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格蘭仕事件的背後黑手就是拼多多

2019年的電商“618”大促,熱鬧的不僅僅是電商平臺各種大促活動,更有格蘭仕怒懟天貓的大戲接連上演。

6月17日,格蘭仕電器官方微博發表了一條題為“關於格蘭仕在天貓平臺出現搜索異常的聲明”動態,聲稱“自5月28日格蘭仕拜訪拼多多以來,格蘭仕在天貓平臺的搜索端陸續出現異常”且“導致正常銷售遭遇嚴重影響”。格蘭仕的這一紙聲明,終於引爆了今年618電商大戰的火藥桶。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緊接著,格蘭仕官微又連續發佈6條與此相關的動態。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簡單概括此事件吧:先是從6月17日開始,格蘭仕聲稱,發現618期間,天貓上關於“格蘭仕”的相關搜索出現異常,懷疑是天貓在後臺搞小動作。隨即持續到19號,格蘭仕又連續發佈6篇加蓋紅印章的聲明,對天貓的行徑進行口誅筆伐。

隨著事件的不斷髮酵,互聯網上的吃瓜群眾也逐漸分為不同的陣營:

一部分格蘭仕的同情者認為,這是天貓“店大欺客”、表示了對格蘭仕的讚賞!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但也有一部分網友的態度與此截然相反,認為是格蘭仕自己神經緊張反應過度,也有批評格蘭仕運營團隊不專業不給力的。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與此同時,南方都市報的記者也做了測試,發現在天貓或淘寶APP上關於“格蘭仕”的搜索並未發現異常情況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事件到此為止,似乎又是一次電商營銷大促期間平臺與品牌商之間的“互撕”了?類似的戲份幾乎每年都會上演,例如天貓京東的貓狗大戰,不過這一次格蘭仕與天貓的對決中,忽然出現了拼多多的身影,讓吃瓜群眾驚呼“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南寧新聞網》在6月17日發佈的一篇題為《格蘭仕炮轟“店大欺客”:618拜訪拼多多之後 遭遇天貓“搜索限流”》文章。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細心的網友發現,該文中使用的圖片末尾居然標註了“拼多多供圖”!難道是說,這篇為格蘭仕應援發聲的文章其實是拼多多公關部門直接派發的軟文,但提供給媒體時忘記去除標註嗎?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如果說上述這篇文章還沒有足夠的說服力的話,那麼拼多多聯合創始人之達達的一條朋友圈截圖,則將拼多多的身影直接由幕後推向了前臺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格蘭仕怒懟天貓這場品牌商與平臺之間的戰爭,跟拼多多有關係麼?不好意思,就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還真有關係,而且還是很深的關係。

2019年5月28日, 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率隊造訪拼多多總部,雙方宣佈正式建立長期全面戰略合作關係。隨後,格蘭仕參與了拼多多“618百億大促銷”活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格蘭仕並未參與天貓的618大促。

這其實也很好地解釋了許多買家為何在天貓或淘寶APP的“618活動頁面”搜索不到來自格蘭仕官方品牌店商品的疑問——格蘭仕根本沒參加天貓618活動,就好像在傳統商場,不參加商場店慶活動的品牌,商場根本不會幫你在電視、廣告單上宣傳,這根本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電商平臺也是如此,商家給多少優惠,平臺給多大流量!

事件到此為止已經很明朗了,所謂“格蘭仕怒懟天貓”的七份聲明,其實是格蘭仕與拼多多戰略合作的一部分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對“投名狀”一詞不陌生:林沖投奔梁山,王倫讓他下山殺個人“納投名狀”。想必王倫不會對林教頭的武功有所懷疑,納投名狀是為了讓林沖親手毀掉自己的多年人設,與過去訣別

,變成和梁山眾兄弟一樣的盜賊,這樣以後大家誰也不用笑話誰了,幹得都是一樣的殺人越貨勾當。

放到格蘭仕事件當中,誰是林沖誰是王倫,一目瞭然了吧!

