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你永远说服不了一个被慈母心蒙蔽的母亲,就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灵魂——一个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自述。

我的家庭是重男轻女的典型,家境最贫穷的时候,也要给儿子买七块五的削铅笔机器,五块五上的陀螺,而且换的还挺频繁。

我只用过五毛钱的削铅笔刀,一用一两年,当时我想:可能时代不一样了吧。

后来又想,不就是重男轻女嘛,没什么,我的城市比较落后,都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只要不妨碍我成长就行了,直到我妈把家里大大小小一切一切的错都推到我头上,压的我快要死掉,才明白,原来我妈生我出来就是撒气用的。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我特别喜欢故事书的年纪,我妈一遍一遍告诉我咱家里没钱,不能买。在书店,我学校,在小吃摊边……好多个地方,每当我有需求欲的时候,我都会听到我妈对我说这句话,有时候当着好多人的面,我莫名觉得好丢脸。

咱家没钱这四个字,刻在了我心里,成为自卑的烙印,成为不如别人的头衔,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四个字是沉重生活负担的源头,是父母的压力,我害怕听到,我因此不再提要求。我再也不买故事书了,我那时候特想要一本安徒生童话,我跟同桌借故事书,同桌把他的故事书轮流让班上每个女生看,除了我,他说因为我太胖太丑,我听了自卑到要窒息,我想我可能真的不如别人。

因为我妈说“咱家没钱”,所以我的生活费能省则省,省下来的钱存起来,我想多攒点,想买啥不就能买了吗?或许攒着攒着咱家就有钱了呢?我就不用不如人,不用觉得那么丢脸。我把攒的钱换成硬币,装在玻璃罐里,一晃能响,那声音特好听,是我当时听了就会立马快乐的声音。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后来我发现硬币越攒越少,直到没有,才知道被弟弟偷了。我好难过,可当时我眼中唯一能为我做主的妈,并没有给我想要的答案,我被一顿臭骂,她责怪我攒钱,说咱家这么穷,你把我的钱攒下来干啥?!!!原来在我妈眼里,我做什么事情都是错的。

而偷钱的弟弟从来没有被真正训斥过,至少我非常确定,在他犯错误的年纪,没有被适当教育过,因为他后来几乎变成了一个惯犯,偷家里的钱,偷我妈的首饰,偷书店里的光盘,偷姥姥的钱……几乎每次被发现,都被我妈轻描淡写的带过,甚至提都不提。我妈训斥我弟的言语没有训斥我攻击力的十分之一,她所谓的一视同仁,真的只是她所谓的。

我可以理解,落后的农村父母重男轻女的习俗,但我妈永远不会明白,犯错时候的宽恕就是对长大以后不务正道的引导和纵容。她更不会明白,对我日积月累漫无目的打击,正一点点摧残着我的自信,直到我变成一个要强而自卑的人。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弟弟在不富裕的家庭里过着最宽裕的日子,从偷钱到谎话成性,我上初中的时候,弟弟上二三年级的样子,他的卷子钱比我一个初中生都贵,隔三差五跟我妈要钱买卷子,文具盒换的比我的袜子都勤,其实多半是骗钱拿去挥霍了。即便是本不富裕的家庭,在弟弟的要求下,我妈却从来没有说过“咱家没钱”这四个字。她只说:一切为了儿子,一切将来都是儿子的。

我当时有明确跟我妈说过:"小学生的卷子不可能比初中生都多",不止一次说过,换来的都是我妈的斥责。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其实不需要确切的证据,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常识。而在一个爱子心切的圣母眼里,是没有常识的。教育一个孩子,必须要在他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在一个一切为了儿子的母亲眼里,是没有价值观的。

弟弟尝到了撒谎的甜头,有了挥霍的资本,网吧便成了当时的必经之路。他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在看见过他好多次出入网吧门口,每次跟我妈提醒,都无济于事。

我妈真正开始阻止他去网吧的时候,是在弟弟初一的时候,大晚上不睡觉,她穿着拖鞋挨个网吧找,那时候她看上去好生气啊,可也就一天而已,第二天,一切照旧,我弟弟依然是她的好儿子。我弟初二的时候退学了,因为沉迷网吧,至此,弟弟结束了他的学生时代。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妈的一个观点在耳边提及:都怪你,害了你弟,当时光顾着你,如果管一管他,他也不会不念书……

