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臣子最高待遇是封侯,而不能封王呢?

小小小百科全書


簡單來說,在某些朝代臣子是能封王的。

王爵的誕生

“王”曾經是超然的,其字形來自於斧鉞,意思是統一四海,統一四海者,天授之,是為天子,周朝的天子,便是周王。

按照常理,天子只能有一個,則王具備唯一性,但隨著周朝實力的衰弱,王的數量逐漸增多。到戰國時期,各大強國紛紛稱王,就是宋國、中山國這些弱一些的,也都稱了王,王號已經爛大街了,齊、秦兩國一度搞過更新鮮的帝號。

秦滅六國後,天子改稱皇帝,王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可秦朝太短暫,秦末的復國建國潮中,沿用數百年的王號顯然更有市場,一堆的王就這麼冒了出來。

漢高祖劉邦贏得楚漢爭霸後,當上了皇帝,將王作為皇帝之下的最高級爵位,分封了出去,王爵就從這開始了。

王爵該封給誰呢?照漢初的情況,有同姓皇族,也有異姓功臣,。漢朝之後的王朝,幾乎都會封同姓王,但不一定會封異姓王,從源頭上看,多半還是跟漢朝學的。

漢朝的異姓王

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制,漢朝中央直轄郡縣,王爵則擁有獨立性很強的封國,可以收稅、組建軍隊等等,對漢朝的中央集權和穩定發展有很大威脅。為此,劉邦展開了剿滅異姓王的行動。

劉邦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敖、韓王韓信、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臧荼被滅後,劉邦又封發小盧綰為燕王。這八位大王,有楚王、梁王、淮南王和燕王臧荼身首異處;韓王跟燕王盧綰流落異族;趙王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因為老婆(劉邦的女兒)的關係才當上了侯爺;只有長沙王為人低調、封地偏僻、死得又早,成功躲過劉邦的清算。

劉邦在剿滅有威脅的異姓王之後,與群臣約定“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想從根本上杜絕異姓王的出現,以防止他們利用郡國並行制的漏洞反叛。

當然,劉邦也沒忘了南邊還有個長沙國,他特地下了道詔書:“長沙王忠,其定著令。”長沙王忠心,長沙國也不必姓劉,繼續姓吳吧,為大漢拱衛南疆。

這算是劉邦為自己定下的規矩開的特例,他絕對想不到,他死後沒幾年,他的老婆把這個規矩撕得稀碎。呂氏的王爺遍朝堂,連呂后的外孫(張敖的兒子)也封了王,此舉引發功臣宗室的普遍不滿,所以呂后去世後不久,呂氏就被滅族。

經過此次事件,劉邦定下的“異姓不得封王”規矩被深刻貫徹,尤其不久長沙王絕嗣,最後一支異姓王沒了傳承,漢朝的王爺都是姓劉了。

劉邦的規矩一直延續到西漢滅亡,劉玄在綠林軍擁護下建立更始政權時,為了籠絡人心,大封異姓王,如比陽王王匡、宜城王王鳳、淮陽王張卬等等。不過更始政權往往不被當作正統漢朝,這些異姓王一般也不算漢朝的異姓王。

漢光武帝建立東漢並統一天下後,繼續執行異姓不封王的規矩。一轉眼就來到了東漢末年,漢朝迎來了最後兩位異姓王——魏王曹操和魏王曹丕,也正是這對父子,終結了漢朝。

總的來說,除長沙王外的漢朝異姓王都不好,要麼對自己不好,要麼對漢朝不好。所以在漢朝絕大多數時候,臣子的最高待遇就是封侯。

漢朝之後的異姓王

漢朝雖然亡了,但異姓不封王的規矩卻流傳下來,許多朝代都沿用了,但也有很多例外,出現了不少異姓王,總結起來,大概有四種情況。

第一,前朝皇帝

這是比較普遍的,但凡通過禪讓獲得皇位的王朝,明面上都要尊崇前朝皇帝,曹魏算是很不講究的,只封漢獻帝為高陽公,還在小地方窩著。西晉就講究多了,封魏元帝為陳留王,封地在大城市鄴城。

後世不管殺不殺前朝皇帝,給個王爵總是要的,比如南朝之零陵王、汝陰王、巴陵王、江陰王等。

第二,權臣稱王

禪讓稱帝不是一天就能做成的,要循序漸進,像王莽這種很失敗,死得老慘了。相比之下,曹操就聰明多了,一步一步往上晉升,到了魏王,留給兒子擔罵名。

曹操開了個好頭,此後近千年,但凡權臣篡位,走的都是這麼個路數,比如曹魏晉王、東晉宋王等等。直到唐末朱溫比較特殊,因為他在具備篡位資格前就已經封王了,經他啟迪,後面的篡位者都覺得稱王太麻煩,黃袍一披不是更方便快捷?

