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1644年李自成终于摆脱了明朝军队追着打的命运,带着他的大军攻打北京登上了武英殿的皇帝宝座。他为什么没费多大的力就攻破了北京呢?因为明朝的军队已在1642年的松锦战役中输得只有一两万的老弱病残还在苟延残喘。

打了胜仗也忘了自己是谁了,他的手下部足以为好日子来了开始到处抢钱,抢美女,就在这个时候刘宗敏杀了前朝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抢了他的美女小妾陈圆圆,吴三桂此时正在去往北京的路上,他是准备去投降顺军的,然而就在这时被逃出的仆人告诉了他难以接受的消息,于是改变初衷,拒绝投降,决定马上杀回老家山海关,来个英雄救美。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美女陈圆圆

吴三桂是当时历史很关键的人物,几方都想拉拢他,然而大顺做出这种事那就打吧。

清朝完成了刚刚完成了皇位交替,没过多久皇太极没留句遗言就驾崩了,只有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有能力竞争皇位,但豪格的叔叔多尔衮和皇太极亲领都支持他,然后豪格也顺利的坐上皇位。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皇太极

睿亲王多尔衮的实力确实够强悍。手握重兵,不是因为多尔衮年纪小努尔哈赤就传位给他了。他的两兄弟都能打而且弟弟是镶白旗旗主,这样一来,多尔衮就更厉害了。

平时双方势不两立,就想找个时机打一仗,但是还是有人不愿打,他就是60多岁的礼亲王代善,他不能眼看着大清的江山被这叔侄两人干完,他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最后经过几方势力的对抗,大家都没占到便宜都退了一步,由皇九子福临来当这个皇帝。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战争一触即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在洪承畴的建议下多尔衮准备绕过山海关,率领大军攻打北京城,正在路上的时候吴三桂自知兵力有限,不能敌军,为求自保向大清求救,愿以长江以北的地方做为代价献出,这时多尔衮收到信立马改变方向,把大军大炮开向山海关,这时进入第二阶段交锋。

4月21日,李自成和吴三桂在一片石河西罗城交锋。接着李自成率兵猛攻东罗,北翼城池。同日清军和吴三桂会合,多尔衮已经看清了大顺军的虚实,用渔翁计策,趁大顺军和吴三桂打得正起劲,双方都消失殆尽的时候一网打尽而后发制人,并最后取得胜利。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李自成


第三阶段大决战吴三桂的军队也打得溃不成军,多儿衮看准时机,命令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铁骑攻击大顺军。投降于多尔衮。大顺军采用野战的方式与多尔衮军决战周旋,双方都展开肉搏,最终大顺军战败。结局:​大顺军在八旗军猛烈的攻击下溃不成军,兵马损失严重,一路溃败,向西退去,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清军胜利告终。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李自成退出历史舞台

李自成对清军情况不了解,行军缓慢。如果出奇不意快速突袭在清军没来之前就把吴三桂打败了的话,可能战局就会发生变化,但是多尔衮老谋深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一网打尽。山海关的这一战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参战的各方兵力以及复杂的战争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各战方的领导战略。最终清军胜利,他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多尔衮领导的清军很有凝聚力,作战能力超强,特别是骑兵的作战水平更是厉害。二再就是多尔衮的老谋深算,手下谋士的机智,还有就是清军的清晰的洞察作战和理性的分析战场战况。

李自成的大顺军战败后狼狈逃窜,没有吸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听信小人误杀大将,使得大军中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四处逃散,最后被伏而亡。农民起义的李自成在关键时刻失利,使得后来的中国被腐朽黑暗的满清统治了几百年,闭关锁国的落后思想使中国落后西方国家很远。而这一战的结果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对后世的影响巨大,特别是消极方面。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