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不管你有多疼爱自己的孩子,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独自去面对这个社会,他得承担更多的事情。所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如果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差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将会很难独自去面对这个社会。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案例:

3岁的小美,平日里除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还很爱跟隔壁家6岁的小爱姐姐的身边,不管小爱姐姐走到哪,小美都会跟在小爱姐姐的屁股后面,俨然是一个“小跟屁虫”的模样。

本来孩子之间的友谊,家长们不应该过多插手,可是小美爸妈却发现,每次女儿很开心地去找小爱姐姐玩耍时,小爱姐姐似乎都不太乐意搭理女儿。小美爸妈不忍心让孩子伤心,于是就和女儿商量:“小美跟小爱姐姐玩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宝贝,我们可以和你一样大的小朋友一起玩,不一定非要和小爱姐姐一起呀。”

没想到小美听完妈妈的话之后,不仅没有点头答应,反而说:“我不要,我就是喜欢小爱姐姐,就是要和她一起玩。”对于女儿的执着,小美爸妈也表示无可奈何。其实,孩子之间的友谊大人基本不需要插手,但当孩子一味地在一段友谊中付出时,往往很容易形成“低自尊人格”。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什么是“低自尊人格”?

低自尊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或者是一段人际关系当中,对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低,内心缺乏自信,并且不相信自身的自我价值。通常表现为不愿意检验他人对自己做出的判断,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过于敏感。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孩子出现“低自尊人格”,会有哪些不利的影响?

1、孩子讨好别人,丧失自我

孩子跟随别人,讨好别人,丧失自我,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像小美这种为了交朋友而“委屈”自己的行为,或者是甘愿做别人“跟屁虫”,都属于没有自我的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以为讨好别人,都是这种行为最终形成的性格。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不懂得为自己而活,这样孩子的内心非常压抑,生活过得不如意,容易走向极端。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2、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友谊观

正确的友谊应该是双方共同维护,而不是由其中一个人单方面付出,自己一个人维持的。一厢情愿地讨好他人,即使收获了友谊,也未必是真正的友谊。这样跟屁虫的行为,势必会导致孩子养成不正确的友谊观,在将来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交友,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孩子总是爱做“跟屁虫”,家长应该如何预防呢?

1、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跟屁虫其实就是别人的小跟班,孩子之所以做别人的跟班,根源就在于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孩子有成长的空间。当孩子自身能力够强,有自己的闪光点时,相应的也会变得更有自信,有自信的孩子通常有主见,自然不需要靠“依附他人”而生存。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2、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没有自我的孩子,通常也不具备表达自己内心看法的能力,所以当他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这类人只能跟在他人身后附和,并对他人的观点深信不疑,这就是“跟屁虫”比较典型的表现之一。

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事,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要多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当孩子感觉自己被重视时,自然也就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学会在表达自己的看法中增强自身自我认知能力的人,自然也不容易依赖他人。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3、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当家长发现孩子总是做别人跟屁虫的时候,家长最好再细心一点,认真分析一下孩子是自愿做别人的跟屁虫,还是因为太孤独所以只能被迫做别人的跟屁虫呢?

作为父母,一定不能忽视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内心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才去向其它地方寻找安全感和关爱。这种跟随别人的安全感,孩子只有第一次感觉到之后,就会在心理强烈的需要第二次,第N次,从而变得跟随他人,以谋求安全感。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一定要充分,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交朋友总爱做“跟屁虫”?家长发现后请及时更正!

各位父母对于孩子的“跟屁虫”行为一定要注意,发现了及时更正,这对孩子对家庭来说,都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