第三,虛封賞賜

朱溫是怎麼獲得王爵的呢?就是因為唐朝皇帝給的賞賜。

漢朝以後,再沒有出現漢初那種郡國並行制的情況,就算是實行分封的西晉和明朝,對王也有很多限制。在不必擔心王爺仰仗封國反叛的情況下,拿個王爵賞賜功臣這招就出現了。

這類封爵都是虛封,受封者享有封地的賦稅,但不能組織軍隊,純粹用來表示皇帝對功臣的嘉獎,比如大名鼎鼎的郭子儀,他的爵位是汾陽郡王。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一個是皇帝(或實際掌權者)私封,受封者的功勞一般都是不夠的,比如上面的呂氏諸王,還有武周(唐朝)的武氏諸王。

另一個是王朝末期的時候,為了拉攏實力派,皇帝主動把王爵當蘿蔔派送,比如唐末的梁王朱溫、晉王李克用等,這類王爵雖是虛封,但受封者已經割據地方,對中央的危害比實封王還大。

第四,死後追封

這種是第三種的延伸,有些是生前來不及封,有些是朝代不允許生前封王,總之這類王爵更虛,畢竟人都沒了,如無特殊情況,這類王爵是不允許世襲的,所以受封者連錢都收不到。著名例子有鄂王岳飛、中山王徐達等。

總的來說,歷朝歷代的封爵制度不同,漢朝後出現了公爵等爵位,臣子即便不封王,頂級爵位一般也不是侯,而封王也是常有的,尤其是王朝末期的時候。


平沙趣說歷史


怎麼不能封王?誰說的不能封王?

近些年有一種白酒,叫做“汾陽王”,算是中低檔吧。這個名字的典故,就來自於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

什麼?你不知道郭子儀?那你知道德雲社嗎?郭德綱的二兒子,名字叫做郭汾陽,據說就是取得郭德綱老家山西汾陽。

其實在我猜測,郭德綱給兒子取名祖籍,倒不如說是羨慕郭子儀的經歷,給兒子以祝福。因為古代功高蓋主、位極人臣的,多半沒有好下場。而郭子儀“七子八婿,福壽雙全”,簡單羨煞天下人臣。

除了郭子儀,還有沒有封王的?有,多的是。清朝初年,不是有平西王等三藩叛亂嗎?這就是三個被封的王爵。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叛亂,清朝才定下祖制:異姓功臣不得封王,以後就沒有異姓王爵了。

漢朝也有類似的規定。據說劉邦臨終遺言:“非劉姓而王,天下共擊之”。但是呂后專權,打破這一規定。到呂后死去、諸呂伏法,漢朝才沒有了異姓封王。

《紅樓夢》寫於清朝,但故意泯滅朝代性,其中提到了東平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義忠親王、忠順王至少六位王爺,大大違背了清朝現實。作者是以此向“文字獄”的羅織者們表示:清朝異姓不封王,古代異姓可封王。我寫的,是古代的故事,可不是“影射”當下。


棲鴻看紅樓


先秦時代的爵位從高到低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天子稱王,諸侯分公、侯、伯、子四等。戰國中期,戰國七雄紛紛稱王,王爵不再能代表天子,嬴政統一全國後,設立皇帝這一職位來代表天子。因此人臣功勳的爵位就有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這些諸侯的爵位都是王爵,於是漸漸形成了王爵為諸侯,公、侯、伯、子為人臣爵位的傳統。

韓信當齊王、楚王時,他是一國之君;當淮陰侯的時候,他就僅僅是一位人臣了。劉邦當了皇帝后,致力於消滅異姓諸侯國,異姓諸侯國被滅後就立劉氏宗親為諸侯。比如韓信的楚國被取消後,劉邦封異母弟劉交為楚王。劉邦不放心外姓為諸侯王,為了防止他死後後代分封異姓為諸侯,劉邦又殺白馬為盟,與功臣宗親共同立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從此確立了只有皇室宗親可以被封王,人臣最高爵位只能是公爵。

