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專屬“小祕密”


孩子們的專屬“小秘密”

本文看點:年幼的孩子認為秘密是一種私人的所有物,一旦被說出來就會失去

孩子們的專屬“小秘密”

秘密不僅指那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也可指那些我們只願意與某些人分享的事件和感受。傳統觀點認為:孩子們年幼的時候處於一個自我中心的階段,7歲前的兒童位於前運算時期,不能從他人的觀點出發去看問題,所以7歲前的兒童不知道什麼是秘密。

在漢斯出版社《心理學進展》期刊中,有一文從兒童秘密的產生、發展、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現狀對現有研究進行了綜述。

大量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兒童的秘密對兒童的成長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兒童的秘密涉及到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影響著兒童成長中自我意識、團體意識、個體化、道德責任感、友誼與信任和行為控制力的發展。兒童的秘密對於個體的特殊意義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得到證實。研究兒童的秘密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提高兒童的心理理論的水平,促進他們個體化和社會化的發展。

孩子們的專屬“小秘密”

秘密的保持涉及到一種自我控制力的發展,這在兒童玩捉迷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兒童需要正確的隱藏自己和在遊戲的過程中保持自己不會偷看,從中可以看出保密的能力可以促進兒童決策力和控制力的發展,這為兒童以後的社會適應打下基礎。

年幼的孩子認為秘密是一種私人的所有物,一旦被說出來就會失去。大齡的兒童因為社會性的發展而認為基於信任需要為朋友保守秘密。懂得保密的兒童會覺得為朋友保守秘密讓他意識到一種情感上的親近感,他們不會向陌生人吐露秘密。就秘密保持的的原因而言,主要涉及五個方面:逃避消極的評價;保持和好友的關係;維持和其他人的關係;擔心說出秘密以後會發生交流困難;涉及極度隱私的事情。

通過研究表明,只有6~10歲的兒童才會經常考慮該不該把秘密洩露出去的問題。10歲的孩子開始會用友誼的標準來確定自己的行為,12歲的孩子越來越能夠感覺到自己為他人保守秘密的責任,他們認為洩露他人的秘密就意味著失去一份友誼。12歲之後,兒童對秘密的標準就和他們的朋友圈子非常相關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已經能夠明顯感到外部的壓力。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處於青少年期的兒童有了更多的社會經驗和情感自主的能力,他們一般會要求給自己更多的私人空間。

孩子們的專屬“小秘密”

從秘密的產生,發展來看,一方面,當秘密產生時就意味著內心世界的誕生,兒童開始懂得自己和他人的內心狀態,進而建立起對“錯誤信念”的理解,發展了兒童的心理理論,促進其觀點採擇能力的形成和自我意識的發展。隨著年齡的發展,兒童對秘密的理解和態度發生了變化。研究表明,從樂意告訴母親一切(甚至涉及到被信任朋友的信息)到不樂意告訴父母許多有關個人和朋友的事情(甚至是威脅生命安全的事情),這種變化涉及到兒童學會了有意識的信任別人和被信任,對形成兒童間的團體意識有幫助。

另一方面,在大齡的青少年兒童的成長中秘密對於他們自我控制力的形成是有積極意義的。秘密的保持有助於兒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自主決策力和獨立意識。

文章來源: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4887


孩子們的專屬“小秘密”

孩子們的專屬“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