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三大必要條件:經濟基礎、三觀一致、互相溝通

微博熱搜上出現這麼一條

額,眾說紛紜。

有人說,俗一點就是,房子、錢、戒指;也有人說是,經濟基礎、三觀一致、互相溝通。

結婚的三大必要條件:經濟基礎、三觀一致、互相溝通

經濟基礎

不單單是男方的經濟基礎,女方一定也要經濟獨立,否則兩個人的步調會很不一致。

以前我總覺得女孩子可以賺的少一點,可以通過其他東西來彌補,可如果真到了結婚的話,你的存款沒有,你賺的又很少,你光靠男方的話,這個風險真的是很大。

不是說現在女權怎樣怎樣,而是想要穩定的婚姻,兩個人在經濟上勢均力敵,在婚姻的槓桿上才能保持動態的平衡。

之前我朋友的哥哥,家裡開廠子的那種,在當地算是條件很好了,和一個女孩結了婚。

我朋友說,那個女孩買什麼她哥都要問,還限制她每個月花多少,就是因為那個女孩不上班。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你的經濟基礎,決定你在家裡處於哪個Level。

結婚的三大必要條件:經濟基礎、三觀一致、互相溝通

三觀一致

有太多的人,都在說三觀,所以這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

你問我什麼是三觀?

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去年我過生日,那時候《毒液》剛剛上映,我和前任去看電影。我想去A影院看,因為有IMAX,而且觀影體驗也不一樣,空間比較大,我平時和閨蜜都是去A。

但是,前任覺得在哪裡看都一樣,所以買的B影院,只有正常的3D,價格便宜了一些,他說電影都是一樣的,省下的錢還能買兩杯奶茶喝,多好啊。

你乍一聽嗎,沒有毛病。可是,明明我們在A影院所在的商場逛街、吃飯,就因為便宜了2杯奶茶錢,就要再走好長的路去另一家影院,這無形當中浪費了好多時間。

可能,我覺得我們的時間更重要吧。

所以,三觀可能就是我說我想去看A影院的《毒液》,雖然你覺得B省錢,但是你可以懂我,陪我一起去A。

結婚的三大必要條件:經濟基礎、三觀一致、互相溝通

互相溝通

一開始,我是把互相喜歡、或者說是相愛放在前面的,但是,後來想想,溝通更重要。

喜歡、相愛都會慢慢變淡,一個人對待另一個人,到最後都會變成上下鋪的兄弟。

但是,只要兩個人會互相溝通,能聽進去對方說的話,很多事就能迎刃而解。

我和前前任,我們相處了5年,是,很相愛,但是一到吵架、或者意見分歧他就會採取冷暴力,他不跟我吵,他就是靜靜的待著,也不回你電話,也不回微信,就讓你乾著急,等到第二天,他跟沒事人似的。

他以為這件事就算了,沒什麼好說的,我還愛你,就夠了。可是,愛能有多久?

所以,結婚之前,你要看看他是不是一個可以溝通的人,你們可以意見不合,可以爭執,重點是你們到最後解決問題的時候是怎麼解決的,是不處理,還是溝通處理。

一個願意跟你溝通的人,說明TA的邏輯思維也很強,能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所在,而不是隻能冷暴力。

結婚的三大必要條件:經濟基礎、三觀一致、互相溝通


當然,結婚最重要的條件:我得先有一個男盆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