皇帝一般會留一級爵位給人臣功勳死後用,專業用語為“追贈”,以體現皇恩浩蕩。人臣最高爵位是公爵,那麼就把公爵留下來,等功臣死後,追封其為公爵,以此籠絡群臣。在這種情況 下,人臣功勳能取得的最高爵位就是侯爵了!比如後人曾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一生的最高追求就是得一個侯爵。曹操打破了這種傳統,他身前就先後被封為魏公、魏王,曹操取得魏王之位,就意味著魏國成立了。

歷史長河中,總是有一些特例的,人臣功勳死後也有被追封為王的。比如岳飛死後,就被宋孝宗追封為鄂王;明代功臣沐英生前是西平侯,死後追封為黔寧王。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諡: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西夏仁宗頒佈詔令尊孔子為文宣帝。


大秦鐵鷹劍士


提問者說古代臣子最高待遇是封侯並不準確,戰國時期秦國確立了十二等軍功爵制度之後,徹侯(後因避漢武帝劉徹帝諱改通侯、列侯)才成為了爵位系統的頂端。秦一統天下之後延續了這一制度,徹侯依然是秦王朝臣子所能達到的頂點。



但是,不久之後,西楚霸王項羽就玩壞了這套制度!在滅秦之後,項羽學起了周天子、分封天下,而且跳出了秦王朝十二等軍功爵的框架,封了一堆異姓諸侯王。換言之,從這個時候起,臣子的最高爵位就不再是侯,而是王了!



漢高祖刑白馬盟天下

漢高祖劉邦在稱帝之後,便拉開了剿滅異姓諸侯王的鐵幕。臧荼、韓信、彭越、英布……紛紛落馬,連與劉邦關係非同尋常的盧綰也未能倖免、最終叛逃匈奴。晚年的劉邦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自此,異姓失去了封王的機會,只有同姓才有資格封王!但是,同姓諸侯王難道就不算臣子嗎?所以說,王爵依然是臣子的最高爵位,只不過它被進行了二次限制,必須與皇帝同宗!



曹孟德玩壞了異姓封王

在漢高祖劉邦刑白馬盟天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王爵成了異姓的禁忌,即便是改朝換代的王莽,在正式篡位之前也只是給自己安上了“安漢公”的名頭,並沒有給自己封王。至於“攝皇帝”,那並不是一個爵位,更類似於職務性質。



但是,曹孟德邁出了異姓再次封王的第一步。在晉位魏公加九錫之後,曹孟德依然沒有滿足。最終,曹孟德給自己帶上了魏王的冠冕,成為了漢王朝新的異姓諸侯王。因為曹孟德的身份特殊,此後異姓封王也被賦予了特殊含義——即將篡位的權臣!後來司馬昭也是有樣學樣,將給自己弄了一套晉王的行頭。之後,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又多走了一步,給老曹家退位的皇帝曹奐封了王。自此,異姓王成了特殊封爵,主要就是給篡位權臣和退位皇帝準備的。



正是因為曹孟德玩壞了異姓封王,給異姓封王貼上了篡逆的標籤。因此,晉之後歷朝歷代對於異姓封王都是相當謹慎的。給異姓臣子的王爵,大多以追贈為主。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經追贈徐達、湯和、李文忠等開國功臣郡王爵。



但這也並不絕對,因為政治需要,有時候皇帝為了拉攏、安撫大臣、尤其是功臣、權臣有時也會給異姓臣子封王,最著名的莫過於汾陽王郭子儀了。除此之外,清初的“三順王”、平西王、義王也屬於這一類型。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場政治交易!因為政治交易的性質,註定了皇帝內心並不情願。因此,異姓王們往往也最容易遭到皇帝的忌憚!中國歷史上活著封王的異姓臣子並沒有多少有好下場的。像郭子儀那樣異姓封王還能得以善終者,簡直是鳳毛麟角。



