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紀事 朱曉星

五四運動紀事 朱曉星

五四運動紀事     朱曉星


一九一九年初,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和平會議召開了。會上,英首相勞合喬治、法總理克里蒙梭、美總統威爾遜三個老頭兒最神氣,中國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強某些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全都不答應,這還不算,最後和會竟決定把原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鬼子接管。

五四運動紀事     朱曉星

這個混蛋消息傳到國內,全國人民的肺都氣炸了。五月四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三千餘名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遊行隊伍到東交民巷使館區請願未果,就前往趙家樓衚衕,匡互生一馬當先,第一個衝進曹汝霖的老窩兒。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鬼子具體打交道的親日派頭兒,都不是什麼好鳥兒。當時,曹賊聽信兒嚇得要死,慌得從後牆狗洞子爬出,連滾帶爬,嗑掉倆牙,沒顧得找,爬起來還跑,一溜煙兒逃了。學生回頭尋找,看見章宗祥沒來得及逃走,正躲在茅房瑟瑟發抖。該你老兒倒黴,老賊被拖到院子亂拳侍候,嚇得尿了一褲兜子。匡互生帶頭放火焚燒了曹宅,正要撤退,這時,大批軍警趕到,當場逮捕了三十二名學生。此舉引起了學生針鋒相對的反擊,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聲援下,當局驚慌失措,被捕學生很快被釋放了,但運動的目的並沒有達成。五月十九日,北京大中學校二點五萬多人舉行總罷課,並進行大規模的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紀事     朱曉星

六月三、四、五日,更多的學生走向街頭,抗議軍閥政府,八百多名學生被捕,監獄一時人滿為患,一些教室成臨時關押點。六三大拘捕暴行,激起全國各地更強烈的反抗。據統計,全國有二十多個省區,一百多個大中城市捲入到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中,尤其以上海爆發的六三運動規模最大。六月五日,上海工人自發舉行罷工行動,支援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以日商內外棉第三、四、五紗廠工人帶頭兒,全市六七萬工人罷工。與此同時,上海商人也舉行了大規模罷市。全國其它一些省市的工人、商人也紛紛積極響應,加入到鬥爭隊伍。迅猛發展擴大的鬥爭形勢讓反動當局寢食難安,惶惶不可終日。六月七日,北京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六月十日,下令撤銷了曹、章、陸的職務。大家正歡欣鼓舞,豈料,六月十七日,北京政府又電令中國代表,同意在和約上簽字。為此,新一輪抗爭火焰再次點燃了,拒絕和約簽字的呼聲如雷,撼天動地,全國各地發往巴黎抗議簽字的電報就達七千餘份,最後代表們迫於壓力,沒有出席和約簽字儀式,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五四運動紀事     朱曉星


為紀念五四運動,在青島五四廣場建有名為“五月的風”雕塑,有詩為證:

五四廣場五月風,

盤旋升騰向天空。

肅立廣場望雕塑,

耳畔又起吶喊聲。

懲國賊,爭國權,

當年學運風雲湧。

廢條約,還青島,

學子丹心照汗青。

如今煙雲早散盡,

看我錦繡青島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