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現代忍者學校,竟成為中國間諜機構的搖籃?

忍者,是日本特有的一種特殊人物。忍者們通常自由研習隱身術、盜竊術、暗殺書、被捕之後的忍打不供術。他們術術都要精通,精妙全在一個忍字。統治一個國家離不開武力,日本貴族無不重用武士。武士忠誠,勇敢,但有一個卻點就是不能忍,遇到失敗總想著切腹自盡,而忍者卻能忍受武士之所不能忍,忍受失敗,忍受屈辱,忍到反攻勝利。武士揚威於白天,而忍者潛行於黑夜,到了維新時代,武士被軍隊取代,忍者就變成了間諜。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一所名為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的學校,雖然它的校址在上海,但實實在在是日本人建立的一個間諜學校,目的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瞭解中國,並且在中國展開一系列的間諜活動。

日本的現代忍者學校,竟成為中國間諜機構的搖籃?

上海東亞同文書院

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創辦於1901年,但它的源頭可追溯到1886年,陸軍中尉荒尾精在漢口開設了一家名為“樂善堂”的日本藥店,其實這是日本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個情報機構,以經營眼藥水、藥材、書籍等為名並,提供經費,開展對中國調查的試行調查,範圍主要在西北和西南地區。1890年他又在上海的英租界開辦貿易機構,“日清貿易研究所”,培養了一批精通中文的間諜人才。後來他的同學根津一接管了“日清貿易研究所”,招收了150名日本學生入學,目的是學習中國的語言,並且瞭解中國的社會狀況和商務習慣。1892年,根津一根據這些年實地調查的材料編寫了《清國通商總覽——日清貿易必攜》一書,成為當時日本對華各項活動的專用百科全書。

日本的現代忍者學校,竟成為中國間諜機構的搖籃?

日清貿易研究所東校舍

1900年根津一繼承了因資金不足而停辦的“日清貿易研究所”的衣缽,在南京創辦了南京同文書院,後因義和團運動,1901年初,遷址到上海,並更名為“東亞同文書院”,在當時,被日本只是青年視作“夢幻的名牌大學”。

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的校園是一組龐大的歐式建築,花崗石牆面,雕花鐵窗,豪華程度堪比外灘的英國銀行。早期的校址位於租借的繁華地段,毗鄰的都是國際大公司。“書院”,在中國古代是私人創辦的學校的名稱,明代大學問家朱熹曾創辦白鹿書院;“同文”,在中國有翻譯的意思,清朝內閣曾設立同文館;“東亞”,是指亞洲東部沿海,包括日本和中國這樣的太平洋國家。校方解釋說“東亞同文書院”,就是化古通今,融合日中。但其實,同文書院名義上是一所由東亞同文會創辦的一所私立學校,但實際上是由日本的軍部和外務省暗中控制,用以培養專門的“知華派”,達到了解並滲透到中國各個階層的間諜目的。同文書院在1920年之前只招收日本學生,後來才開始招收中國學生。分為日本部、中華部,多數是日本各縣的優等生,也有少量的中國尖子生。每個年級150人,全校600多人。

學生待遇更是超過中日兩國的所有學校,全部生活都實行配給制度,從衣食住行到筆墨紙張都是有學校統一購置發放。從這裡畢業的日本學生個個都能高就,或是分配到外務省任公務員,或到滿鐵等駐華經濟機構任職。中國畢業生也很吃香,都是政府部門和對日貿易公司的搶手貨。校園生活雖然是半軍事化管理,但與一般的軍事學校不同的是,這裡的課程,沒有射擊、爆破、下毒、竊取那些特務科目,卻有許多國際通行的社會科學內容,而且採用中日雙語教學,會計學還會用英語上課。

那些暗殺、盜竊等非法手段,圈內叫“髒活兒”。這些都是“下三濫”忍者的活,現在被稱為“行動間諜”,是最底層的特工。同文書院培養的都是高級人才遊走官場,批閱文書,戴著白手套就能拿到情報。這種動腦子的“情報間諜”,起手就是幕僚。同文書院養成的人才,比中國更中國,能夠與中國的上層人士交往,能夠進入中國的內地調查,能夠寫出長篇情報的分析報告。同文書院的每期畢業生,都要進行畢業大旅行,到中國各地現場調查,而後撰寫長篇報告。這些報告一律抄印五份,呈送外務省、農商務省、陸軍參謀本部、東亞同文會和東亞同文書院,作為中國偵測研究的基礎資料。

書院繼承了樂善堂和日清貿易研究所的傳統,通過實地訪問的方式研究中國,從第一屆開始,每屆學生以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幾個人為一組,對中國各地進行訪問,有的團隊甚至直接目睹了中國近代的大事件,如武昌起義,北洋軍閥混戰,“五四運動”後全國的反日運動等等,並做了詳細的記錄。

學生的調查內容涉及到中國各地的經濟、商業、地形地貌、風俗習慣以及地方的行政組織,對經濟的調查更是細化到了金融、交通、水運、農業等各個方面。記錄方式出口量可文字外還有圖表、素描速寫、照片等。40多年間,共有5000多學生參與調查,旅行線路700餘條,遍及出西藏外所有省區,有的還涉足到東南亞和俄國西伯利亞及遠東。

日本的現代忍者學校,竟成為中國間諜機構的搖籃?

路線圖

從藥店到研究所再到學校,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這麼迫切的盯著中國的後院,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一樣這麼重視情報工作,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去培養“知華派”。更是把土肥原賢二這個最大的日本間諜,當作學校的正面人物來宣傳。

日本的現代忍者學校,竟成為中國間諜機構的搖籃?

土肥原賢二

當然,有黑暗的地方,光明必定會來臨,1921年湖北黃梅人梅電龍進入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學習,梅電龍受到他伯父梅寶璣的影響,雖然親近日本文化,但十分反對日本侵華。“五卅慘案”,日本紗廠老闆殘殺共產黨員顧正紅,中共上海地委部署抗議活動,重點就是學校,而梅電龍就是上海的外國學校聯合行動中的“急先鋒”。

日本的現代忍者學校,竟成為中國間諜機構的搖籃?

梅電龍

1924年,梅電龍加入共青團,在徐家彙區建立第一個團支部,,成員都是同文書院的學生。1925年轉為黨支部,也是中共在上海核心城區最早的秘密組織“徐家彙獨立支部”,由於主要成員都是同文書院的學生,又稱“同文支部”。

世間的事就是這麼諷刺,日本人幾十年心血建立的間諜學校,居然成為中共的組織基地,而且是上海反日運動的基地,並培養出了一批像梅電龍這樣諜戰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