至於說王爵權力太大,所以皇帝才不願意封,恐怕言過其實了。在漢武帝以《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實力之後,諸侯王們逐漸淪為了只食祿、不臨民的擺設。之後的大多數王朝,基本上都沿用了這一制度,王爵只和待遇掛鉤,並不像漢初那樣實封。王爵本身並沒有什麼權力,更大的還是象徵意義和受封者本身擁有的權力。


農民工歪說歷史


方圓論壇在線

王爵一度是中國歷史上最尊貴的爵位。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改元稱帝之前。普天之下最高等級也就是王。就拿周朝來說,整個周朝就只有周天子一個王。其他諸侯國的爵位基本上都是子,男,伯,侯這個四個等級爵位。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最早稱王,號為楚武王。但實際上楚武王受封的爵位只是子爵。而楚武王的封號是楚武王自封的。後來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君主都稱為王。但實際上諸侯王都是偽王。他們所謂的王位不過是各諸侯國自封的罷了。


秦朝時期秦始皇所沿用的是二十等爵制度。在二十等爵制度中並沒有王爵。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封王。而到了漢朝,雖然恢復了封國制。但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又宣佈“異姓不得為王”。也就是從漢朝起,之後的歷朝歷代皇室雖然對於後裔都有封國的封賞。但王爵僅是皇家直系子弟所享有的權利。異姓不得封王從劉邦後就成為了歷朝歷代約定俗成的規矩。而對於臣子來說最大的封賞也就是公爵。而公爵也一般只出現在開國時期的臣子。正常情況下臣子的最高封賞就只是侯爵的爵位。

之所以皇室不會分封臣子王爵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封王之後就因為會有封國。而封王爵後就意味著臣子可以開府建牙。而每一個王爵事實上就屬於一個個國中之國。要知道除了部分朝代之外。王爵在自己的封國上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們可以收稅,可以徵兵,可以設置文武官吏。王國就是國家之內的一個小國家。你認為哪個皇帝會同意在自己的國家內出現一個國中之國呢?權利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真的出現異姓封王建國的話,那麼離造反也就不遠了。歷史上少數朝代分異姓臣子為王。要麼是臣子死後追封。要麼就是這個臣子已經老得快死了,不具備威脅才會分封。


比如南宋時期的秦檜。秦檜獨章掌政之後整個南宋朝廷內部就是秦檜的一言堂了。在秦檜晚年的時候被封為益國公的時候,秦檜就敢撐金根車,設益國府官署、加九錫。後來秦檜病重眼瞅著就不行了。宋高宗在看秦檜的時候兩人四目相對也淚流不止。後來秦檜父子請求至仕。宋高宗趙構為了讓秦檜體面下野。所以加封秦檜為建康郡王。但當晚秦檜就病逝了。秦檜病逝後南宋朝廷又追封他為申王。由此可見宋朝時期公爵就可以開府建牙了。而權傾一時的奸臣秦檜也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被封王。但封王之後就病死了。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下面,我們就來挖挖王爵的來源。

爵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前,按照唐朝杜佑《通典·職官·封爵》記載在堯帝、舜帝以及夏朝時期就有爵位,但由於目前沒有文物等實物資料證實。但是周朝明確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這些爵位均世襲罔替,擁有自己的封地,封地稱封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這是《孟子·萬章篇》中對當時爵位的記載,具體描述了各個爵位封地大小的差別。

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諸侯們相互爭霸。爵位的變動,也就成為諸侯挑戰禮樂制度的一項內容。從最初的“秦、晉、齊、楚”到後來“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基本有實力的諸侯國都開始稱王;後來稱王已經代表不了其超越地位,開始稱帝,如: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嬴稷自稱西帝,同時派遣使臣尊齊湣王田地為東帝。

爵位影響最大的為商鞅變法所定下的,商鞅將爵位分為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共20級,規定每次作戰,每斬敵首級一顆,即賜爵一級。這裡的關內侯、徹侯都有自己的食邑,並且徹侯在自己封地可以任命官員。

漢朝時期,沿用秦朝二十等爵基礎之上另增設王爵,形成二十一等爵位。西漢建立之初,除過劉氏宗族外,漢高祖劉邦先後封八個異姓王,分別是楚王韓信(原為齊王)、趙王張敖、韓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原為九江王)、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原為衡山王)、燕王盧綰;這裡前七位王都共同尊奉當時為漢王劉邦為皇帝,後來這些異姓王基本都被劉邦與呂雉兩人都清理了,只剩下長沙王吳芮,因地少力弱,忠於漢朝中央而得以保留王位。同時劉邦與群臣定下白馬之盟,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後來呂雉專權要立諸呂為王,遭到右丞相王陵以此反對,但在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的支持下,呂雉還是大封諸呂為王,呂氏諸王在呂雉死後同樣沒有逃過被清理的結局。

