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到底做了什麼,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一個擁有美麗名字和神秘傳說的西域古國,樓蘭古墓的開發和美豔的樓蘭女屍更是為它加諸了許多神秘的註腳。這個早已消失的西域古國,多次出現在古人的詩詞之中,給我們留下了一連串深刻的想象。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宋·辛棄疾《送劍與傅巖叟》)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六》)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這些詩篇,無一不顯示了戰士的豪邁和恢弘的霸氣。在古人的詩句中,樓蘭不但代表著強大的外敵,也傳達著終將被消滅的信念。顯示著己方對敵國昂揚的戰意。那麼,為什麼樓蘭會成為敵國的代名詞呢?

樓蘭

在《漢書•西域傳》裡,稱呼樓蘭為鄯善國,都城扜泥城,它的位置在“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這個小國在漢書中記載的人口不足一萬五,精兵也不足三千人。但是因為其地處要衝,所以成為了西域傳中濃墨重彩描述的一節。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誠如斯言,樓蘭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出名的國家,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早在公元前2世紀,樓蘭就是著名的“城廓之國”。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它毗鄰敦煌,又連接著西域幾大重鎮。作為絲綢之路南北的分界點,城鎮繁華,難有相媲。但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繁榮的經濟,卻也帶給了它天生的災難。因為它夾在漢匈兩大帝國之間。

漢匈對峙間的搖擺

在漢民族崛起之前,匈奴是雄踞東北亞的龐然大物,他們一邊向西侵略西域各國,一邊向南侵略中原人民。東周時期,匈奴趁中原衰弱,一度南下侵襲,迫使天子東遷。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率領各諸侯討伐匈奴,開啟了春秋五霸的篇章。此後,從春秋到戰國,從戰國到先秦。中原諸侯一方面各自為戰,一方面又堅持抵禦匈奴。

直至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將北方各國的長城都連接了起來,築成了萬里長城,又命名將蒙恬率大軍鎮守北方,這才有效地阻攔了匈奴的入侵。但是好景不長,秦朝的滅亡,導致中原再起戰亂,匈奴再次對中原地區進行了大幅度的騷擾和掠奪,初生的漢朝曾力求打擊匈奴,隨著漢高祖的白登之敗,接下來便是連年的綏靖政策。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直到漢武帝時期,積蓄了力氣的漢朝,才一改被動之態,向匈奴發起了浩大的反攻,直搗龍庭,封狼居胥,一時間攻守逆轉,才換來了和平的局勢。這中間的漫長時光,樓蘭作為軍事要衝和商路樞紐,不免也隨著局勢不斷地進行變換。到西漢中後期,漢匈之間對峙穩定。漢朝也開始經略西域,樓蘭更是在此消彼長的縫隙中來回搖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牆頭草”!

反反覆覆終遭忌

初時,匈奴勢大,西漢羸弱但富庶。樓蘭國仗著有匈奴撐腰,頻頻打劫漢家的商隊。待到西漢兵強馬壯時,樓蘭還不知收斂,更作為匈奴的打手,仗著漢王朝對西域的優待,偷偷為匈奴攻擊西漢的使者。漢武帝對此深惡痛絕,遂令大將趙破奴出擊樓蘭與姑師兩國。

趙破奴率六百輕騎出擊,俘虜樓蘭王,大漢的軍威震懾了整個西域,樓蘭王就此臣服漢朝。但同時,仍暗中向匈奴稱臣。漢武帝哪裡肯接受樓蘭國的兩邊下注,再令漢將任文領兵從小道襲取樓蘭,生擒樓蘭王。樓蘭王再次向漢武帝表達臣服,哭訴自己作為小國君王,夾縫求生的難處。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漢武帝體諒樓蘭王,送他歸國,只留下質子,並宣告匈奴。因為漢朝在北方的節節勝利,匈奴為避其鋒芒,也不再逼迫樓蘭,只讓他遣送質子。再後來又隔了許多年,樓蘭王國到了權力交接的時候,匈奴為質的樓蘭王子早一步回到了樓蘭,成為了新的國王。

新的國王繼位後,因為曾在匈奴為質,所以更加親近匈奴,他不但不向漢朝廷派出質子,反而仰仗匈奴的支持,多次出兵攻擊漢朝的商隊,襲殺漢朝的人民,再度成為匈奴的耳目,致使漢朝與西域諸國之間的往來交通,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影響了漢王朝對於整個西域的經營,這讓漢王朝異常惱怒!

於是,大將軍霍光派平樂監傅介子前往樓蘭。傅介子以漢庭封賞的名義見到了樓蘭王,快、狠、準地刺殺了樓蘭王,並且改立尉屠耆為樓蘭的新王。樓蘭國眾迫於大漢威嚴,莫敢不從。至此,樓蘭國更名為鄯善,再度臣服於漢朝。

樓蘭的消失

隨著西漢王朝的沒落,中原再起紛爭,與西域斷了聯繫。但是,與漢王朝隔絕了的樓蘭,卻並沒有因此而繁盛,它同樣因為戰亂和經濟的減產逐漸沒落了。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去途經此地時,留下了記載,此時的樓蘭,在他的手書中已是滿目瘡痍,只見枯骨黃沙。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公元448年,北魏出兵,滅了樓蘭國,曾經橫據在西域的樓蘭古國也就此消亡。但是,曾經繁華的城市遺址,仍然在風沙之中留存了一絲的痕跡。古樓蘭的遺址位於今天新疆的若羌縣內,如今只有從乾涸的河道和挺立的石柱,勉強能看出它昔日的輝煌。

樓蘭與詩詞

樓蘭曾有的輝煌,讓它留下了非常美麗的傳說。樓蘭曾經對漢王朝做出的掠奪行為,又讓它有了敵國的特徵。同時,因為樓蘭是確確實實幾度被漢王朝降服,但是幾度又反叛漢王朝,同時又因為它的名字優美,所以便成為了詩句中敵國的代名詞,被王昌齡等一眾邊塞詩人用於自己那些恢弘大氣的詩句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