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故事: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斋中聊梦不说史,新奇歪事三张纸,槐树作伴龟报时,献君一篇小故事。

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1.

农村的风俗,复杂繁缛且各地又不同,甚至小到一村一规矩,一乡一习俗。所谓入乡随俗,入一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似乎也就有了一个标准,顺了大家称赞得人尊敬,违了恶语如潮避之驱之。到了现在,农村已和城市互通,一些老风俗渐渐淡化,然后有些“新规矩”却出来了,并不知道是谁先起头想的这些规矩,总之啊,没什么意思的烂规矩毫无好处可言。

这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的邻村出现过。

那是前几年的一个冬天,邻村的程家办满月酒,由于程家四代独苗,到这一代是先有了3个闺女,最后终于得了一儿子,全家的喜悦全表现在对待这个单传独苗的满月酒上,老大女儿只象征性地办了办,来了几个亲戚打发了事,后面俩女儿就没办,可这个儿子,程家甚至想把全乡的人都邀过来,只包办酒席的伙夫就请了三拨,桌子是按300桌定的,除了亲朋好友、远亲近邻,连出了五服的、朋友的朋友甚至平日里有些许矛盾的,都喊着请了过来。

这来的乡亲中,有一户是程家隔壁村的,全家姓李。话说这程家和李家有个陈年往事,由于两家的耕地相邻,耕地上的祖坟也随着逝去的人越来越多而越来越近,两家就在这个问题上有过矛盾。但程家诚意邀请,李家也就去了祖孙三代外加一个孙媳妇共四人。

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2.

程家不算什么名家望族,但由于家族大,前来贺喜的人还真来了不少,300桌最终坐满250来桌,占用了村中的大广场、几条大路外加程家几户的院子。

由于和李家有过节,程家为表示一下,专门让李家坐在了离自己家较近的大路上,没让他们和别的乡邻一样坐到大广场去,这其实就是乡里人的一种化解矛盾的行动表示。李家呢,看程家这样安排,倒也认可,四个人对程家人都笑呵呵客客气气的。

本来程家的意思是让酒席持续一下午,到晚上如果谁想继续吃就留下,但只在中午吃完饭就出事了。事件的起因很荒唐,竟是因为一碗汤。农村人吃饭酒少不了,很多人不存在开车的问题,就大肆地喝,喝多了主家就要上解酒的汤,这事儿就出在这汤上。

在午饭差不多的时候,程家看很多人都东倒西歪了,于是就开始上解酒汤,第一锅汤是酸甜鸡蛋丸子汤,的确能解酒。由于本院里的亲戚由于要张罗事都没怎么喝,于是程家人就先把汤端给了院外大路上就近的一个桌上,这桌上坐的,恰恰是李家人。

在程家所在的村,此汤的名字很普通,就是鸡蛋汤或鸡蛋酸汤,而在3里外的李家所在村中,管此汤叫“滚蛋汤”。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但大家就是这样叫的,而且,在李家那边从不敢在招待客人时用,原因也因为这个名字,想喝了都是自家煮自家喝。(在这里我也很奇怪,此汤在别的不少地方也叫滚蛋汤,却不会受到此等对待。)

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3.

那这还了得?李家老爷子一看四周,唯独给他们这一桌上了大大的一碗“滚蛋汤”,这意思很明显嘛,明里是让我们滚蛋,实际上是让我们的祖坟迁走吧?李家老爷子和长子当场就火冒三丈,站起来就要掀桌子,由于还有别的客人忍住了,但看到一个程家人从院内出来,忍无可忍的李家长子拎着他的领子照脸就是一拳,大吼一声:你骂谁呢?!

由于打得太狠,程家那人嘴角迸血大叫一声就倒地了。几个程家人一看,马上就和李家人纠打在一起。这一下,瞬间让混乱传染了整个宴席,远在广场的人也都来了,劝架的劝架,看热闹的看热闹……大路两旁里三层外三层,中间战场你三拳他三脚,碗碟炸响脆三声闷三声……

直到程家大老头子出来把大家拉来,两位老人才叫大家住了手。一场宴席就这样结束了。

当事件的起因被说明白后,两家人很是哭笑不得但又感觉丢脸。程家的老人看得很开,认为是对方误会了,而年轻人却认为不能就这样算了。李家年轻人倒是看开了,可老人却气不过,认为就是在骂他们。最后,两家虽进行过多次协商,还是解不开这个矛盾,特别是在李家老爷子因此事病重并去世后,李家算是彻底不原谅程家了,事后两家人又是烧对方麦秆,又是半夜砸窗户,又是抹粪又是骂街,直到两村村长出面商讨,两家才罢了。

这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还一直流传在我们那十里八村,而“滚蛋汤”这种东西,几乎再也没在我们那附近的饭桌上出现过。

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本一件很小的事,如果李家不那么大火气,好声问问程家人这汤是个什么意思,或者程家多了解一下别村的规矩,哪还有这种事的发生?

【故事完】如您感兴趣,请关个住,点个赞,拍个砖哦,明天还给你好看的故事。

农村酒席上了一碗“滚蛋汤”,竟引发两家恶斗,最后的教训惨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