小时候,我在自卑和要强的矛盾心理下,一天天精神分裂,失眠,社交恐惧,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得过最严重得抑郁症,完全无法正常生活,现在想起来,就像死过一回。那时候我妈带我去过好多地方看病,那是她这辈子唯一正视我的时候,也是她后来每每想起来都后悔的时候。他说正是因为那时候的我耽搁了弟弟上学……所以我死过一回,还把学业有成的弟弟一并送进地狱了对吧?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我妈从来不会想,如果弟弟骗不到钱怎么进得去网吧?不去网吧怎么不务学业?是谁纵容他骗钱的?是谁让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如果当时他偷我存钱罐硬币能换来一顿教训,或者第一次骗钱后被教训,绝对不会有第二次偷!绝对不会有第二次骗,更不会在尝到不劳而获之钱甜头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偷和骗!

但凡是一个不为重男轻女所麻痹的妈,绝不会不论对错,思想奇葩的把弟弟不上学这件事怪到我头上。弟弟不上学这件事,归根结底,罪魁祸首是我妈自己,是她那颗重男轻女爱儿心切的圣母心。

我妈的厉害之处总在于:从来不为重要事件做决断,总为鸡毛蒜皮大动干戈。从来不把我的话当话听,但永远会把弟弟的每一句随口之言信以为真。

即便是串门儿来的外人的一个观点,在我妈那里都是值得参考,而我的想法,从小到大都是她自动屏蔽的音频。小时候脑瓜里满是问题,跟我妈提一个挨一顿骂,或者干脆充耳不闻,我以为她没听见,重复好几遍,我妈只盯着电视嗑瓜子儿,那副样子,我现在想起来都抑郁难平。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从小到大,几乎每个周末,每个假期我都要挨打,因为洗衣服没放好盆儿,因为盛大米饭手法不对,因为叠被子没放方正……甚至有时候挨完打我都不知道理由。印象中一件事情,即便是第一次做也不允许做不好,稍微有一点不圆满的地方,就要挨打挨骂,我妈永远都不会给我学习的机会,我的成长里从来没有鼓励和肯定,只有打击和否定。

童年时候,没有快乐,每个周末别人开心放松,而我在想,这个周末不知道又要为啥挨打。每个周一顶着一双哭过之后的肿泡眼去上学,同学一脸诧异。

少年时候,我和我妈的沟通除了被骂就是相互对骂,再或者挨打,从来没有正常的沟通,哪怕像大街上闲聊的那种说话模式也从来没有。我只是她的附属品,可以被随意忽视和撒气。印象最深的两次,一次是她用脚踩着我的头在门口角角里骂我。另一次是她亲口对我说:你肯定是最我最不爱搭理的孩子。这两次我都伤心难过极了,怨恨在成长中分分秒秒被滋养。

长大以后,我和我妈渐渐习惯了互不干涉的彼此,我接受重男轻女的她,她也接受不如意的我。我们依然没有沟通,也完全不需要沟通了。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而我弟弟,从小到大都是被包容的对象,我妈说他好乖,从来不哭不闹,不像我。对啊,被包容呵护着,分分钟能骗到钱去逍遥,做再错的事都没错,闯再大的祸都有爸妈给收拾烂摊子,真不知道他有什么理由哭闹。

被父母给予厚望的弟弟,长大后,俨然已成为一个尝惯了不劳而获的人。步入社会以后,他做的事情,几乎都是投机倒把,贪婪妄想之类。沉迷网游,赌博,骗人,也被骗,并一如既往乐此不疲的骗他爹妈,到头来,还是他爹妈最好骗,所以他坐拥两大后盾给他擦屁股,永远高枕无忧!他的概念里,没有责任心这个词汇。

我弟弟的钱来的快去的也快,饱一顿饿三天,饱的时候对全世界都大方,呼朋引伴,威风凛凛。饿的时候父母是救急站。我妈尝过弟弟小时候挥霍般的大方,并把这视为儿子孝顺的表现,更以此为抨击女儿不孝顺的理由。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你永远说服不了一个被慈母心蒙蔽的母亲,就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灵魂。

我妈把全部的过错都推到我身上,把全部的厚望都给予到弟弟身上。

这些年,我背负着真真假假的全部的错,弟弟被包裹着大大小小的全部的爱。我们在两个极端下成长,其实,都是不健全的人格。

而那颗重男轻女的心,倒是爱子心切啊,可确是害子不浅啊,倒是恨女恨到不行啊,可又能怎样啊。

到头来,谁的错?古人云,种瓜得瓜,自食其果罢了。

而我,只要活着,就是对的!

重男轻女,慈母败儿,自食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