人來接,都往門口跑,她就坐在那裡不動,從繪畫班接回來:我去接她,別人都畫好了,就她一個人沒畫好,慢吞吞地。

從舞蹈班接回來:秋弋不是跳舞的料,你看,別人小孩都跟著老師的動作一起跳,她就直不起腰,伸不直手,她不適合跳舞,每次婆婆回來和我說這些,我都一笑而過說:隨她去,又不是想讓她成為舞蹈家、畫家。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其實,她放學不往門口跑,是因為老師說過,家長來了,老師不喊到名字不能出去。跳舞是因為她剛學不久,畫畫慢是我和她說的,要仔細。但是婆婆他們看不到這些,只是把表面的東西和別人做比較,別人還不一定是對的。我小時候就是永遠也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受害者,這個孩子還是我最好的朋友。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我小時候上學,那時候農村沒有幼兒園,都是八、九歲才開始上小學,我和我的好朋友小群,上一個學校,還在一個班。

那時候,我沒有她的成績好,她是我們班的班長,我成績一般,我爸媽就沒少拿我和她作比較,什麼你看小群人家,又能幹、成績又好,放牛還帶著書看(那個時候,鄉下養牛的多)。

我總是反駁:我想邊放牛邊看書,那也得我家有牛給我放啊,諸如此類的有很多,但是有一次,才讓我真在覺得,無論你做到怎樣好,你都永遠比不過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我們小的時候,都喜歡用紙給書本包書殼,怕給書本弄壞了,我是尤其喜歡包書殼,愛護書本,連翻都小心翼翼地,所以,大多時候,一學期都快結束了,我的書還挺新的呢。

有一天,我正在寫作業,我爸爸走過來看(要知道,那時候家長是不會陪寫作業的),我心裡有點小驕傲,準備和我爸爸顯擺一下我的書。於是就說:“爸爸,你看我的書,多新啊,我保護的多好,小群的書都都爛糟糟的了。”

誰知,我爸的回答讓人出乎意料:“那一對比,就看出來你沒人家成績好。人家書都翻爛了,說明人家天天看書,你的書這麼新,一看就是不怎麼看書的人。”額,我真的是無語了,心裡想,行吧,那我以後也把書弄的破一點。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新學期開始了,心裡對書的事情還沒忘。於是乎,我開始不去刻意保護書,甚至還有點故意不愛惜,所有我的書很舊了,一次,我放學回來,正準備拿書寫作業,我爸爸從我身邊路過,我逮住機會,隨口就說:“爸爸,你看我的書,都被我看成這樣了,小群的書都沒有我的舊。”

我爸轉頭看了看我的書說:“你看你的書破的,成績不好,還不愛惜書,你看小群人家,成績又好,又知道愛惜書。”當時我的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我是永遠也不會比過別人家的孩子了。對於大人的比較,我也懶得去理了,心裡,還是會有個結,我小時候深受其害,所以,我不想我自己的孩子也被拿去做比較,也去品嚐我的苦果。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它就像一個小火苗,我們作為大人,需要去保護它,不被外來的一些因素去破壞他,讓它越燃越亮,而不是自己先一盆冷水澆滅他。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還有一些家長,總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去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作比較,那註定自己孩子書輸的,她輸了,失落了,對作為家長的你又有什麼好處呢?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的父母會把你和別人作比較嗎?

有個網友的回答真的挺讓人痛心:

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別把你的孩子踩在泥裡

大家常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永遠打不敗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希望家長們不要讓孩子有這個敵人,因為這個敵人,就是我們製造出來的。

相信自己家的孩子,理性看待別人家的孩子,承認差異,眼光放長放遠,別隻盯眼前,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也是一道美麗讓人稱讚的彩虹。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