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A股半导体概念:潮水退去方能显露真正的高新电子股


深掘A股半导体概念:潮水退去方能显露真正的高新电子股

道琼斯指数本周出现了单日最大涨幅,而上周出现了道琼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都在1200点左右。标普500从25号开始日内上涨无量,下跌放量,这种走势持续了4天,一直到29号才探底回抽。作为国际半导体行业领先指标的费城半导体指数2月14日摸顶后就一直在回落,目前也刚开始回弹。不过,客观上讲,无论什么原因,标普的波动反应是有点过度的。国际外围股市对A股盘面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上涨的主力板块是科技半导体股,而国际股市震荡的主力恰恰就是科技板块。

深掘A股半导体概念:潮水退去方能显露真正的高新电子股

虽然A股科技半导体板块本周有了技术上的超跌反抽,但是其上涨的势头就此平静下来,热度开始降温。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审慎地对待半导体概念的未来走向和各个上市公司基本面。从未来经济发展而言,科技仍然是不衰的产业,也是主要经济增长领域,所以长期是看好的。只不过,看好趋势和看好这个产业不等于看好每一个细分市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演绎高利润和高速扩张。

一、首先要了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芯片企业的分类,从上下游看,分为三类。上游技术壁垒很高,中游资本壁垒较高,下游相对壁垒低一些

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从工艺流程上可以分为三类企业,第一类是上游的设计、设备和材料企业,例如INTEL、高通等;第二类是生产制造和加工,包括晶圆制造和加工;第三类就是封装测试,以及外围辅助产品。

这三类企业上游和中游国际集中度都比较高,中游的晶圆制造加工,投资巨大,技术壁垒很高,集中度最高,全球最大的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接近80%,其中巨无霸台积电就占了50%以上,国内最大的代工厂是中芯国际。但技术处于垄断的是上游的电子设计EDA,市场格局是国际三大厂商新思(Synopsys)、锵腾电子(Cadence)、和被西门子收购的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三足鼎立,占世界70%的市场份额。1993年,国内研发出了首套国产EDA系统,至今也仍落后,我们国内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这三家吃掉了。

在设备和材料领域,国际上也是垄断的,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设备领域收入规模最大,生产除光刻机之外的全部半导体前端设备,2018财年收入172.5美元;荷兰的ASML是半导体主要设备高端光刻机的全球第一,2018财年收入125亿美元。

二、国际上显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指标是费城半导体指数,是美股对半导体企业编制的指数,主要包括上游和中游企业

费城半导体指数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半导体指数,它涵盖了全球半导体设计、设备、制造、 材料等方向, 其走势是观察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指数的指标股包括了上游的设计、设备和材料企业,中游包括了晶圆代工企业,但不包括下游封装测试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技术门槛比较低。

费城半导体指数包含了30家成分股,并且紧密跟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成分股的名单,当前核心的公司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目前的成分股,可以划分为17家设计厂商、5家设备厂商、2家制造厂商和6家IDM厂商,IDM厂商就是每个环节都做。这30家公司2018财年收入合计3037亿美元,利润合计810亿美元,目前合计的总市值达到了1.6万亿美元。

三、对应费城半导体指数,A股的半导体50也囊括了主要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公司,但严格意义上符合三类分类的企业很少,基本都是集成商

A股的半导体50的50家半导体公司2018年利润合计80.5亿元,2019前三季度利润合计88.5亿元。但半导体50的股票符合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三类分类的公司非常少,这个仔细研究下上市公司的经营分析基本都可以看到。芯片设计企业国内最大是HW海思,500亿人民币左右;其次是上市公司的韦尔股份收购的北京豪威规模大概100亿人民币左右;设备生产企业有北方华创,2018年收入4.7亿美元,能供应刻蚀机、PVD等设备;下游封装测试企业中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进入了世界前十,这反而是本土厂商规模比较大的一个领域。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1期和2期也投入了上市公司中基本上所有的新技术企业,不过股价最高的一些股票中没有他的身影,但国家投入的这些电子半导体公司实力很强,基本引领了半导体概念股的上涨。

深掘A股半导体概念:潮水退去方能显露真正的高新电子股

四、走势调整期间,应当静心回看上市公司的主力产品和市场竞争态势,也要深入分析这些产品的毛利率和技术壁垒,选取真正有技术潜力和持续扩张能力的企业

顶尖的技术含量和研发难度决定了产业的高价值量。根据日本通产省的统计,按照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来计算,如果船舶为1,则汽车为9,电视机为50,电子计算机为300。半导体则是电子计算机和消费产品的核心,产业价值量更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费城半导体指数是国内科技股的一个领先指标,比创业板指数和半导体50更具有先导性。这个指数2018年12月指数见底,随后持续上涨,2019年四月底回调,之后6月底重新启动,一路上涨到今年2月14日盘中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出现了回撤。而我们的半导体50,从2019年6月中旬到现在的涨幅也超过了150%。

目前,全球科技股回落,A股上市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走势也在调整,从美股看,现在的调整幅度已经基本类似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了,再向下调的空间实在有限。在调整期间,我们可以不再过多关心走势,也就有时间静心深入分析这些企业的产品。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呢,你就会发现生产规模虽然在扩张,但是增长逻辑并不是技术垄断的增长逻辑。因此,我们需要挖掘的是哪些企业的核心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哪些企业的核心技术有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技术突破,例如5G就是典型例子,哪些企业的产品能够进口替代。

很多人说,那究竟是哪些呢,了解了上面的半导体企业分类,再看一下企业的产品和主营,答案就很清楚了。科技往往意味垄断,而垄断才意味着高利润和高成长,因为它在一段较长的时期不可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