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卻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如願以償。

每一個孩子,都在嘗試做家庭的拯救者。

每一個孩子,都想拯救父母的情緒、拯救父母的關係,甚至試圖改變父母的人生。

但他們還太小,小到不明白沒人有能力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我們渴望建立真摯的夫妻關係,卻往往被各自情緒綁架,相互傷害。而一個幼小的孩子,想做夫妻關係的拯救者,你相信嗎?

案例一:

有個朋友說,她和老公一直和和氣氣的,但是某天,因為婆媳問題和老公吵了一架,從下午到晚上,兩個人幾乎零交流。

晚上她給女兒洗漱完了準備睡覺,躺下的女兒突然跑到他們的臥室說,“爸爸媽媽,你們的結婚照真好看!”朋友一臉的蒙圈兒相,扭頭一看老公耷拉著的臉,氣又不打一處來,哄著女兒趕緊去睡覺。

第二天上午,正上著班,收到女兒老師的電話,說女兒找她,忙得天昏地暗的她惱火得很。

“媽媽,今天你可以和爸爸一起來接我嗎?”女兒在電話那邊說。

“你爸爸接你就行了,我這裡很忙,乖!”她也有些不耐煩。

“媽媽,我們一起去吃飯吧....”

聽到這裡,朋友實在受不了,說:“你究竟要幹什麼呀?”

這時候女兒的老師接過電話說:“您是不是和她爸爸吵架了?孩子今天趴在桌子上哭,還問其他小朋友怎樣可以讓爸爸媽媽和好。”

掛上電話後,朋友止不住邊哭邊笑,她怎麼也沒想到女兒做出這些古怪的行為,原來是為了爸媽和好。

孩子的世界是爸媽撐起的,孩子的安全感也是通過爸媽幸福的關係獲得的,一旦家庭關係出現矛盾,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和恐懼。為了擺脫這種困境,許多孩子會主動充當起父母關係拯救者的角色。於是,孩子開始討好父母,哄哄爸爸,哄哄媽媽,甚至父母吵架時,孩子會反常地表達自己有多愛爸爸媽媽,還有孩子會在爸媽間來回傳自己編的好話。

父母的關係出問題了,當然需要拯救,但孩子不應該是那個拯救者,不應該讓孩子為父母的關係感到擔驚受怕。避免讓孩子成為父母關係的拯救者,應該從大人學會管理好夫妻衝突開始,讓孩子在愛與安全感的環境下無憂無慮的成長,這才是父母帶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案例二:

一天晚上,兩歲多的兒子一反常態,持續地哭鬧,不願睡覺。

我趕緊說:對不起,爸爸媽媽有控制不了情緒的時候,發生爭吵是爸爸媽媽自己的事,能夠處理好。這不是你的錯,爸爸媽媽都愛你。請你不要擔心。

孩子聽了,轉個身,安靜的睡著了。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就像是保護神一樣。當父母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候,孩子會主動去做一些自我傷害的事情,以期拯救父母的關係,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改變,改善家庭關係。

有研究表明,18個月齡的嬰兒已經可以感受到撫養者的情緒。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感知到家庭隱藏的衝突,他天生就想去拯救爸爸媽媽的關係。他會覺察情緒,關注人的感受,自己用隱忍來取悅。

作為成人,我們對情感問題的處理竟還不及一個孩子。

作為父母,首先需要保證自己不在孩子面前失控,這是對父母的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因為孩子生活在家庭環境裡,他時刻觀察父母相處的言行。阿德勒心理學指出,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做著潛意識的決定,由此形成信念,塑造著他的個性,並影響他成年後的決定。

認識到改善夫妻關係對於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做父母的自己要做出一步步的改變。

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案例三:

有位朋友說,每當她想起以前如何對孩子的時候,就會自責不已。

因為她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情緒不好的時候,就會對孩子發火。

例如,在給女兒梳頭髮的時候,她發現牛角梳中間有幾個斷了的齒疏,就誤以為是女兒玩梳子玩斷的。當時她正和丈夫鬧矛盾,本來心情就不好,順勢就把火撒在女兒的身上。

事後,姥姥聽說這事,解釋說:“梳子是我沒拿好,掉在地上斷的,不是孩子的錯。”

這位朋友知道後非常的難過,一方面覺得誤會了女兒,另一方面又對自己情緒失控感到自責。雙重壓力下,當時就忍不住哭了出來。結果,她的女兒反過來安慰她說:媽媽,我不怪你,我長大也不怪你。

女兒這麼一說的時候,她更是淚如雨下,她忽然發現,原來孩子一直在默默的幫她分擔著這些情緒。

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父母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

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時常不懂孩子的心。

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案例四:

或許你不信,但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醫學上發現,很多人生病,與心理原因有關,也和情緒有關。父母吵架後孩子生病,完全是壓抑情緒帶給孩子的一種身體反應,這也是一種身心疾病吧。

孩子,你不必做父母的拯救者

無論在哪個家庭中,孩子都曾為自己的父母,都曾為自己的家庭做出過這樣那樣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曾試著拯救父母的情緒,試圖拯救父母的關係,想做家庭的保護神。

只是,有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孩子背後的努力。

最終,這些孩子也絕望了,認為自己做不了什麼。

由此日積月累,孩子也逐漸成長扭曲。長大之後,他們從自己父母身上潛移默化的學習到處理事情與情緒的方法,這些習慣甚至連孩子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他們也變得像父母一樣,成了糟糕的父母。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父母的問題是父母的,父母的情緒也是父母的,並不是因為你的問題,而且我們一家人會一直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只是有時候對於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與情緒,需要溝通與解決。

孩子,只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父母情緒的承擔者,他們沒必要對父母的任何行為做出犧牲。

當我們幫孩子這種無意識的動力表達出來之後,孩子就可以放下那份執著。

每個成年人,都曾是一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曾有過一顆拯救父母的心。

你,不需要去承擔父母的命運,不需要去拯救父母的人生。

同樣的,也不要讓你的子女,去扮演拯救父母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