格蘭仕作為中國家電前十的品牌,多年的積累和深耕,已在行業內擁有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長久以來,格蘭仕與天貓的深度合作在業內也是有目共睹。可因為618銷售挫敗,使得自己處於憤怒的情緒之中,加上背後拼多多的慫恿,像小孩子吵架一樣,輕易的成為了拼多多砸向天貓的一塊磚頭。罵罵咧咧,四處發洩。這樣不光是無法取得理想的結果,還可能嚴重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使得其他合作伙伴側目以視。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在國內有如此知名度的品牌卻無端端的讓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

所謂的“二選一”,就是拼多多精心策劃的一場公關戰。就是拼多多逼商家強制作出選擇

格蘭仕的第一篇聲明為什麼選在6月17號發佈?因為第二天618活動就開始了;為什麼到6月19號又連續發佈6條聲明?因為618當天格蘭仕在天貓端銷量慘淡——這就是“二選一”的結局。不難看出,這7篇聲明充滿了情緒,比如“別玩陰的”“請加入正義的一方”“正告水軍”之類的標題,很像“奧特曼大戰怪獸”式的幼稚與非理智。

格蘭仕也在微博上呼籲大家加入到他們正義的陣營,是給出一道非黑即白的選擇題。但是,現實中,實際情況卻更加複雜。一般來說,當我們談到正義的是時候,都會涉及到那些基本的權利:生存、發展、追求幸福、免於恐懼等等。格蘭仕與天貓的爭執,只是一場關於怎樣盈利最大化的商業之爭,並不涉及“正義與非正義”這些概念。

至於在格蘭仕事件當中,人們口誅筆伐的“二選一”問題,筆者也有稍稍不同的看法。

品牌商在不同的電商品臺中“二選一”,用經濟學的觀點來解釋,其實就是品牌商與電商品臺之間的一種“排他性協議”。經濟學家大衛·埃文斯認為,排他性協議可以固定需求,避免無謂的效率損失;可以減少消費者的搜索成本,並且有助於平臺自身的發展。當然,這只是“二選一”有利的一面。而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的,排他性協議往往也會導致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特別是對體量巨大的電商平臺來說,濫用“二選一”,就會提高了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被迫在不同平臺和頁面間來回切換;人為製造市場壟斷來傷害品牌商與消費者的利益,從而,嚴重傷害了品牌商與消費者的利益。

格蘭仕發動輿論戰的根本目的是想通過輿論把“壟斷”的罪名安到天貓上讓國家出手懲戒可放到格蘭仕事件當中,這裡面根本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因為除了天貓、拼多多,格蘭仕還參加了京東618,並且產品賣得飛起。

不是格蘭仕非要死磕天貓,而是此次事件中,格蘭仕只是被拼多多針對天貓當槍使了而已!同時,南方都市報記者所做的測試也足以證明,格蘭仕聲稱的天貓在格蘭仕搜索中流量不正常的問題,也是受迫害妄想症的作祟

本著“誰受益誰負責”的分析原則,格蘭仕與天貓無疑均為受害者,除了置身事外的京東,唯一的受益者只能是拼多多——既打擊了競爭對手天貓,又能借此將格蘭仕牢牢地綁架在自家的戰車上,一舉兩得。所謂的“二選一”,就是拼多多精心策劃的一場公關戰。就是拼多多逼商家強制作出選擇的後果。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熟的品牌商是“我全都要”

格蘭仕事件,不是天貓與拼多多之間“二選一”,而是“投名狀”


正真成熟的商家,懂得在不同的平臺做細分市場,針對不同的目標客戶制定不同的戰略。例如阿迪達斯、斐樂等品牌,618期間在天貓和京東兩大平臺都參加了大促活動,並且也收穫了不錯的業績。

格蘭仕在此次事件中的種種做法,不僅使自身的形象受損,也讓其和天貓長期以來建立的合作有毀於一旦的風險,最終卻只是兩敗俱傷,換來的只有讓拼多多在一旁笑哈哈。竊以為,格蘭仕打破僵局的唯一辦法是溝通,伸出橄欖枝。

納過投名狀的林沖,在晁蓋上山後一槍將王倫撂倒;電影《投名狀》中,姜武陽以為一起納過投名狀的就是過命兄弟,卻不想最終落得個兄弟自相殘殺的淒涼。我不希望,格蘭仕的高管們,有朝一日會重複這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