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A股半導體概念:潮水退去方能顯露真正的高新電子股


深掘A股半導體概念:潮水退去方能顯露真正的高新電子股

道瓊斯指數本週出現了單日最大漲幅,而上週出現了道瓊斯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都在1200點左右。標普500從25號開始日內上漲無量,下跌放量,這種走勢持續了4天,一直到29號才探底回抽。作為國際半導體行業領先指標的費城半導體指數2月14日摸頂後就一直在回落,目前也剛開始回彈。不過,客觀上講,無論什麼原因,標普的波動反應是有點過度的。國際外圍股市對A股盤面的影響還是蠻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上漲的主力板塊是科技半導體股,而國際股市震盪的主力恰恰就是科技板塊。

深掘A股半導體概念:潮水退去方能顯露真正的高新電子股

雖然A股科技半導體板塊本週有了技術上的超跌反抽,但是其上漲的勢頭就此平靜下來,熱度開始降溫。也給了我們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審慎地對待半導體概念的未來走向和各個上市公司基本面。從未來經濟發展而言,科技仍然是不衰的產業,也是主要經濟增長領域,所以長期是看好的。只不過,看好趨勢和看好這個產業不等於看好每一個細分市場,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演繹高利潤和高速擴張。

一、首先要了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芯片企業的分類,從上下游看,分為三類。上游技術壁壘很高,中游資本壁壘較高,下游相對壁壘低一些

集成電路芯片的生產從工藝流程上可以分為三類企業,第一類是上游的設計、設備和材料企業,例如INTEL、高通等;第二類是生產製造和加工,包括晶圓製造和加工;第三類就是封裝測試,以及外圍輔助產品。

這三類企業上游和中游國際集中度都比較高,中游的晶圓製造加工,投資巨大,技術壁壘很高,集中度最高,全球最大的三家公司市場佔有率接近80%,其中巨無霸臺積電就佔了50%以上,國內最大的代工廠是中芯國際。但技術處於壟斷的是上游的電子設計EDA,市場格局是國際三大廠商新思(Synopsys)、鏘騰電子(Cadence)、和被西門子收購的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三足鼎立,佔世界70%的市場份額。1993年,國內研發出了首套國產EDA系統,至今也仍落後,我們國內市場95%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這三家吃掉了。

在設備和材料領域,國際上也是壟斷的,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在設備領域收入規模最大,生產除光刻機之外的全部半導體前端設備,2018財年收入172.5美元;荷蘭的ASML是半導體主要設備高端光刻機的全球第一,2018財年收入125億美元。

二、國際上顯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指標是費城半導體指數,是美股對半導體企業編制的指數,主要包括上游和中游企業

費城半導體指數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半導體指數,它涵蓋了全球半導體設計、設備、製造、 材料等方向, 其走勢是觀察全球半導體行業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指數的指標股包括了上游的設計、設備和材料企業,中游包括了晶圓代工企業,但不包括下游封裝測試企業,因為這類企業技術門檻比較低。

費城半導體指數包含了30家成分股,並且緊密跟蹤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斷地調整成分股的名單,當前核心的公司主要還是集中在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目前的成分股,可以劃分為17家設計廠商、5家設備廠商、2家制造廠商和6家IDM廠商,IDM廠商就是每個環節都做。這30家公司2018財年收入合計3037億美元,利潤合計810億美元,目前合計的總市值達到了1.6萬億美元。

三、對應費城半導體指數,A股的半導體50也囊括了主要的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公司,但嚴格意義上符合三類分類的企業很少,基本都是集成商

A股的半導體50的50家半導體公司2018年利潤合計80.5億元,2019前三季度利潤合計88.5億元。但半導體50的股票符合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三類分類的公司非常少,這個仔細研究下上市公司的經營分析基本都可以看到。芯片設計企業國內最大是HW海思,500億人民幣左右;其次是上市公司的韋爾股份收購的北京豪威規模大概100億人民幣左右;設備生產企業有北方華創,2018年收入4.7億美元,能供應刻蝕機、PVD等設備;下游封裝測試企業中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進入了世界前十,這反而是本土廠商規模比較大的一個領域。

此外,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的1期和2期也投入了上市公司中基本上所有的新技術企業,不過股價最高的一些股票中沒有他的身影,但國家投入的這些電子半導體公司實力很強,基本引領了半導體概念股的上漲。

深掘A股半導體概念:潮水退去方能顯露真正的高新電子股

四、走勢調整期間,應當靜心回看上市公司的主力產品和市場競爭態勢,也要深入分析這些產品的毛利率和技術壁壘,選取真正有技術潛力和持續擴張能力的企業

頂尖的技術含量和研發難度決定了產業的高價值量。根據日本通產省的統計,按照單位重量創造的價值來計算,如果船舶為1,則汽車為9,電視機為50,電子計算機為300。半導體則是電子計算機和消費產品的核心,產業價值量更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費城半導體指數是國內科技股的一個領先指標,比創業板指數和半導體50更具有先導性。這個指數2018年12月指數見底,隨後持續上漲,2019年四月底回調,之後6月底重新啟動,一路上漲到今年2月14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之後出現了回撤。而我們的半導體50,從2019年6月中旬到現在的漲幅也超過了150%。

目前,全球科技股回落,A股上市的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企業走勢也在調整,從美股看,現在的調整幅度已經基本類似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時候了,再向下調的空間實在有限。在調整期間,我們可以不再過多關心走勢,也就有時間靜心深入分析這些企業的產品。這些企業有什麼特點呢,你就會發現生產規模雖然在擴張,但是增長邏輯並不是技術壟斷的增長邏輯。因此,我們需要挖掘的是哪些企業的核心技術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哪些企業的核心技術有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實現技術突破,例如5G就是典型例子,哪些企業的產品能夠進口替代。

很多人說,那究竟是哪些呢,瞭解了上面的半導體企業分類,再看一下企業的產品和主營,答案就很清楚了。科技往往意味壟斷,而壟斷才意味著高利潤和高成長,因為它在一段較長的時期不可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