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后期应该还是会猛涨吧?毕竟有些国家靠这吃饭?

寻找评论区的您


能源安全是每个国家都要考虑的问题。

不要看美油宝跌成负数就对石油产生偏见,这只是特殊情况叠加产生的特殊事例,一百年也遇不到几次。

疫情凶猛,很多国家的经济处于停转或是半停转,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没谁能独善其身。就拿我国封城这两个月来说,工厂基本停产,汽车基本不跑,连人都很少出门。石油再好,价格也得参照使用量巨幅降低这个基本面。

不过今年的情况确实不正常,在新冠疫情还没这么严重的时候,沙特、俄罗斯两位石油巨头已经争得不可开交,沙特嫌油价低,想拉上俄罗斯减产,被拒绝后直接开动马力加大产量,来了次两败俱伤的打法,把油价干到20美元。

结果俄罗斯还能撑得住,美国受不了了,他们的页岩油成本太高。

就现如今这种情况再拖下去,那些依靠卖油为生的国家最难过,多卖吧一是没人要再是卖不起价钱,少卖又起不到什么作用,实在太尴尬。他们只能指望疫情早些过去,全球经济回暖,继续过去的土豪日子。

其实这么低的油价,哪个国家不想多储备一些?实在是没地方装了,无数巨型油轮都满载着石油漂浮于各处海面。

新能源喊了那么多年,虽有所进步,但大多还处在纸上谈兵的水平,比如能获得大量补贴的电动汽车,贴钱还比传统燃油车卖的贵,续航能力也比较有限,如果不是跑固定路线,连充电桩去哪找都不知道。

因此啊,传统能源至少在几十年内还能稳居主导地位,产油国个个想多赚钱,呕气搞竞争降价只是偶然现象,石油不说猛涨,只要需求恢复,价格回升还是大概率的。


史海寻踪


石油后期猛涨概率很大,但是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一是需求量恢复正常水平。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需求量大幅萎缩,根据统计目前需求量(需要端)减少到了2900万桶,而欧派克+等国家协议减产仅仅970万桶,因此供应端与需求端差距很大,生产出的石油不能快速吸收,造成严重过剩。

二是欧派克+及非欧派克再协议减产。最好减产到能够与需求量相当的水平线,或者供应量覆盖需求量,这样才能恢复石油价格预期信心。石油市场预期是以需求数据为基础,预期上来了,价格势必出现反转。再次协议减产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为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不一样。

三是全球经济快速恢复到准正常水平。尤其是中国美国两大经济体,如果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对于市场信心将会产生很大强化作用。

事实上,石油期货远期合约已经暴涨400%,意味着敏感的期货投资者已经预期未来石油价格的大幅反弹,虽然短期合约出现了负值,但这仅仅是期货,而不是现货。现货没有那么悲观。远期合约代表着市场对于未来的价格预期

四是每个国家的利益驱使。超低石油价格是大国博弈的结果。

沙特是为了抢占国际石油份额,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巨大的需求量。但沙特由于高度依赖石油收入,并且国家的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石油收入,所以超低石油价格不符合国家利益。

俄罗斯的目的是为了压低石油价格达到搞垮美国的页岩油行业。但俄罗斯经济也是大部分依赖石油。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前美国一直在趁机增加产量抢夺石油市场份额,而页岩油的成本比较高在40美元左右,因此超低石油价格势必让美国的页岩油遭到巨大压力,甚至于很多企业会因此破产倒闭。

所以,超低石油价格不符合三个国家的战略性利益,这三个石油大国都无法漠视石油价格的低企,所以未来石油减产提升石油增加石油收入是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未来石油价格势必会大幅上涨,目前的值负值价格仅仅是突发事件的影响,情绪化的放大所致,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盘古论市


石油毕竟是无限的需求,且是有限的资源,后期肯定会大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