漢武帝時期,對外出擊匈奴,通過賣爵位的方式籌措軍費,從而造成二十等爵失去了以往的含金量。三國時期,曹操對爵位進行改革,廢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謂賜爵創立的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侯。曹丕篡漢建魏後,將爵位規定為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關內侯九等;並規定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鄉公,嗣王之庶子封鄉侯,公之庶子封亭伯。

西晉時期爵位非常繁複,設置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侯、亭侯、關內侯、關外侯共十八級;同樣規定王爵非皇子不封。南北朝時期,陳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隋唐時期,爵位再次得到統一。首先,隋文帝設置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九等;隨後,隋煬帝廢止,僅留王、公、侯三等爵;唐朝建立後,設置分親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十等爵位,同樣規定親王、嗣王非皇子不封,其中嗣王為親王的後代再次襲爵。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元朝唯皇族、蒙古貴族可封王爵,宗室封親王、遠支宗親與貴族封國王。

明朝爵位仍分為宗室和異姓兩類。宗室爵位有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八等;異姓爵位有公、侯、伯,並且每個爵位分四等。

清朝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類。其中功臣按照乾隆十六年定製,分為二十七等。分別是:公(3等),侯(4等),伯(4等),子(4等),男(4等),輕車都尉(4等),騎都尉(2等),雲騎尉(1等),恩騎尉(1等)。

從歷朝爵位變遷可以看出,歷朝歷代對爵位劃分嚴格,尤其是王爵,到最後在功臣爵位中基本取消王爵。爵位代表的是封建等級制度,對外形功臣王爵的限制,其實質也是封建中央集權的體現,目的就是防止外姓對皇族權利核心的滲透。

王爵相對於功臣,也就是皇家的一座防火牆,一個底線。對外姓功臣封王,也就意味著王室的衰落,不得不依靠外姓功臣進行支撐。

中國封建社會對外姓功臣封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擁立稱帝之功。漢朝公元前202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然後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擁立劉邦即位稱帝。明朝時期,有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東甌襄武王湯和、麗江武靖王傅友德、寧陵武壯王馮勝、寧河武順王鄧愈、黔寧昭靖王沐英、定遠忠敬王沐晟、隴西恭獻王李貞、岐陽武靖王李文忠、舒城王丘福、河間忠武王張玉、定興忠烈王張輔等,這些人都有擁立朱元璋、朱棣稱帝的功勞,也僅在死後追封為王。

二是再造社稷之功。唐朝有漢陽郡王張柬之、扶陽郡王桓彥範、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陽郡王袁恕己、平陽郡王敬暉,這五人曾發動“神龍政變”,將大唐江山從武則天手中還到李氏宗族手中;西平郡王哥舒翰、汾陽郡王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宋朝鄂王岳飛、鄜王劉光世、蘄忠武王韓世忠、循王張俊、涪王吳玠、信王吳璘,這些人生前抗金,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死後才被追封為王。

此外,還有許多人被封為王,但是他們不是依靠功勞被封為王,主要依靠與皇帝特別親近,這裡暫且不論。總之,在封建社會被封為王的人還有很多,功臣被封為王的時候,往往是皇權相對弱小的時候;所以,封建皇帝還是對異姓封王控制比較嚴格的。太平天國佔據中國南方半壁江山的時候,清朝統治岌岌可危,咸豐皇帝在死之前就曾許諾,誰平定了江南,就封誰為王。可是當湘軍攻進南京,平定太平天國後,曾國藩興沖沖的跑到北京敘功,準備接受清政府兌現封王的許諾時,結果等到的是清政府的猜忌,嚇得曾國藩趕緊裁軍自保,從此斷了封王的念想。











