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兩年前,一隻熱愛旅行完了還老愛給人寄自個明信片的綠色蛙,刷爆了各大社交軟件(沒錯,說的就是《旅行青蛙》)成為當年的黑馬遊戲,而“佛系”一詞也伴隨著《旅行青蛙》的爆火,成為了那一年的熱門關鍵詞。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和蝴蝶約會的蛙兒子


人手“一隻蛙”的景象還歷歷在目。


而今,另一款治癒系遊戲又再次捕獲眾人的眼球。


“猛男”必玩《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3月20日,任天堂發售的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物之森》)再一次燃爆了朋友圈,遊戲發售僅三天,在日本實體銷量就達188萬套,甚至打破Switch遊戲史上的首周銷量紀錄。對比手遊,Switch受眾相對較少,這樣的火爆實屬意外。


那麼,《動物之森》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


在《動物之森》中,玩家可以創建一個可定製的角色,去往無人島生存。而無人島的時間、地理位置都被設定與玩家現實中所處的地方一致。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圖片來源見水印


同時,遊戲內沒有設置明確的主線任務,在島上玩家可以做任何事情,比如和動物鄰居一起摸魚、種田、捉蟲、搞建造等,只要你想做,沒有什麼不可以。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動物之森》裡也可以搞“淘寶”


而所謂無人島的設定,正運用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箱庭探索。


‘箱庭’是由馬里奧之父——宮本茂,提出的遊戲設計理念。在這套體系下,遊戲的空間會被設計成一個微縮的日式庭院。


遊戲設計師會在這個空間裡放入各種‘玩具’,供玩家探索、發現、交互。它不會太大,以至於過分空曠,也不會太小,導致玩家很快就厭倦。這幾乎成為了任天堂最重要的遊戲設計理念。


為什麼年輕人這麼買賬?


遊戲火爆的背後往往能夠折射出玩家心理。


2018年《旅行青蛙》的爆火,同樣能夠反映出當時年輕人的心理狀態。倆年前,在Z世代(泛指95後)中普遍流行的是“喪”文化、“毒”雞湯。


"喪文化"是指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

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

以"廢柴"、"葛優躺”等為代表的"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是青年亞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一個縮影,它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在一種程度上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和社會心理的一個表徵。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被“喪文化”籠罩的年輕人們,想要逃避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而此時《旅行青蛙》的誕生,正好給予了玩家一個心理突破口,從治癒系的畫風到遊戲場景中對小細節的刻畫,來喚起玩家去尋找心中的那份“小確幸”。


和《旅行青蛙》的火爆原因相似,今年疫情的出現,Z世代們被迫待在家中,同樣被生活壓垮的年輕人急需心理層面的“治癒”,對美好生活進行一番想象,而《動物之森》的發售正好符合年輕人在生活壓力下而選擇追求內心平和的態度。


同時,因為畫風萌趣可愛,不少玩家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設計成果或人生感悟,微博上關於《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超話閱讀已超過3.5億。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與其他氪金類遊戲藉助買量不同,《動物之森》幾乎全靠用戶自然流量,也就是“社交裂變”,不僅營銷成本低,轉化率也相當高。


人類是有強烈社交需求的群居動物,當身邊很多人在討論某一項事物的時候,出於“從眾心理”也會去了解一下。而《動物之森》給大家帶來的社交滿足感,也讓疫情之下的年輕人在某種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旅行青蛙 以 佛系 動物之森 憑治癒 成名 背後是青年人的焦慮

當週圍人都在玩《動森》,你還抗的住嗎?


總而言之,遊戲火爆的背後往往能夠折射出玩家心理,而社交屬性和心理投射則是吸引玩家沉澱的重要因素


《動物之森》設定的超高自由度以及包容性,讓玩家們可以置身其中,把天馬行空的想法表達出來,讓遊戲本身就像是玩家對於自身心靈的探尋,這或許才是《動物之森》真正火爆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