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勵志之陶侃勵志

陶侃是東晉人,在廣州做官。當時的廣州地區,生產落後,人口不多。

陶侃在那裡沒有多少公事可辦,生活很清閒。

但陶侃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為了鍛鍊身體和磨練意志,就叫人將一百多塊磚放在院子裡。

每天一早,陶侃就把磚搬運到外面去,到了晚上,又把磚搬進屋子裡。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家裡人覺得奇怪,就問陶侃為什麼要這樣做。

陶侃回答:“我將來是要報效國家做大事的,

如果生活過於舒適,將來怎麼能擔當重任,為國家效力呢?”

過了幾年,陶侃終於被調回中原,被皇帝重用。

陶侃回到中原以後,儘管公務繁忙,可是在廣州養成的搬磚習慣一直沒有放棄,

以此來磨練自己的意志。他常對人說:“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

至於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怎麼能夠天天玩樂?

活著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

傳統文化勵志之陶侃勵志

【故事啟迪】陶侃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胸成大志,珍惜時間。

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所作為。年輕人不應該放棄理想,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好多願望,

這些就是生活的動力。

但是,願望的實現不是想想就能實現的,

需要為之付出、為之奮鬥才能實現。

因此,青少年都應該珍惜時間,朝著自己的願望努力,爭取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它、擁有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