木林森Evan


王爵作為皇帝能給於臣子最高的位置,再無上升的可能。若是大臣得到了王位,就再也沒有上升的空間,就倚老賣老之嫌,當囯家有事之時,再也不肯為國家出力。

若是大臣封王,又有一定的實權,就有可能聯合大臣,架空皇帝,實行專權,挾天子以令天下。如東漢末年曹操就是例子,官封魏王,掌控國家大權,成了實際國家領導者。

王爵是皇帝最後能夠給於大臣的地位,王也是大臣能夠希望得到的最高封賞。所以,封王是皇帝最後的掌控大臣的手段。

封王一般是給於有特殊貢獻的國之重臣,死後的名譽稱號。如宋朝元帥岳飛,在孝宗時追封為鄂王。宋朝建立時,曾許諾一個王位,收復燕雲十六州者而封王。終北宋一百五十餘年,就沒有人因軍功得到這個位置。

所以,封王,一般給於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死後給於的褒獎。







畫詩人生


題主朋友,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時候,臣子是可以封到王爵的!

這個封爵問題,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應該分為三個大階段來看。

第一大階段是先秦時代,整個先秦時代的大部分時間是天下一王,即土一為王,大地上只有一個王,王是最高統治者的尊號,這時候,臣子(諸候)的爵位分為五等即公,候,伯,子,男。由於先秦時代的分封制有尊親祖,疏遠夷的習慣(即所封爵位高低是根據諸候與周天子的關係,及其祖先是否尊貴和與中原文化的親近度來封爵,而不是根據諸候的實力大小)如衛國國小,但第一任國君是周王的弟弟,而宋國雖小但是殷商的遺族,都被封為公爵,而南方第一大國楚國卻只封了一個子爵,所以楚人很不高興,很早就僭越稱王,卻被天下嘲笑,還有了一個嘲笑人的成語:目無楚子。到了戰國時代,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以軍功高低設立二十級爵位,因為當時秦孝公尚未稱王,所以最高級的爵位就只有候爵,分別是十九級關內侯和二十級徹侯。徹侯以一縣為食邑,並可以自己設置官吏於封地之內;關內侯有食邑但無置吏之權,只能享用食邑的賦稅;而各國也逐漸實行與秦國一樣的變法,國君之下的最高爵位都是候爵,當時的候爵有時被人尊稱為君。故有了君侯一說,如平原君,信陵君,陽泉君等,實際上他們的爵位就是候爵。而先秦的天下一王制崩壞於戰國中期的五國相王事件(即五個國家相互承認對方為王),至此戰國七雄相繼稱王。王再也不是最高統治者的尊號了,

第二階段是秦漢時代,秦始皇一統天下,尊號始皇,確立皇帝制,皇帝成了最高統治者唯一的尊號,群臣上書請秦始皇分封自己的兒子們去各地為王,但李斯反對,堅持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所以秦朝沿用了二十軍功授爵制,臣子的最高爵位為候爵!至漢朝建立,劉邦為奪取並鞏固天下,大封群王,以至漢初有七個異姓王和十幾個同姓王,但劉邦坐穩江山後,卸磨殺驢,逐一廢除了異姓王,漢朝在沿用秦制的同時也吸取秦朝的教訓,最終形成二條規矩:非劉姓不得封王,非有功者不得封候!漢朝的臣子的最高爵位也是候爵,但有兩人例外晉封公爵:安漢公王莽、魏公曹操。而正是東漢末年,曹操徹底打破了臣子不得封王的傳統,先封魏公,後封魏王。

第三階段,秦漢之後的時代,在後世歷代中臣子封王的不在少數。如南朝的劉裕被封為宋王,唐代的神龍五王:即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歸位於唐的五位功臣,分別是張柬之、敬暉、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五人,他們是這次政變的主要策劃者和實施者,因而在唐中宗李顯登基後不久,五人被封為郡王。其後的郭子儀也被封為郡王,北宋的高懷德,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夫,封渤海郡王,南宋時,高宗封抗金諸將韓世忠為蘄王、劉安世為鄜王、張俊為循王、楊存中為和王、吳玠為涪王、吳璘為信王,加上後來被追封的鄂王岳飛(非高宗追封)合稱七王。而清代的三藩平西王吳三桂等!封王是很常見的了。但有兩點需要註明:①後世的臣子封王,多為有爵無邑,只能食王爵俸祿,而沒有領地的自冶權!②相當部分的王爵是在臣子死後追封的,只有號(榮譽稱呼和立廟的榮耀)沒有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