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本期导语:

“所有的罪恶,都在人类贪婪的地方扎了根“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那天清晨5:30的闹钟,敲醒平凡的清晨,打开手机就是看到满世界南风窗关于鲍毓明的性侵事件的报道。印入眼帘的是“高管”“未成年少女“”性侵“"强暴“等字样,大家的呼声也是一边倒的同情弱者,打击施暴者。

这个看似多么合理的社会舆论,世界就应该是正义的样子。但人们往往追求正义的时候,却通常会忽略掉真相,事到如今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似乎可以从中引发一些思考。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翻开鲍毓明的履历,简直就是社会精英的标准范本。1972年出生,1994年获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美国桥港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具有中国律师资格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资格,曾获全国十佳总法律顾问。曾任美国思科和美国新闻集团等跨国企业资深法律顾问,中兴通讯独立非执行董事、杰瑞股份及其附属公司(合称“杰瑞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

整个事件4月9日被披露以后,截止到现在,杰瑞集团发布声明已经与鲍毓明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4月10日,中兴通讯董事会已收到鲍毓明辞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的申请。4月11日,剧情反转,鲍毓明称自己与受害者非“养女关系”,自己是被恩将仇报。4月13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导鲍某某涉嫌性侵案。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还原了大概事件的进展,平铺直叙毫无感情描述,不是代表我不同情弱者,也不是我可惜精英人设的崩塌,只是我们除了去可怜受害者,憎恶施暴者以外,我们应该需要做些其他什么。

我们期待的真相也应该会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而逐渐的水落石出,大众对这件事的关心最终都会有个结果。希望你们见证结果的时候,不只是单方面的去评价是非观,而是思考人是如何走向这一步的堕落。所有的堕落背后都有一双手在助力,或多或少的促进悲剧的加深。

在这个时间里,我们不妨去观察下受害者成长环境,未亲自去实探过,也无法还原故事情节。但惟独一点,一个成年的女性在经过半年的接触,将自己的未满14岁的孩子让一个中年男性带走。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母亲”,我们不得而知。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鲍毓明虽然尝试洗白自己,但没有一针见血的为自己脱责。就说明这起事件背后,有我们不为人知的社会乱象。那么这个社会乱象到底是什么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东野圭吾的电影《白夜行》: (在2020开篇之际写来鼓励自己),没想到电影里情节,在2个月后,人间真实上演。

故事里讲的就是,女主从小被自己的母亲送去给各种有特殊癖好且成功的中年男人“xx”,这里省略了一个词,因为我发现用什么词都是在对女性的侮辱,但恰巧构成这种侮辱发生的主导者,却是孩子最亲近的母亲。所以,最隐晦最肮脏的事情从来不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相反,它总是在熟悉的圈子里滋养起来。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我们总是告诫人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吞噬人性的通常都是温柔的魔爪,无助的人总是防不胜防。

今天事件的受害者,或许要花上一生的时间都无法治愈自己。她的母亲的确是真实带她来感受人间疾苦。她将这把刀亲手插向自己的孩子,并试图告诉大家:我想给我女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这背后的交易我们可以深知。一个满足了所谓的癖好,一个满足了所谓的良心。

如今事件的败露,就是交易的失败,彼此利益决裂。受害者与施暴者貌似同时都变成“弱者”。我不是冷漠的写手,我此刻内心的情绪也极其复杂与揪心。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事件的本身,当个愤怒的看客是一点问题也解决不了。与其这样,不如客观的去分析问题的本身。

我们这些看似健全的人还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还能为身边正在成长的人提供什么帮助,传递什么价值观,如何思辨的去处理所有的事情,我想这是一个文明到极致的社会,必然经历的痛。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我们正确对待受害者,理性防范施暴者。社会的伤害必然不会陡然消失,我们有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也一定有应对暴力的方法。

我并

不想把这件事跟女孩子的受保护扯在一起,同样是未成年人,男孩子一样值得被保护。这也跟女孩子能不能自由穿短裙的关系不大,女孩子的自由不是建立在衣食住行上,而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高度文明之上。

如果社会不够文明,我们呼吁保护的是所有的未成年人,而不应该把“女性”“少女”这样的词眼放的那么显眼。


鲍毓明事件引发思考:一个失职母亲背后的社会乱象


阳光与黑暗总是相对的。女性想要的自由从来不是在街上随意穿着,而是高度自由且自律的独立思考。充满才华与丰盈的大脑,才是异性值得剽窃的性感。

如果你关心着人间疾苦,就不应该带着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去讨得观众的呼声,恰巧是理性的呼吁才能改变事件本质

吐槽的声音必然也会像洪水猛兽般袭来,但我依旧坚持社会乱象是有人在助推市场需求。杜绝这种需求的话,请用阳光去照亮每个人内心的黑暗吧。唯有阳光滋养出来满眼希望。

但我们也应该知道,黑暗从来不会消失,只是会暂时隐藏起来。

光越来越高,黑暗变得越来越小。

END#

说说你有被黑暗吞噬的时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